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典型景区的空间结构特征与优化对策研究以海螺沟景区为例
本文关键词:西部典型景区的空间结构特征与优化对策研究以海螺沟景区为例
【摘要】:研究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特征并开展量化评价是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重要前提。海螺沟景区是我国西部的典型景区之一,探讨其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特征,并为景区旅游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对我国西部山区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对海螺沟景区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参数(连接度、通达度与紧密度)计算结果表明,海螺沟景区旅游资源的连接度β指数为1.0、平均回路数为9、γ指数为0.4,整体连接度较差;旅游资源的平均通达度指数为46.9,节点平均径路长为3.8,通达度较差;旅游资源的紧密度为0.72,整体为中等。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海螺沟景区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优化对策,可为海螺沟景区乃至我国西部其他山区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单位】: 四川旅游学院旅游系;
【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项目“川西生态脆弱区旅游景观格局及优化研究”(编号:14SB0216)
【分类号】:F592.7
【正文快照】: 1前言空间结构是由各种点、线、网络和域面相互结合在一起构成的综合体。作为自然地理学中的一个景观要素,旅游资源的产生与演化具有典型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各要素在功能上具有的互补、协调、配合等特点[1]。旅游地的空间演化特征也具有典型的尺度效应,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可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钟士恩;张捷;任黎秀;李倩;董雪旺;李敏;;旅游流空间模式的基本理论及问题辨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9年05期
2 陆林;山岳风景区旅游者空间行为研究──兼论黄山与美国黄石公园之比较[J];地理学报;1996年04期
3 苏平,党宁,吴必虎;北京环城游憩带旅游地类型与空间结构特征[J];地理研究;2004年03期
4 左昕昕;靳鹤龄;严江平;;兰州市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年11期
5 卞显红;城市旅游空间成长及其空间结构演变机制分析[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6 王云才;旅游经济系统运行动力学过程与机制探讨[J];旅游学刊;2002年02期
7 郭舒;丁培毅;曹宁;;边界旅游中的跨界组织间合作行为研究[J];旅游学刊;2008年07期
8 朱晶晶;陆林;杨效忠;操文斌;;海岛型旅游地旅游空间结构演化机理分析——以浙江省舟山群岛为例[J];人文地理;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阳杰;;城市空间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设想[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 徐玮;赵媛;;南京环城游憩带旅游地类型与空间结构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5期
3 汪蓥;宋章海;;构建环城游憩带的深层思考——以贵州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7期
4 刘莉;陆林;;江苏省同里镇旅游者旅游感知调查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5 王咏,陆林;芜湖市旅游市场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6 解杼,张捷,刘泽华,余颖,郭来喜;旅游者入游感知距离与旅游空间行为研究——以江西省龙虎山为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7 杨效忠,陆林,张光生,卢松,宣国富;普陀山国内旅游者特征及行为调查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8 王群,章锦河;山岳型旅游地国内市场空间结构的演化研究——以黄山、九华山为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9 王丁玲;章锦河;王群;王浩;魏鸿雁;;红色旅游地客源市场结构研究——以皖南事变烈士陵园为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5期
10 李燕燕;王璐;文燕茹;樊冀琳;;福州环城游憩带旅游地类型与空间结构特征[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祁秋寅;张捷;王同坤;;滨江城市环城游憩带空间结构特征分析——以南京为例[A];江苏省旅游发展30年学术论坛暨江苏省旅游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张维梅;秦安臣;张启;冯学全;李东义;;雾灵山森林公园国内旅游者行为特征分析[A];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章锦河;陆林;;中国旅游类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分析[A];地理学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九次中国青年地理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4 朱晓华;乌恩;;区域旅游景点空间分布的分形结构——以北京市为例[A];《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建设》论文集[C];2006年
5 吴承照;汪剑明;;上海休闲度假产业发展战略研究[A];区域合作:旅游业转型和创新的平台——第十二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张淑君;;休闲旅游的发展与我国乡村游的业态选择[A];旅游业: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第十三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李瑛;李树民;;旅游目的地区域空间结构演变机理研究——以西安地区为例[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何雨;朱孟超;;休闲度假时代上海城郊旅游产品转型升级初探[A];第十五届全国区域旅游学术开发研讨会暨度假旅游论坛论文册[C];2010年
9 张秋娈;沈和江;路紫;;研究设计:京津冀区域旅游一体化开发的空间结构与运行模式[A];2012京津冀晋蒙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2年
10 李琛;;北京市民国内旅游行为特征分析[A];北京学研究文集2008(下)[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波;云南旅游地质景观类型与区划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2 马俊;交通网络演进:过程与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庄佩君;全球海运物流网络中的港口城市—区域[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创新;基于社会物理视角的中国入境旅游流时空扩散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汤晓莉;郑州市经济转型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6 陈霁;新媒体背景下的中国旅游营销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袁尧清;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旅游发展的空间效应及整合开发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8 孙加韬;中国海陆一体化发展的产业政策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9 侯兵;南京都市圈文化旅游空间整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徐海军;基于入境旅游视角的国际旅游岛建设标准与评价体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宇琼;北京市郊野公园体系研究及发展策略探讨[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李红波;基于点轴理论的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空间结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周菲菲;我国旅游用地分类与开发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刘立辉;沈北新区生态旅游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5 朱宾丽;池州市旅游资源空间结构与市场预测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6 沈旭炜;城市滨水区休闲空间感知对行为意愿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楚珊珊;游客空间行为影响下的古镇保护与开发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8 许明佳;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和城市空间扩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9 林莹;闽北古镇峡阳的旅游价值及开发策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杨蕾蕾;福建省旅游目的地系统空间结构的优化分形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辅东;环洞庭湖旅游区空间结构探析[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2 朱力,郭城;黄山旅游地域空间研究[J];城市规划;2002年12期
3 符全胜;城乡交错带旅游开发研究──以江苏锡山市沿太湖地区为例[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8年03期
4 王筱春,赵世林;云南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年01期
5 卞显红;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年01期
6 章锦河,赵勇;皖南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年01期
7 杨效忠,陆林,张光生,卢松,宣国富;舟山群岛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年05期
8 马晓龙,吴必虎;西安旅游区旅游流空间结构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年05期
9 钟士恩;任黎秀;欧阳怀龙;;世界遗产地庐山“圈层飞地”型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7年04期
10 沙润,吴江;城乡交错带旅游景观生态设计初步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7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凯;跨界旅游目的地整合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卞显红;城市旅游空间结构及其空间规划布局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玉蓉;;四川古镇空间结构特征及区域旅游合作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年08期
2 左文进;周国华;;中小城市住宅地价空间结构特征研究——以益阳市城区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0年13期
3 陈静;郝群会;;襄十宛增长三角空间结构特征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0年01期
4 靳晓青;赵昕;赵旭阳;;石家庄市景区点系统空间结构特征的分形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0年05期
5 张波;杜忠潮;;西安市酒店的空间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国巧真;孙悦民;;基于遥感和GIS的典型村镇体系空间结构特征的分形分析[A];《测绘通报》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摘要集[C];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余乐;云南旅游地系统空间结构特征及优化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年
2 赵晓露;乌鲁木齐都市圈空间结构特征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3 黄青平;秦岭火地塘水源涵养型松栎混交林空间结构特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4 张严玲;合肥经济圈空间结构特征及培育机制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1708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170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