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旅游数字足迹的城市入境游客时空行为研究——以成都市为例
本文关键词:基于旅游数字足迹的城市入境游客时空行为研究——以成都市为例 出处:《旅游科学》2015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数字足迹 入境游客 时空行为 入境旅游流网络
【摘要】:网络时代,游客不但可以通过网络在线获取旅游信息、购买旅游产品,还可以利用社交媒体分享自己的旅游经历。在游中和游后,游客所发布的旅游照片、游记、旅游攻略和旅游评论中都包含了大量的时空信息,这些信息共同组成了反映游客时空行为轨迹的"旅游数字足迹"。本文以成都市为例,通过从Flickr和Trip Advisor两个网站中所获取成都入境游客的"旅游数字足迹",深度挖掘入境游客的时空信息,从而发现和总结入境游客行为的时空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成都入境游客在时间上主要集中于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在空间上,入境游客偏好于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青城山-都江堰、锦里、宽窄巷子、人民公园和文殊院等景区;其中,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和锦里等景区则是入境旅游流网络的重要节点。这些通过旅游数字足迹所得出的研究结论和笔者的实地调研结果基本一致。由此可见,利用旅游数字足迹研究游客的时空行为特征不仅具有可行性,且能够为旅游目的地管理和营销提供科学参考。
[Abstract]:......
【作者单位】: 西安财经学院商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社交媒体下景区危机信息扩散及时空效应研究”(41401639)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Internet视角下的旅游利基市场发掘模式研究”(11YJC790234)
【分类号】:F592.7
【正文快照】: 0引言随着通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许多游客在旅游的前、中、后都会使用到通讯网络和互联网,并在这个过程中产生和积累大量的电子数据,这些在网络空间自然生成并被记录、储存下来的各种结构化、非结构化的数据,往往比传统统计或现场调查数据更加客观,更加符合实际1。这些数据不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晋峰;潘旭莉;;京沪入境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分析[J];地理科学;2010年03期
2 隋正伟;邬阳;刘瑜;;基于签到数据的用户空间出行相似性度量方法研究[J];地理信息世界;2013年03期
3 戴光全;陈欣;;旅游者摄影心理初探——基于旅游照片的内容分析[J];旅游学刊;2009年07期
4 李春明;王亚军;刘尹;董仁才;赵景柱;;基于地理参考照片的景区游客时空行为研究[J];旅游学刊;2013年10期
5 杨兴柱;蒋锴;陆林;;南京市游客路径轨迹空间特征研究——以地理标记照片为例[J];经济地理;2014年01期
6 赵振斌;党娇;;基于网络文本内容分析的太白山背包旅游行为研究[J];人文地理;2011年01期
7 李君轶;;旅游数字足迹:在线揭示游客的时空轨迹[J];思想战线;2013年03期
8 张妍妍;李君轶;杨敏;;基于旅游数字足迹的西安旅游流网络结构研究[J];人文地理;2014年04期
9 党娇;赵振斌;赵丽;;太白山旅游者行为研究从博客分析视角[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年06期
10 徐菡;光映炯;;照片中的“风景”:大众旅游中摄影行为与影像的后现代解构——以西双版纳傣族园旅游景区为例[J];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12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袁书寒;位置服务社交网络的用户行为相似性分析[D];华侨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瑞;李仁杰;傅学庆;张军海;;基于互联网信息的城市商业游憩网点空间竞争域划分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2年03期
2 保继刚;尹寿兵;梁增贤;陈钢华;李鹏;;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11年12期
3 王永明;马耀峰;王美霞;;中国入境游客多城市旅游空间网络结构[J];地理科学进展;2012年04期
4 贺晓慧;白凯;卫海燕;路春燕;;西安特殊时段旅游流规模分形结构特征研究——以“十一”黄金周为例[J];干旱区地理;2011年05期
5 汪婷;陆林;;基于博客的旅游研究信息的提取与分析[J];旅游论坛;2010年04期
6 谢鹏;;旅游者摄影行为初探[J];经营管理者;2011年20期
7 付业勤;王新建;郑向敏;;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旅游形象研究——以鼓浪屿为例[J];旅游论坛;2012年04期
8 曹伟宏;何元庆;李宗省;王淑新;王春凤;常丽;;丽江旅游气候舒适度与年内客流量变化相关性分析[J];地理科学;2012年12期
9 赵川;;影像分析法在旅游资源评价中的应用研究——以贡嘎山为例[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10 朱瑞琪;苏勤;彭敏;;国内外背包旅游研究进展及启示[J];旅游论坛;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杨效忠;彭敏;;基于信息视角的旅游目的地微博内容分析——以山东、浙江、广西旅游局微博为例[A];2013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3年
2 彭红松;陆林;章锦河;;基于社会网络方法的跨界旅游客流网络结构研究——以泸沽湖为例[A];江苏省第八届学术大会学会专场论文哲学社会类论文汇编[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秋芳;基于符号传播学的区域旅游地品牌构建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庞闻;中国入境旅游流复杂网络的结构特征与角色定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3 赵川;贡嘎山地学景观保护与开发模式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4 余志远;成己之路:背包旅游者旅游体验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5 张岚;目的地形象对旅游者时空重游决策意向影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6 郑辽吉;乡村生态体验旅游开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7 刘焱;基于博客平台的游客满意度评价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8 高鑫;基于交通流的重庆市各区县关联网络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9 付业勤;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研究:构成、机理与管控[D];华侨大学;2014年
10 李罕梁;国内游客的出游需求和行为影响机制[D];浙江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琦;消费社会中的旅游凝视行为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谭杰倪;旅游者摄影行为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永明;中国入境旅游者多目的地空间行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陈欣;异域、本土、旅游者:西双版纳跨境族群节俗演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刘树明;文化遗产地旅游资源符号的解析与判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6 马樱宁;北京市农业观光园植物景观调查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7 黄凯华;基于网络文本的旅游信息需求研究[D];海南大学;2012年
8 贾亦琦;基于景观偏好视角的摄影旅游行为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9 范珂珂;中国入境旅游流网与空间场效应分析[D];西北大学;2012年
10 曹瑞;互联网商业信息中的非物质文化数据挖掘及空间可视化[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运来;李跃东;;基于内容分析法的老年人旅游动机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2 苗学玲;;自驾车旅游研究的新视角:旅游网络论坛的主帖分类研究[J];商业研究;2006年11期
3 刘耀林;;新地理信息时代空间分析技术展望[J];地理信息世界;2011年02期
4 涂建军;四川省入境旅游客流时空动态模式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4年04期
5 刘宏盈;马耀峰;;北京入境旅游流西向梯度转移特征研究[J];城市问题;2008年05期
6 李本乾;描述传播内容特征 检验传播研究假设──内容分析法简介(上)[J];当代传播;1999年06期
7 王立坤,付强,杨广林,梁川;季节性周期预测法在建立降雨预报模型中的应用[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8 张自川,万恩璞,田卫;地理信息系统(GIS)与全球定位系统(GPS)在游客调查中的应用——以长春净月潭旅游度假区为例[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9 方仁;;西双版纳傣族园景观研究[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10 张兴平,杨建军,毛必林;杭州市游客流量的时空分析及旅游交通对策[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0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惠云;丽江古城国内游客空间行为实证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林,李祉辉;中国公民赴韩国旅游市场分析——以我国六大旅游热点城市为例[J];旅游学刊;2005年02期
2 胡建英;;浅析我国乡村旅游的开发[J];经济师;2006年02期
3 石冬;;浅谈我国乡村旅游的开发和建设[J];商场现代化;2008年13期
4 唐由庆;实施旅游兴赣战略的思考[J];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5 周文鹉;;大力发展旅游 繁荣天津经济[J];天津经济;1999年04期
6 吕拉昌;肇庆市的旅游吸引与旅游形象建设[J];广州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11期
7 周成俊;民营企业与旅游发展[J];工业技术经济;2002年02期
8 包东红;打造国际精品线路 建设敦煌旅游名城[J];发展;2004年06期
9 宁维英,周旗;西安地区发展乡村旅游的条件与开发对策[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10 魏峰群;;对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的探索和思考[J];旅游科学;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关发兰;;区域旅游系统网络结构分析与网络优化设计——以四川省为例[A];旅游开发与旅游地理[C];1989年
2 李瑛;李树民;;旅游目的地区域空间结构演变机理研究——以西安地区为例[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董玉明;韩少玲;刘风茂;;青岛旅游业发展的地理基础[A];区域旅游开发研究[C];1991年
4 张源;;从市场需求到空间设计——基于武夷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控规编制的探索[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鲁游;山东出台七条旅游新政策[N];华东旅游报;2001年
2 光明网记者 黄楠;智慧旅游风起云涌 助力产业升级[N];光明日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曹清华;旅游开发诚信先行[N];福建日报;2001年
4 本报记者 阿旦增;甘肃春节旅游缘何外热内冷[N];市场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 周建亮;青岛旅游:好风凭借力[N];青岛日报;2008年
6 记者 杨斌鹄邋实习生 王龙;打造旅游诚信“黑红榜”[N];西安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谭逊邋实习生 郭卫婷;宝鸡冲刺西部旅游热点城市[N];宝鸡日报;2008年
8 记者 彭波;云南旅游“身变”[N];云南经济日报;2008年
9 张洵涛;创优:走过2004[N];中国旅游报;2004年
10 秦川邋孙瑞娟 瞿明 杨茜 贾雅慧 林峰;2008上半年旅游产业发展评析[N];中国旅游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吴军;旅游集群可持续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谢雪梅;入境游客旅游地意向认知的性别差异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振雷;旺苍县革命老区旅游开发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2 李春茂;旅游对目的地社会影响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刘列;2008年奥运会对北京市旅游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4 林赞根;中国游客赴韩国旅游分析之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5 任宁宁;旅游目的地品牌效用研究[D];贵州财经学院;2011年
6 潘玉;黔东南乡村旅游发展战略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7 李翔;基于游客需求的福建省旅游公共服务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8 谭越;四川地震旅游开发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9 巨鹏;旅游空间布局整合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10 刘英超;唐山市旅游空间结构分析与优化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539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353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