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交通经济论文 >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船舶靠港装卸作业溢油风险评价

发布时间:2017-10-20 18:43

  本文关键词:基于贝叶斯网络的船舶靠港装卸作业溢油风险评价


  更多相关文章: 溢油 贝叶斯网络 船舶靠港 装卸作业 风险评价


【摘要】:通过对港口船舶靠港装卸作业溢油相关统计资料和文献的分析,识别船舶靠港装卸作业溢油风险的影响因素,并根据各因素的因果关系构建船舶靠港装卸作业溢油风险贝叶斯网络拓扑结构,确定各节点的取值范围;综合运用贝叶斯条件概率模型及三角模糊数处理方法,获得各节点变量的条件概率;在此基础上利用GeNIe软件进行概率推理和风险因素灵敏度分析;最后,以我国沿海四个港口为例进行了实际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运用贝叶斯网络模型评价船舶靠港装卸作业溢油风险问题是合理和有效的,不仅可为港口和船舶安全管理等制度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也验证了应用贝叶斯网络评价船舶靠港装卸作业溢油风险的方法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
【作者单位】: 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管理学院;
【关键词】溢油 贝叶斯网络 船舶靠港 装卸作业 风险评价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473053) 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10YJA790045) 辽宁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一般项目(L2014196)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L14AGL003)
【分类号】:F552;F224
【正文快照】: 1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贸易量不断增加,海运以其低运费、运量大的优势承担着货物进出口的主要任务,然而,一系列的船舶溢油事故发生不仅造成巨额的经济损失,也给海洋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影响.据统计,1973年-2006年,我国沿海共发生船舶溢油事故2635起,总溢油量约3.7万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欣;;小样本情况下的船舶溢油事故风险评价研究[J];船舶工程;2009年02期

2 高丹;寿建敏;;模糊综合评价法在船舶溢油事故定级中的应用[J];船舶;2007年04期

3 林扬碧;邹伟;;洋浦港区海域溢油环境风险评价的实践分析及其对策[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3年01期

4 张欣;施欣;;船舶溢油事故等级评估方法比较[J];环境科学研究;2007年06期

5 尹晓伟;钱文学;谢里阳;;系统可靠性的贝叶斯网络评估方法[J];航空学报;2008年06期

6 洪晓煜;陈伟琪;张珞平;;罗源湾船舶溢油风险评价分析[J];海洋通报;2009年01期

7 周斌;梁刚;赵益栋;;我国沿海港口船舶溢油事故分析及对策研究[J];海洋技术;2009年03期

8 马甲益;;舟山港船舶溢油事故风险评估研究[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9 纪航;刘新平;朱炜;;基于贝叶斯网络和GeNIe软件的超高压输电线路综合状态评估新方法[J];上海电力;2011年01期

10 孙维维;卢新;陈轩;李涛;;海区油船溢油事故风险辨识与分析[J];水运科学研究;2008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建飞,曾光明,焦胜,杨馥,朱华,李倩,熊樱,唐琳;生态居住小区评价指标体系的不确定性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5年02期

2 张娜;任玉清;张彬;刘国栋;;渔船交通安全状况的多级模糊模式识别评价方法研究[J];水产科学;2008年09期

3 江宏娟;李新一;李建龙;姜涛;;构建环境友好生态型家庭的指标体系及其对策[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9年02期

4 段立召;黄景德;郝学良;;多状态电子装备可靠性评估方法研究[J];测试技术学报;2011年02期

5 鲍君忠;刘正江;黄通涵;;船舶风险评价模型[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6 叶先进;;基于GIS和BP神经网络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系统[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年10期

7 杨其国;;贝叶斯网络在电子产品可靠性分析中的应用[J];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2010年05期

8 刘洁;郎印海;贾永刚;高振会;崔文林;;海上石油平台溢油污染等级评估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年11期

9 许文彬;;福州港福泰码头海上溢油事故影响预测[J];福建水产;2011年02期

10 唐甜;赵淑利;;贝叶斯网络在飞控系统可靠性评估中的应用[J];飞机设计;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申瑞婷;胡宗敏;梁刚;;港口船舶溢油环境风险评价方法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港口工程分会第七届港口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2 姚成玉;张荧驿;王旭峰;党振;;液压系统故障树分析的研究现状与展望[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传动与控制分会第六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安伟;李广茹;赵宇鹏;牛志刚;邱照宇;;海上石油设施溢油风险评估及防范对策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C];2011年

4 曾俊备;;浅谈广西沿海溢油风险源及防治对策[A];2010年船舶防污染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李晓钢;王亚辉;罗仁茜;;基于贝叶斯网络的薄弱环节分析方法[A];技术融合创新·可靠服务企业·安全产品制胜——2013年全国机械行业可靠性技术学术交流会暨第四届可靠性工程分会第五次全体委员大会论文集[C];2013年

6 王炜;傅泽强;;大气环境质量安全底线制定方法[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三章)[C];2014年

7 Ou Yang;Liu Zhengjiang;Cao Liang;;Emergency Capability Evaluation for the Ship at Sea Based on FSPA Algorithm[A];第26届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C];2014年

8 王循庆;;基于随机Petri网的震后次生灾害预测与应急决策研究[A];第十六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9 李晓钢;王亚辉;罗仁茜;;基于贝叶斯网络的薄弱环节分析方法[A];2013年全国机械行业可靠性技术学术交流会暨第四届可靠性工程分会第五次全体委员大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文全;基于GIS的海上石油平台溢油应急决策支持系统结构与应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曹卫兵;可再生能源产业技术评价与选择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赵明;组织因素对核电厂人因可靠性的影响研究[D];南华大学;2011年

4 尹洪英;道路交通运输网络脆弱性评估模型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5 毕海普;三峡库区突发水污染事故的数值模拟及风险评估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6 李如忠;河流水环境系统不确定性问题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7 夏乐天;马尔可夫链预测方法及其在水文序列中的应用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8 焦胜;基于复杂性理论的城市生态规划研究的理论与方法[D];湖南大学;2005年

9 李黎武;城市取水风险理论及优化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10 刘震;智能BIT诊断方法研究及其在多电飞机电源系统中的应用[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丽岗;煤化工行业环境风险评价与控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陈志英;船舶溢油应急反应机制的资金保障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刘洁;渤海海域海上石油平台溢油污染等级评估方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张秋艳;海洋溢油生态损害快速预评估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王晶;海上船舶溢油事故应急物资调度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6 陈晓南;大连新港溢油应急能力评估[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7 张舒;海上溢油事故风险概率实用计算方法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8 周珊;构建我国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9 冉玉茹;青岛港海区船舶溢油风险预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10 焦俊超;基于GIS的渤海湾溢油预测系统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盛敬东;加速单壳油船淘汰新规则的研究[J];船舶设计通讯;2004年01期

2 张雨华;;关于淘汰单壳体油船议题的综述[J];船舶物资与市场;2004年03期

3 钱文学;尹晓伟;谢里阳;;多状态机械系统可靠性的离散化建模方法[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11期

4 赵振东,余世舟,钟江荣;地震次生毒气泄漏与扩散的数值模拟与动态仿真[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2年05期

5 余世舟,赵振东,钟江荣;地震次生毒气泄漏与扩散数值模拟的参数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2年06期

6 霍利民,朱永利,张在玲,陈丽;贝叶斯网络在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中的应用[J];电工技术学报;2004年08期

7 袁健;刘小兵;;多相流动试验台监控系统的设计[J];大电机技术;2007年01期

8 肖井坤,殷佩海,严志宇;船舶溢油潜势的多层次灰色评价分析[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9 雷孝平;港口化学品事故应急准备要点分析[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10 马会,吴兆麟;港口航道水域操船环境危险度的综合评价[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立文;韩延胜;牟军敏;邓健;;长江水上交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A];中国航海学会2005年度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肖景坤;船舶溢油风险评价模式与应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1年

2 刘正江;船舶避碰过程中的人的可靠性分析[D];大连海事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臣峰;船舶航行搁浅海事的预防[D];大连海事大学;2000年

2 李品芳;厦门港船舶溢油环境风险评价[D];大连海事大学;2000年

3 赖强;水域危险度的灰色评价及其在广州港的应用[D];大连海事大学;2002年

4 郝勇;事故致因理论及其在水上交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5 唐伟勤;复杂系统非线性评估技术[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6 陆军;影响海上交通安全的船员因素分析与评价[D];上海海事大学;2005年

7 孙维维;大连新港海区油船溢油风险总体评价初探[D];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

8 金海明;宁波港油船溢油风险评估应用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6年

9 田海潮;京唐港船舶溢油风险评价[D];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

10 麻亚东;宁波—舟山港油船溢油环境风险评价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定根;冯佳曦;;多给装卸作业员工话语权[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3年01期

2 李伟;;港口液化物品装卸作业成本研究[J];科技信息;2013年22期

3 张学通;;行标《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装卸作业规程》的说明[J];交通标准化;1991年02期

4 ;关于加强水上砂石装卸作业管理的通告[J];广州政报;2005年22期

5 张广民;对“轻浮的笨重货物”装卸作业计费的商榷[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2年09期

6 徐向东;;大型冷库内的无人搬运系统[J];冷藏技术;1982年02期

7 张勖瑜;;《集装箱国家标准宣贯推广》、《港口重大件装卸作业技术要求》通过验收、审查[J];交通标准化;1992年04期

8 刘善明;朱祖福;;行标《港口重大件装卸作业技术要求》简介[J];交通标准化;1993年01期

9 郑学良;浅谈装卸的现状和发展[J];铁道货运;2001年03期

10 谢书杉;周宝勇;张志超;;油码头装卸作业风险管理[J];中国水运;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韦世荣;装卸作业不受水位变幅影响[N];中国水运报;2007年

2 贺金锁;认真研究加强协作规范邮政装卸作业[N];人民铁道;2008年

3 特约记者 张明 通讯员 苗红俊 杨建强;邯郸车务段加强暑期汛期装卸作业安全[N];人民铁道;2006年

4 记者 陈t牎∈迪吧,

本文编号:10687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10687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3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