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旅游经济的空间溢出研究 ——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发布时间:2021-08-28 17:42
在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区域旅游一体化己成为大势所趋,我国也在积极推进区域旅游一体化进程,然而区域旅游经济发展仍然存在不协调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研究和探讨各区域之间旅游经济的溢出效应,更深层地把握我国区域之间旅游经济增长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互动关系,指导区域旅游协同发展。本文首先从旅游经济增长的要素入手,将区域旅游经济增长归结为旅游资源、劳动力、资本、技术进步和制度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探讨城市之间旅游经济增长的相互影响过程,即旅游经济的空间溢出机制。接着,引进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和脉冲响应分析方法,构建区域旅游经济的空间溢出强度评价模型。最后,选取长江三角洲地区的16个旅游城市作为案例,以各个城市的统计数据为载体确定各个城市之间的旅游经济溢出强度。通过研究发现:其一,游客需求的主观差异以及区域旅游发展水平的客观差异,为旅游经济的空间溢出创造了前提条件;旅游劳动力、资金、信息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流动,为旅游经济的空间溢出提供渠道;流入的旅游生产要素投入当地旅游生产后,最终形成溢出。其二,旅游经济的空间溢出是各类生产要素经过诸多“化学反应”的结果,因此在城市之间显示出不平衡性和...
【文章来源】:厦门大学福建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Contents
第一章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理论借鉴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思路
第二章 研究回顾
一、区域经济增长溢出的理论演化
(一) 早期发展经济学的区域经济增长溢出思想
(二) 新经济地理学派的区域经济增长溢出思想
二、区域经济增长溢出效应的相关研究
(一) 国外相关研究
(二) 国内相关研究
三、旅游溢出效应研究
(一) 旅游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研究
(二) 区域旅游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四、研究进展评述
第三章 区域旅游经济的空间溢出机制分析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 区域和区域旅游经济
(二) 溢出和区域旅游经济的空间溢出
二、区域旅游经济增长的要素分析
(一) 旅游资源
(二) 劳动力
(三) 资本
(四) 技术进步
(五) 制度
三、区域旅游经济的空间溢出机制分析
(一) 区域旅游溢出的先决条件——区域旅游发展差异
(二) 区域旅游溢出的媒介——区际经济联系
(三) 区域旅游经济溢出的产生
第四章 区域旅游经济的空间溢出评价模型
一、变量的选取
二、变量数据的平稳性检验
(一) n阶单整
(二) 单位根检验
三、协整检验
(一) 数理基础
(二) 协整检验
四、向量自回归模型
五、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六、格兰杰因果检验
七、脉冲响应函数
第五章 例证分析: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一、样本选取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
三、长江三角洲的区域旅游经济空间溢出分析
(一) 变量解释
(二) 区域旅游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四、实证结果的进一步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本文创新点
三、研究不足
四、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长江三角洲1999~2012旅游总收入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旅游经济增长及其溢出效应的空间面板计量经济分析[J]. 吴玉鸣. 旅游学刊. 2014(02)
[2]人力资本投资与旅游产业发展的区域差异研究[J]. 王兆峰.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4(01)
[3]单核型旅游圈旅游经济空间溢出效应研究——以昆明—滇西北旅游圈为例[J]. 曹洪华,王荣成,李正.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3(12)
[4]中国旅游发展经济增长溢出与基础设施门槛效应实证研究[J]. 赵磊,方成.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13(05)
[5]区域城市旅游效率的空间特征及溢出效应分析——以长三角为例[J]. 王坤,黄震方,陶玉国,方叶林. 经济地理. 2013(04)
[6]“黄三角”城市间旅游经济的溢出效应分析[J]. 秦云峰. 中国商贸. 2013(06)
[7]入境旅游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溢出效应分析[J]. 严伟宾,张运. 中国农学通报. 2013(02)
[8]中国旅游产业增长的技术因素及其贡献分析[J]. 饶品样.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4)
[9]智慧旅游:个性化定制和智能化公共服务时代的来临[J]. 张凌云. 旅游学刊. 2012(02)
[10]智慧旅游与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J]. 金卫东. 旅游学刊. 2012(02)
博士论文
[1]知识能力与区域经济差异研究[D]. 武春光.大连理工大学 2009
[2]GIS环境下的区域溢出研究[D]. 滕丽.华东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368963
【文章来源】:厦门大学福建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Contents
第一章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理论借鉴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思路
第二章 研究回顾
一、区域经济增长溢出的理论演化
(一) 早期发展经济学的区域经济增长溢出思想
(二) 新经济地理学派的区域经济增长溢出思想
二、区域经济增长溢出效应的相关研究
(一) 国外相关研究
(二) 国内相关研究
三、旅游溢出效应研究
(一) 旅游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研究
(二) 区域旅游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四、研究进展评述
第三章 区域旅游经济的空间溢出机制分析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 区域和区域旅游经济
(二) 溢出和区域旅游经济的空间溢出
二、区域旅游经济增长的要素分析
(一) 旅游资源
(二) 劳动力
(三) 资本
(四) 技术进步
(五) 制度
三、区域旅游经济的空间溢出机制分析
(一) 区域旅游溢出的先决条件——区域旅游发展差异
(二) 区域旅游溢出的媒介——区际经济联系
(三) 区域旅游经济溢出的产生
第四章 区域旅游经济的空间溢出评价模型
一、变量的选取
二、变量数据的平稳性检验
(一) n阶单整
(二) 单位根检验
三、协整检验
(一) 数理基础
(二) 协整检验
四、向量自回归模型
五、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六、格兰杰因果检验
七、脉冲响应函数
第五章 例证分析: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一、样本选取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
三、长江三角洲的区域旅游经济空间溢出分析
(一) 变量解释
(二) 区域旅游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四、实证结果的进一步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本文创新点
三、研究不足
四、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长江三角洲1999~2012旅游总收入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旅游经济增长及其溢出效应的空间面板计量经济分析[J]. 吴玉鸣. 旅游学刊. 2014(02)
[2]人力资本投资与旅游产业发展的区域差异研究[J]. 王兆峰.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4(01)
[3]单核型旅游圈旅游经济空间溢出效应研究——以昆明—滇西北旅游圈为例[J]. 曹洪华,王荣成,李正.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3(12)
[4]中国旅游发展经济增长溢出与基础设施门槛效应实证研究[J]. 赵磊,方成.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13(05)
[5]区域城市旅游效率的空间特征及溢出效应分析——以长三角为例[J]. 王坤,黄震方,陶玉国,方叶林. 经济地理. 2013(04)
[6]“黄三角”城市间旅游经济的溢出效应分析[J]. 秦云峰. 中国商贸. 2013(06)
[7]入境旅游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溢出效应分析[J]. 严伟宾,张运. 中国农学通报. 2013(02)
[8]中国旅游产业增长的技术因素及其贡献分析[J]. 饶品样.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4)
[9]智慧旅游:个性化定制和智能化公共服务时代的来临[J]. 张凌云. 旅游学刊. 2012(02)
[10]智慧旅游与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J]. 金卫东. 旅游学刊. 2012(02)
博士论文
[1]知识能力与区域经济差异研究[D]. 武春光.大连理工大学 2009
[2]GIS环境下的区域溢出研究[D]. 滕丽.华东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3689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tj/3368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