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延绿洲古遗址的遥感识别与分析
本文关键词:居延绿洲古遗址的遥感识别与分析 出处:《遥感技术与应用》2013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历史时期各种人类活动的考古遗迹对于重建过去的人类活动变化和理解区域环境演变有重要作用。黑河流域下游的古居延绿洲在过去不同的历史阶段曾有过多次繁荣的农业屯垦活动,反映过去人类活动的大量古遗迹残留在无数的沙包和沙丘中。综合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野外实地的现场调查数据,依据古遗址表现在遥感资料上的各种影像特征,辨识和解译出了古绿洲上以往传统野外考古调查中难以发现的部分历史时期未知小型古遗址。通过遥感新发现的未知古遗址主要分布于古绿洲南部的绿城和BJ2008城遗址附近,弥补了研究区过去野外考古调查中部分空白区域缺失的考古遗址信息。
[Abstract]:The archaeological remains of various human activities in the historical perio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reconstructing the past changes of human activities and understanding the evolution of regional environment. The ancient Juyan oasis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Heihe River Basin has had many different historical stages in the past. Prosperous agricultural reclamation activities. A large number of ancient relics reflecting past human activities remain in numerous sandbags and dunes. High resolution remote sensing images and field field survey data are synthesized. According to the ancient sites in remote sensing data on the display of various image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identifies and interprets the unknown small ancient sites in some historical periods which are difficult to find in the past traditional field archaeological surveys on ancient oases. The newly discovered unknown ancient sites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Green City and BJ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ancient oasis by remote sensing. Near the site of city 2008. It makes up for the lack of archaeological site information in the past field archaeological survey in the research area.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三期项目“黑河流域生态—水文遥感产品生产算法研究与应用试验”(KZCX2-XB3-15)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流域尺度陆面数据同化系统研究”(40925004)资助
【分类号】:K878;TP79
【正文快照】: 1引言自从文明兴起,人类就通过各种方式改变地球的表层环境,以获取有价值的资源,聚居农业活动是人们改变地球表层最重要的方式之一[1-4]。考古即探寻和研究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遗物和遗址,以研究和认识古代社会的历史及人类活动状况。遥感考古技术始于20世纪初期英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樊自立,穆桂金,马英杰,马映军;天山北麓灌溉绿洲的形成和发展[J];地理科学;2002年02期
2 侯仁之;;从人类活动的遗嶀探索宁夏河东沙区的变迁[J];科学通报;1964年03期
3 初仕宾;任步云;;居延汉代遗址的发掘和新出土的简册文物[J];文物;1978年01期
4 聂跃平;杨林;;中国遥感技术在考古中的应用与发展[J];遥感学报;2009年05期
5 朱震达,刘恕,高前兆,胡智育,杨有林;内蒙西部古居延—黑城地区历史时期环境的变化与沙漠化过程[J];中国沙漠;1983年02期
6 李并成;残存在民勤县西沙窝中的古代遗址[J];中国沙漠;1990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阮铮铮;王心源;韩伟光;吴立;何撼东;;历史时期扬州城址变迁的遥感考古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2 靳鹤龄,肖洪浪,张洪,孙忠;粒度和元素证据指示的居延海1.5kaBP来环境演化[J];冰川冻土;2005年02期
3 李淑英;;中国遥感考古的应用综述[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01期
4 杨蕤;;西夏时期河套平原、阿拉善高原、河西走廊等地区生态与植被[J];敦煌学辑刊;2006年03期
5 戴春阳;;祁连、焉支山在新疆辨疑(上)[J];敦煌研究;2009年05期
6 张百平,陈晓东,陆洲,排孜拉·司拉木,姜逢清;干旱区山地森林的发展模式研究——以昆仑山奥依塔克地区为例[J];地理科学;2003年01期
7 姜逢清,朱诚,穆桂金,胡汝骥;新疆绿洲当代人地关系紧张情势与缓解途径[J];地理科学;2003年02期
8 张勃,程国栋;黑河绿洲坡面分异演化研究[J];地理科学;2003年02期
9 宋凤斌,杨富亿,李景林,邵庆春,陈国双;吉林省东南部半山区高效生态农业模式研究——以吉林省柳河县圣水镇为例[J];地理科学;2003年03期
10 蒙吉军,李正国;河西走廊张掖绿洲LUCC的驱动力分析[J];地理科学;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涛;;我国沙漠化防治中的科学研究[A];中国治沙暨沙产业研究——庆贺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成立10周年(1993-2003)学术论文集[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瑞;西北屯戍汉简文字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马利邦;敦煌市生态环境演变及驱动因素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3 严宝文;黄土高原地区农业环境地质状况及其系统状态评判体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4 阚耀平;清代天山北路人口迁移与区域开发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5 凌侠;宁夏河东沙地荒漠化态势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6 胡江玲;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程弘毅;河西地区历史时期沙漠化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8 刘普幸;额济纳旗胡杨径向生长的水文气候因子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9 李智佩;中国北方荒漠化形成发展的地质环境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10 李鸣骥;西北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城镇化过程与区域生态环境响应关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帆;明清时期陇东七府州水环境危机与社会应对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2 郝世亮;生杰环境脆弱地区农民生存行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伊传宁;汉代西北戍卒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马燕;近现代以来黑河下游额济纳地区湖泊沉积的环境信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石坤;斯坦因喀拉浩特遗址所发掘诸废墟及其出土文物对应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6 郑庆钟;民勤绿洲边缘沙漠化治理与水环境驱动机制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6年
7 王计平;北京地区风沙扩散风险评价与景观格局优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8 宋明伟;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7年
9 冯晓多;宁夏地区明代城镇地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志军;高昌回鹘的农业及相关问题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建国;王清山;;考古遥感研究综述[J];测绘通报;2006年12期
2 韩德林;中国绿洲研究之进展[J];地理科学;1999年04期
3 樊自立;塔里木盆地绿洲形成与演变[J];地理学报;1993年05期
4 赵生才;人类文化遗产信息的空间认识[J];地球科学进展;2004年04期
5 万余庆;周日平;;老航片在考古中的应用研究[J];国土资源遥感;2007年01期
6 刘树人;我国遥感考古回顾及展望[J];国土资源遥感;1998年02期
7 谭克龙,万余庆,杨一德,段清波;高光谱遥感考古探索研究[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5年06期
8 何双全;;甘肃先秦农业考古概述[J];农业考古;1987年01期
9 王炳华;王明哲;;乌孙历史上几个重大问题的探讨[J];新疆社会科学;1982年03期
10 尹宁,王长林;遥感技术在考古中的应用[J];遥感技术与应用;2003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仲仁;曹林英;;遥感技术在成昆铁路泥石流沟调查中的应用[J];铁道工程学报;2006年S1期
2 聂跃平;杨林;;中国遥感技术在考古中的应用与发展[J];遥感学报;2009年05期
3 J·C·杜恩坎普;李芝喜;;中国的遥感[J];林业调查规划;1986年04期
4 陈家清;;遥感技术与金铀找矿[J];遥感技术与应用;1989年02期
5 ;国际遥感组织及近期活动概况(二)[J];遥感技术与应用;1990年02期
6 李书杰;;遥感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地质中的应用[J];遥感信息;1990年01期
7 ;光度学理论[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2000年03期
8 李伟;崔丽娟;张曼胤;王义飞;;遥感技术在红树林湿地研究中的应用述评[J];林业调查规划;2008年05期
9 戴晓琴;;浅谈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中的应用[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23期
10 张俊娜;;浅析遥感技术在地震灾害监测中的应用——以5·12汶川地震为例[J];科技信息;2009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继成;;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A];中国感光学会第六次全国感光(影像)科学大会暨第五届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2 冯凯龙;马国欣;;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及其原理[A];第一届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王卫民;;对地观测与遥感技术[A];2005'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第三册)[C];2006年
4 郭子祺;钱书清;胡桂文;;用于地震短临前兆探测的遥感技术[A];第十三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5 袁业立;;前言[A];第十四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选集[C];2003年
6 张文建;;前言[A];第十三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7 乔玉良;;遥感技术在农业资源调查与动态监测中的应用[A];第十三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8 ;前言[A];第十四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9 赵滔滔;;本科专业“遥感概论”选修课的教学探讨[A];广东省测绘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5年
10 施焕军;;试论遥感技术在地籍管理中的应用[A];节约集约用地 促进可持续发展[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新疆遥感中心 夏黎;遥感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下)[N];新疆科技报(汉);2007年
2 童国庆;国外利用遥感技术在水资源管理方面的新进展[N];中国水利报;2006年
3 记者 李晓明 吴岗;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大会在京召开[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4 王彤琪;《黄河遥感技术应用规划》提交成果[N];黄河报;2008年
5 潘加保 陶海林;遥感技术成功用于太湖蓝藻水华动态监测预警[N];中国测绘报;2009年
6 路京选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遥感技术应用中心副主任;水利遥感应用期待全面业务化[N];中国水利报;2009年
7 闫娜 杜继稳 李登科 延军平;遥感技术在干旱监测中的应用[N];中国水利报;2009年
8 胡淑芳;遥感技术助力城市人居环境建设[N];中国建设报;2008年
9 赵凡;中国已成为遥感技术应用大国[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10 记者 王瑟;遥感技术给新疆文物普查一张索宝图[N];光明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濵;基于遥感与CFD仿真的城市热环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2 杨佳佳;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青海格尔木地区岩矿信息提取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萨米;一种新颖的基于稀疏表示的超光谱数据分类方法[D];清华大学;2012年
4 冯德俊;基于遥感的土地利用变化监测及其信息自动提取[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5 石菊松;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滑坡风险评估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8年
6 刘瑞;3S技术在河北省唐山市地面形变监测和城市扩展中的应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7 黄宁;遥感图象中模式分类技术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2001年
8 刘亚岚;遥感影像群判读技术的试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4年
9 黄玉琴;基于SAR图像的城市形态时空变化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6年
10 李博;真空紫外光谱传输特性测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迎秋;基于遥感的巢湖流域环境变化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2 刘伟;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遥感影像模式分类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5年
3 张艳玲;汶川地震区地质灾害易发性快速区划与制图[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4 吴轲;遥感技术在土壤调查中的应用[D];西安科技大学;2012年
5 闫琰;遥感技术在矿山区域环境治理中的应用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2年
6 陈铭;基于遥感技术的玉米草害信息采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吉林农业大学;2012年
7 李红;IKONOS影像在城市绿地信息提取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06年
8 何绍福;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研究中的应用[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9 肖鸿开;遥感图像融合和矢量化算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张智韬;基于遥感技术的灌区动态信息监测[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4229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422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