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OWS理论审视我国体育旅游发展战略——以河南省体育旅游开发为例
本文关键词:基于TOWS理论审视我国体育旅游发展战略——以河南省体育旅游开发为例 出处:《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将战略规划的系统方法——TWOS分析引入河南省体育旅游发展战略规划实践。研究认为,区域体育旅游的发展战略关系到体育旅游发展的全局性、根本性问题,是区域体育旅游取得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据此认为,河南省体育旅游的开发应围绕特色文化、区域合作、体制创新、产品整合、相对优势、品牌和形象主导制定战略规划。
[Abstract]:Methods: TWOS analysis of introduction of Henan sports tourism development strategic planning strategic planning. Research shows that regional sports tourism development strategy related to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sports tourism, the fundamental problem is the regional sports tourism made decisive factor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refore,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tourism in Henan province should focu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ulture, regional cooperation, system innovation, product integration, comparative advantage, brand image and led the development of strategic planning.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体育学院;
【基金】: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B023) 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0724004207)
【分类号】:F592.7
【正文快照】: 目前我国有关区域体育旅游发展战略的研究,主要应用SWOT分析法[1-3]。SWOT分析法虽被普遍采用,但其不足也被学界逐渐发现:主要是在运用时受到主观影响,得出的结论往往有失偏颇。另外,SWOT分析主要是进行优劣势分析和机遇威胁分析,往往不注意相关因素的探讨。我们认为,就区域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慧;夏学英;;东北体育旅游产业整合研究[J];商业研究;2008年03期
2 袁书琪;福建省发展会展旅游的SWOT分析与对策[J];旅游科学;2003年01期
3 金宗强;天津市发展休闲体育产业的SWOT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7期
4 陈林祥;梅跃长;;武汉城市圈体育旅游发展战略[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朝兴;;河南省黄河中下游滩区林业发展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1期
2 崔亚锋;;河南省耕地动态变化的驱动力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5期
3 徐华锋;李秋红;;基于灰色关联模型的河南省农民收入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0期
4 乔雅君;;河南省农资价格与农民收入的VAR模型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3期
5 郭又荣;;洛阳市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实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4期
6 曾凡惠;;河南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与收入的协整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1期
7 王浩;;河南省农民增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4期
8 刘鹏;张秀丽;;综合直补与农产品提价对农民贫富差距影响的实证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6期
9 门可佩;赵凯;;2010~2015年河南省粮食生产预测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6期
10 张立;;河南省县域经济差异时空变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定旭;朱艳婷;李文亮;赵延霞;;豫西地区桃小食心虫发生规律研究[A];华中昆虫研究(第6卷)[C];2010年
2 陈文君;徐君亮;;创建三维框架,营销核心品牌——广州历史文化旅游之创新探讨[A];区域合作:旅游业转型和创新的平台——第十二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邹本旭;中国休闲体育俱乐部指导员胜任特征模型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2 余沛;中原城市群空间联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3 石晓峰;中国中部地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4 任瀚;基于全球价值链理论的中国入境旅游业发展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5 韩哲英;黑龙江省森林旅游产业系统分析与整合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6 王学强;河南小麦生产潜力及发展战略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7 刘民坤;会展活动对主办城市的社会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8 秦红雨;“兴源铺”初探:媒体时代的乡村戏曲及其社会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蔡宝家;区域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8年
10 郑治伟;城乡统筹背景下的重庆市产业集聚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全粤华;基于SWOT分析的南宁市商业健身俱乐部发展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刘可芳;基于战略成本管理的成本动因分析[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3 张玉文;基于SWOT分析的客家民俗文化旅游开发[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何松;江西低碳经济发展的态势分析及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5 薛双喜;河南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邢楠;郑州市城市社区体育的现状分析[D];河南大学;2011年
7 陈静;河南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葛小涛;区域旅游发展战略理论与实践[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9 郭胜利;河南省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10 彭玉萍;兰州A酒店竞争战略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春发;国内会展旅游研究进展[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2 周立华;体育旅游资源的内涵及开发问题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3 冯学钢 ,王慧敏 ,庄志明 ,孙洁;上海拓展长江三角洲旅游圈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1年11期
4 杨明;邹占;王潇;;大武汉体育旅游圈发展战略若干问题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6年03期
5 范中启;唐飞;刘太萍;;徐州旅游经济圈的建构及发展战略[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6 汪德根,陆林,刘昌雪;体育旅游市场特征及产品开发[J];旅游学刊;2002年01期
7 王春雷;中国会展旅游发展的优化模式构建[J];旅游学刊;2002年02期
8 吴宝宏;体育旅游资源的评价与开发[J];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2003年01期
9 马龙;分享会展旅游业诱人的商机[J];浦东开发;2001年05期
10 隆学文,马礼;2008年奥运旅游效应与中国奥运旅游圈构想[J];人文地理;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林忠;;积极发展农村旅游是河南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战略[J];特区经济;2007年07期
2 张振东;黄迎乒;王翔;;河南省武术旅游市场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3 苏建;;河南省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策略研究[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4 雷波;张春超;;河南省体育文化旅游及其资源的分类研究[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12期
5 胡强;张建华;;构建大郑州都市体育旅游圈的可行性研究[J];天中学刊;2011年02期
6 殷勤;我国体育旅游经营管理及发展对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7 汪德根,陆林,刘昌雪;体育旅游市场特征及产品开发[J];旅游学刊;2002年01期
8 王桂忠,邱世亮,罗千人,陈婉儿;韶关体育旅游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韶关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9 王桂忠;关于我国体育旅游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体育科研;2002年02期
10 饶远,张云钢;体育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以云南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为例[J];思想战线;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峻;;生态旅游: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实践[A];生态健康与循环经济——第二届中国生态健康论坛文集[C];2005年
2 阮跃东;;河南旅游景区协同营销策略思考[A];旅游业: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第十三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李强;;河南旅游业的现状及旅游强省的几点建议[A];创新发展——河南省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9年
4 龚新;;“旅游立省”战略下的旅游业与工业结合发展浅析[A];创新发展——河南省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9年
5 宛霞;邵凯;邢晓晨;;休闲视角下体育旅游对城市生活方式影响探析[A];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郑鸿;杨英;;关于加快沈阳体育旅游发展的对策研究[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7 杨丽娟;戴光全;;体育旅游及其国外研究的最新进展[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8 何国民;;武汉市居民体育旅游消费需求结构的实证分析[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9 李友军;胡艳丽;盖洋;吕振坤;;中国冰雪体育旅游的现状及对策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骆高远;陈冠霖;;体育旅游及发展对策研究——以杭州市为例[A];建设和谐社会与浙江旅游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龚利仁;体育旅游火起来[N];中国旅游报;2001年
2 记者 王辉;中国将进一步发展体育旅游[N];中国旅游报;2002年
3 万怀玉 朴勇慧 刘政军;市场呼唤体育旅游教育[N];中国旅游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王有龙;体育旅游商机无限[N];甘肃日报;2004年
5 彭俊杰、陈穗华;“体育旅游”成长假新宠[N];广州日报;2004年
6 柳伯力邋本报记者邋孙琳;体育旅游的“黄金”价值[N];四川日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陈文波;体育旅游欲分“十一”黄金羹[N];市场报;2002年
8 本报记者 侯志鸿;体育旅游火起来[N];中国消费者报;2002年
9 海南大学 宋静敏 戴瑾;大力开发热带体育旅游 加快白沙产业结构调整[N];海南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尹婷婷;我市46个体育旅游项目全球招商[N];成都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颖;中国农村贫困地区旅游扶贫PPT(Pro-Poor Tourism)战略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年
2 杨剑;旅游业多元化发展的理论与战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3 易晴;河南登封黑山沟北宋砖雕壁画墓图像构成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4 程绍平;以SWOT的视角探讨台湾运动观光发展策略[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5 邓开民;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小波;河南省体育旅游发展策略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2 罗艳玲;河南省文化旅游开发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陈旭阳;关于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环境及其战略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4 朱宇宁;东方国旅股份有限公司战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5 冉燕;红色旅游的理论及实践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6 顾劏;天津市旅游业的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7 张凡;合肥市“十一五”旅游业发展战略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8 唐治元;基于红色旅游主导的社区参与式旅游发展战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何科鹏;甘肃旅游产业电子商务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10 崔丽;中国中小型旅行社生命周期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4265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426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