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港国际型港口归类研究
【图文】:
图4.2上海集装箱船舶12条主要航线图② Fig.4.2ShanghaiContainerShiP12mainroutes’maP从图4.2可见,目前上海港远洋航线可以分别抵达香港、台湾(经第三地)、韩国、日本、东南亚、澳大利亚、以色列、地中海、西北欧、南非、南美、美国东西岸等地;沿海航线可抵达从北到南沿海主要港口;长江航线:可直达长江中下游各港口:内河航线:通过江南水网可抵达江、浙、皖等省各大小港口码头。因此,上海港已经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最重要的集装箱运输干线港,国际型港口的运输组织形态己然形成。 4.1.5运营能力分析(l)港口货物吞吐量。自1984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首次突破1亿吨后,上海港货物吞吐量几年来持续大幅攀升,2000年突破2亿吨,2003年突破3亿吨:2005年吞吐量达4.43亿吨;2006年首次突破5亿吨,达5.37亿吨,比2005年增长21.2%
数据来源:2005中国航运发展报告图表图4.3上海港货物吞吐量统计Fig.4.3SlianghaiPorteargothroughPutstaristies(2)集装箱吞吐量。上海港以现代化国际大港的形象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港,得益于我国经济和外贸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加速建设,得益于上海港把握机遇、不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集装箱运输是上海港成为国际枢纽港的重要前提,也是上海港吞吐量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从1978年9月,上海港开出第一条国际集装箱航班至今,,集装箱的发展始终成为拉动港口吞吐量的强大动力。1984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首次突破10万标箱,到2000年突破100万标箱,2005年又登上1808.4万标箱的新台阶,21年中增加了180倍。2006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171万TEU,比2005年增长20%,继续稳居世界第三位。图4.4为今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统计情况: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海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5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钟几珂;;充分发挥宁波港作用 尽快为上海港分流[J];浙江金融;1984年03期
2 祁汉堂;此时不干 更待何时——记上海港煤炭装卸公司经理秦士赓[J];上海企业;1987年11期
3 邹友家,奚祥英;上海港与周边港口竞争力的比较与分析[J];中国水运;1998年07期
4 蒋铁柱;孙中山先生的“东方大港”构想及其时代意义[J];上海经济研究;2000年12期
5 陈足智;把握趋势 前瞻未来──上海港集装箱股份有限公司发展纪实[J];中国港口;2000年01期
6 董文俊;集装箱月吞吐量一举突破42万大关上海港连续四个月创历史最高纪录[J];中国远洋航务公告;2000年03期
7 ;上海港成为世界第5大集装箱港[J];起重运输机械;2002年06期
8 董文俊;上海港百年老码头将脱胎换骨打造世界级的形象品牌[J];中国港口;2002年02期
9 ;上海港三代港区共创亚太强港[J];水路运输文摘;2002年10期
10 叶兴;2004年上海港吞吐量再创新高[J];中国港口;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佘晖;;上海港引航管理信息系统[A];中国航海学会1993年度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集[C];1993年
2 洪振权;;立足上海港 整治长江口[A];中国航海学会优秀论文文摘及学术会议论文目次汇编(1990—1991)[C];1992年
3 瞿春;;上海港外贸包装危险货物的监装[A];危险货物运输技术与管理——中国航海学会危险货物运输专业委员会论文集[C];2001年
4 ;清除浦江火患刻不容缓[A];中国航海学会救捞专业委员会99年优秀论文选[C];1999年
5 谢国梁;项顺弟;;上海港VHF频道整顿迫在眉睫[A];中国航海学会1994年度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集[C];1994年
6 王列辉;;上海宁波两港空间关系初探[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7 丁兆刚;;上海港“三自操作”安全体会[A];2009航海技术实践研究论文集[C];2009年
8 肖钟熙;;开辟上海深水外港在我国沿海建设集装箱枢纽港[A];中国航海学会优秀论文文摘及学术会议论文目次汇编(1990—1991)[C];1992年
9 崔江涛;方志耕;;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南京港与上海港的互动发展战略分析[A];2006年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郑秋墨;;上海港——美国阿拉斯加荷兰港的航线及拖航技术[A];中国航海学会优秀论文文摘及学术会议论文目次汇编(1990—1991)[C];199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虎;上海港稳居世界第一大货港[N];中国水运报;2007年
2 王志彦;上海港将领军现代港口物流业[N];现代物流报;2007年
3 赵虎;上海港口正重新审视发展定位[N];中国水运报;2008年
4 周健;苏皖浙封路集卡退滞 上海港班轮甩箱启程[N];中国水运报;2008年
5 ;上港集团总裁陈戌源:钢材吞吐量曾降至零预计今年形势更严峻[N];现代物流报;2009年
6 经晓萃;上海港机在市场疑云中完成重组[N];中国工业报;2003年
7 驻沪记者 赵虎邋通讯员 王晶;上海港引航站引航船舶6万艘[N];中国水运报;2008年
8 崔威;大丰港:托起中部沿海大港梦[N];连云港日报;2008年
9 孟斯硕;崛起东亚 借势中国经济腾飞[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10 驻沪记者 赵虎 通讯员 邢大丰;上海海事为船员提供义务技能培训[N];中国水运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武强;近代上海港城关系研究(1843-1937)[D];复旦大学;2011年
2 王列辉;区位优势与自我增强[D];复旦大学;2007年
3 唐巧天;上海外贸埠际转运研究(1864-1930年)[D];复旦大学;2006年
4 陈飞儿;轴辐式网络系统中集装箱船的技术经济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5 吉阿兵;集装箱港口的竞争策略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6 谢凌峰;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珠江三角洲港口资源整合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7 向云波;区域海洋经济整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刘晓东;基于绿色理念的港城协调关系评价模型及算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9 英晓明;洋山港建设对海床冲淤演变影响及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焦新龙;港口物流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战薇;上海港国际型港口归类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2 姚荣芬;上海港集装箱码头集疏运工程设计与建立[D];上海海运学院;2002年
3 邹毅;重庆港与上海港物流联动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史晓平;对上海港发展游艇的安全保障对策的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4年
5 毛箫亭;上海港跨区域发展集装箱运输的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6年
6 程新岩;上海海事装备气垫船及设点方案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7年
7 李晓琳;财务业绩评价的创新与应用[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8 高洁;上海港集装箱运输竞争力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4年
9 陆新明;上海港吴淞VTS系统应用绩效的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4年
10 张锦;上海港集装箱运输发展战略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6431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2643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