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新经济论文 >

“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2010年

发布时间:2016-10-18 08:26

  本文关键词:社会稳定的计量及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的构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2010年

社会管理的前馈控制模式研究

阎耀军  王革  侯静怡  

【摘要】:在社会运行速度日趋加快的当代,反馈控制所固有的先天性缺陷——时间滞差效应日益暴露出来。为此,本文提出社会管理的前馈控制理论,并倡导对有史以来的前馈控制思想理论和方法进行总结发掘;同时设计了现代社会管理前馈控制机制的一般模式,提出了深入前馈控制研究的若干重要方面。其宗旨是期望构建一种能够更好地适应当代社会特点的前馈控制管理模式,以消除或弥补单纯反馈控制的"时滞"缺陷。

【作者单位】:
【分类号】:D035
【正文快照】:

1引言一些社会学家把当代社会的突出特点概括为风险社会,是因为风险社会与传统社会相比,社会运行的速度日趋加快,社会结构日趋复杂,社会联系日趋密切,其趋势的必然结果就是全球一体化。全球化的直接后果之一是社会风险的加大。与其相联系的间接后果是社会控制(反馈控制)能力

下载全文更多同类文献

PDF全文下载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阎耀军;;加强社会管理的前馈控制研究[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阎耀军;社会稳定的计量及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的构建[J];社会学研究;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陈振明 ,吕志奎 ,胡薇薇;强化我国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对策思考——《“政府社会管理”课题的研究报告》之四[J];东南学术;2005年04期

2 李建军,厉春元,刘俊学,张应强;高等教育质量运行与预警管理系统的构建[J];江苏高教;2005年02期

3 王来华,刘毅;2004年舆情研究综述[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4 曲文勇,周桂林;社会边缘群体对社会稳定的影响及对策——以哈尔滨建筑业农民工为例[J];学术交流;2005年04期

5 刘一民,王清玉,李大新,赵溢洋;秧歌锻炼群体的现状与社会控制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5年04期

6 周春喜;陈钰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7 阎耀军;雷鸣;;对我国社会和谐稳定度的实证研究与模拟预警[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8 张小明;;公共危机预警机制设计与指标体系构建[J];中国行政管理;2006年07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建勇;社会保障制度在公共危机预防中的作用[D];山东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阎耀军;;城市网格化管理的特点及启示[J];城市问题;2006年02期

2 宋林飞;社会风险指标体系与社会波动机制[J];社会学研究;1995年06期

3 张春曙;大城市社会发展预警研究及应用初探[J];预测;1995年01期

4 鲍宗豪,李振;社会预警与社会稳定关系的深化——对国内外社会预警理论的讨论[J];浙江社会科学;2001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季卫东;;面对“风险社会”[J];中国改革;2010年Z1期

2 陈思源;;浅析全球化风险社会的风险、责任与决策[J];神州;2011年11期

3 阎耀军;索宝祥;王革;;我国古代前馈控制思想对现代社会管理的启示[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陶建钟;;风险社会语境下的政府危机公关探析[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5 刘长秋;;生物经济国际法的基本价值研究[J];东方法学;2011年04期

6 齐文远;;刑法应对社会风险之有所为与有所不为[J];法商研究;2011年04期

7 刘艳红;;“风险刑法”理论不能动摇刑法谦抑主义[J];法商研究;2011年04期

8 卢建平;;风险社会的刑事政策与刑法[J];法学论坛;2011年04期

9 孙静;;风险社会背景下《公共安全危机管理》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4期

10 文哲;;危险驾驶罪的刑法处罚正当性[J];法制与社会;2011年1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阎耀军;王革;侯静怡;;社会管理的前馈控制模式研究[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夏少敏;;风险社会的环境法[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3 梁华;;后现代主义文化视角——风险社会与风险文化理论综述[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关云芝;段红杰;;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对当代中国的启示[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5 郑晓茹;;“风险社会”视角下社会风险管理机制的建构[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姜方炳;;“网络暴力”:概念、根源及其应对——基于风险社会的分析视角[A];2011年浙江省社会学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李国俊;张文喜;;社会危险的技术伦理透视[A];第九次哈尔滨“科技进步与当代世界发展”全国中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8 栾卉;;我国社会福利的发展取向:重返福利国家?——基于风险社会理论的分析[A];中国社会学会2010年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刘婧;;风险社会中政府管理的转型[A];城市公共安全与应急体系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5年

10 崔波;;传播秩序的重构——风险社会的视角[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2009《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论坛暨第十六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媒体人 柳五;[N];东莞日报;2011年

2 郗卫东;[N];社会科学报;2002年

3 杨雪冬;[N];学习时报;2004年

4 主持人 本报记者 柳森;[N];解放日报;2010年

5 杨雪冬;[N];文汇报;2005年

6 张义祯;[N];学习时报;2005年

7 张义祯;[N];今日信息报;2007年

8 范正伟;[N];人民日报;2010年

9 赵光瑞;[N];检察日报;2004年

10 深圳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周娅;[N];检察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香民;风险社会与我国法律观念的变革[D];吉林大学;2012年

2 高和荣;风险社会下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重建[D];吉林大学;2004年

3 李瑞昌;风险 知识与公共决策[D];复旦大学;2005年

4 廖湘文;侵权行为法危险责任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5 钱亚梅;风险社会的责任担当问题[D];复旦大学;2008年

6 米丹;风险社会中的反思性科技价值体系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7 李坚;不确定性问题初探[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6年

8 刘岩;发展与风险[D];吉林大学;2006年

9 潘斌;社会风险论[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李时杰;基于Back-to-Back变流技术的调速系统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工研究所);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立广;风险社会中政府责任担当的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闫少洁;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理论及其现实意义[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3 王岩;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风险社会[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4 徐文涛;风险社会理论视角下福岛核事件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5 孟荣;风险社会理论视角下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D];山东理工大学;2012年

6 夏少辉;挑战与应答:西方风险社会理论的历史唯物主义批判[D];苏州大学;2010年

7 陈光;风险社会中多元主体的治理模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8 范正姝;应对风险社会问题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9 韩东;风险社会中的媒体功能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10 冯婧雅;风险社会视角下的中国法律治理[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社会稳定的计量及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的构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43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tj/1443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0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