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交通经济论文 >

基于系统动力学城市低碳交通发展模式研究——以郑州市为例

发布时间:2017-05-18 17:03

  本文关键词:基于系统动力学城市低碳交通发展模式研究——以郑州市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通过建立起城市低碳交通系统动力学模型,描述各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影响关系。以郑州市为例对城市低碳交通模型进行仿真模拟,结果发现机动车保有量和城市人口的增加是城市交通碳排放增加的重要驱动因素。加强城市交通需求管理、改善城市交通结构、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是实现城市低碳交通的重要措施。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城市低碳交通 系统动力学 仿真模拟
【基金】:国家科学自然基金重点项目(70832005)
【分类号】:F572.88;F205
【正文快照】: 1引言进入21世纪以来,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为人类的未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考验,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共识。2007年全球交通用油量占石油总消耗的61.2%,产生的CO2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30%以上,交通运输成为能源消耗最大和碳排放较多的部门。英国交通部门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江评;;中国城市交通规划的历史、问题和对策初探[J];城市交通;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梁晓成;公交调度管理系统的研究暨随车控制器的开发[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2 张晨;大芝加哥地区交通规划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3 李健;基于城市土地利用的交通影响分析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江评;缓解我国城市道路交通问题的若干思考[J];城市规划汇刊;2001年01期

2 李翅;;土地集约利用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J];城市规划学刊;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千猷;张亚斌;;上海世博会宏观经济影响力的系统动力学分析[J];系统工程;2011年07期

2 华晓龙;;中国原油定价机制转型——基于SD模型分析[J];兰州商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刘玫;吴浪;;从系统动力学视角谈食品供应链风险管理[J];商业时代;2011年18期

4 娄峥嵘;徐元善;;我国公共服务支出优化:理论模型与实证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11年07期

5 胡军燕;朱桂龙;马莹莹;;开放式创新下产学研合作影响因素的系统动力学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年08期

6 燕丽;李春杰;;电力市场运营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初探[J];华东电力;2011年06期

7 李玉民;;燃油税实施对我国物流业影响的系统动力学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8 许春青;田益祥;马永开;;房地产周期波动的系统动力学模型[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年04期

9 黄昶生;;我国石油矿区可持续协调发展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J];管理现代化;2011年04期

10 高炬;;生产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问题的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向阳;石刚;;系统动力学在汽车市场预测中的运用和研究[A];2007年度中国汽车摩托车配件用品行业年度报告[C];2008年

2 桂寿平;朱强;吕英俊;桂程飞;陆丽芳;;区域物流系统动力学模型及算法分析研究[A];第二届中国物流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杨晓冬;王要武;杨杜娟;;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房地产泡沫演化仿真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夏进;阎振元;董业斌;颜淼;;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方法研究[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C];2005年

5 封学军;祁晓东;;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港口与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的机理研究——以福建省为案例[A];第四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航运分论坛暨2007年苏浙闽沪航海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高楠;陈伟达;;基于系统动力学仿真的退货逆向物流检测模式的研究[A];和谐发展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封学军;祁晓东;;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港口与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的机理研究——以福建省为案例[A];中国航海学会2007年度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集[C];2007年

8 裴伟民;;变结构系统及其模型描述[A];1994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9 方茜;;系统时滞对个体激励有效性的影响——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A];中国企业运筹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张敬文;;战略网络自组织演化机制研究[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陈磊;人造板检测技术:甲醛含量“闻”出来[N];科技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明玉;能源供给与能源消费的系统动力学模型[D];东北大学;2009年

2 周双红;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D];中南大学;2011年

3 柯华虎;基于SD的建设企业管理创新及健康诊断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徐娟;物流外包风险分析与控制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5 杨文斌;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企业成长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6 陈英姿;中国东北地区资源承载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叶蔓;资源型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8 杨头平;企业物流系统成本分析与控制优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朱翔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效果分析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10 陈航;港城互动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隆连堂;技术进步、资源效率与经济增长系统动力学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2 徐明芳;绿色供应链动态优化模型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3 辛冰;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人民币汇率决定模型[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4 黄晓光;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5 王会会;资源型城市创新系统设计及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王媛;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港口物流联盟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7 邢芳卉;基于SD模型的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环境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8 商升亮;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杭州市主城区住宅需求仿真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6年

9 胡荣博;物流能源消耗系统分析与评价[D];河南农业大学;2006年

10 于洋;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物流产业发展对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系统动力学城市低碳交通发展模式研究——以郑州市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66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3766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d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