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交通经济论文 >

重庆市主城区公交客流预测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0 13:12
   城市公交客流预测是进行公交规划的前提,是确保规划符合未来发展情况的重要条件。本论文是结合“重庆市主城区公交发展规划”项目,在对重庆市主城区现状公交运量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预测模型对重庆市主城区公交客流在未来时间、空间上的分布,提供数据支撑。 论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客流预测的现状、发展历程和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重庆市公交现状资料缺乏的情况下,确立了重庆市主城区公交客流预测的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基于公交线路在空间上是具有一定方向性,提出了基于公交线路每日客运量来推算公交现状的起讫点生成模型技术:在考虑数据收集的可行性基础上,选取了几个重要的社会经济指标,采用各时期增长率递增法和结构比估算法,分别对重庆市市域和主城区的几个社会经济指标做了客观合理的预测;然后深入分析城市人口—土地利用与交通需求的关系,利用传统的四阶段法对重庆市主城区的公交客流需求做出了科学的预测。先分析城市人口现状分布预测规划年各小区的人口,利用出行总量与人口、人均出行次数之间关系建立模型得到居民的出行总量,然后分析居民出行结构,预测规划特征年的公交出行比例,得到重庆主城区公交出行产生和吸引总量,利用弗雷特法得到规划年的公交起讫点分布表,最后根据重庆市主城区综合交通规划,选取主要公交通道,预测了规划期内主要通道的公交流量。 本论文研究提出的公共交通需求预测的思路和方法,可以为城市公交发展规划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学位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7
【中图分类】:U492.413
【部分图文】:

出行时间,居民


全方式在出行时间上也具有明显的双高峰现象,早高峰是一天中出行的最主要高峰,出行时间集中在7:00一8:00,该时段的出行占全天出行总量的15%以上,对于以上班和上学为主要目的的出行,时间仍是主要集中在早高峰(具体情况见下图3.1、3.2—源于2002年交通调查资料[4l)。这样,本文就考虑公交客流的高峰期,具体到重庆市主城区来说,便是考虑其早高峰7:oo一8:oo,而且早高峰居民的公交出行的主要目的是上班和上学。图3.1居民全目的全方式出行时间分布

居民出行,时间分布,目的


图3.2以上班上学为目的的居民出行时间分布由交通分布重力模型可知,交通区i到交通区j的交通分布量应与交通区i产生量、交通区j的交通吸引量成正比,与交通区i和交通区j之间的交通阻(如:两区重心间的交通距离、时间或费用等)成反比。因此,基于此考虑,义的分配函数儿也应与交通区i的公交产生量、交通区j的公交吸引量成正交通区i、j之间的公共交通阻抗函数f(L。)成反比。不过,交通区i的公交产生通区j的公交吸引量我们都不知道。在此,本文作如下考虑:交通区i的公交,即上班、上学产生量与i区人口成一定比例,虽然各区比例可能不同,但作论文设计,本文忽略这个影响(见下文基本假定(l)),则交通区i的公交产生以用i区的上班、上学人口进行考虑。同样,交通区j的公交吸引量与交通区应公交吸引面积成一定比例,在此,我们仍假定各区的此比例一致(见下文基(3)),则交通区j的公交吸引量我们可以用j区的上班、上学吸引面积来考虑。由上分析,本文定义的分配函数寿应与i区上班、上学的人口成正比,与j班、上学相关的建筑面积(即:吸引面积)成正比,此外分配函数儿还考虑因素。通常交通阻抗函数是用时间来定义的,不过在速度一定的前提下,时间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高红梅;赖元文;;中小城市公交线网规划方法的探索[J];福建建筑;2011年1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付青松;城乡公交一体化客运网络规划方法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2 王金霞;城市公交企业运营效果评价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3 吴剑;基于土地利用与交通关系分析的城市公交线网规划优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352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28352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7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