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传播的性质、特点与功能探讨
本文关键词: 旅游学 生活质量要求 国内旅游 相关学科 传播活动 功能学 生活水平 客源地 白热化阶段 我国经济水平 出处:《新闻战线》2015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随着旅游产业的高速发展,相关学科也在逐步完善中。如今,人们不仅对物质生活质量要求更高,对精神文明生活质量也提出了一些新要求,被动式的旅游方式已不能满足。本文从四个方面,对旅游传播进行深层次的阐述,对旅游传播的性质、特点与功能进行全面探讨。近年,我国旅游产业飞速发展,我国朝着旅游强国的方向迈进,国际和国内旅游竞争也进入白热化阶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旅游的态度也由被动转为主动,这代表着崭新旅游时代的来临,传统的旅游概念已经不再适合现今人们的需要。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related disciplines are gradually improving. Nowadays, people not only require higher quality of material life, but also put forward some new requirements to the quality of life of spiritual civilization. The passive mode of tourism can not be satisfied.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na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s of tourism communication from four aspect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tourism industry, our country is moving towards the direction of a powerful tourism country, and the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tourism competition has also entered the stage of white-ho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The attitude towards tourism has also changed from passive to active, which represents the advent of a new era of tourism.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of tourism is no longer suitable for the needs of people nowadays.
【作者单位】: 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分类号】:F592;G206
【正文快照】: 随着旅游产业的高速发展,相关学科也在逐步完善中。如今,人们不仅对物质生活质量要求更高,对精神文明生活质量也提出了一些新要求,被动式的旅游方式已不能满足。本文从四个方面,对旅游传播进行深层次的阐述,对旅游传播的性质、特点与功能进行全面探讨。 近年,我国旅游产业飞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梁海燕;;城市旅游形象塑造与传播策略[J];福建地理;2005年04期
2 李锋;;旅游传播学理论体系构建刍议[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李蕾蕾;跨文化传播及其对旅游目的地地方文化认同的影响[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4 王洁;试论一种特殊的传播方式——旅游传播[J];现代传播;2003年01期
5 方世敏;略论民族旅游中的跨文化传播[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翌,董小丹;试论对民族旅游地居民进行旅游教育的意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2 贺德红,方世敏,刘静江;旅游对民族旅游地文化影响探析[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3 董昊雷;;旅游文化网络传播的现状调查与建议[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20期
4 田红云;;试论民族旅游中民族文化的现代调适[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杨姗姗;;西南地区佛教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的必要性及意义——以云南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18期
6 谢婷;钟林生;陈田;袁弘;;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的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6年05期
7 陈金华;周灵飞;;海岛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的实证研究——以福建东山岛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年02期
8 陈健平;;文化旅游地导游解说系统及其建设分析[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6期
9 刘晖;民族旅游对西部地区的影响与可持续发展[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2期
10 石焕ul;庄志民;;文化交往视角下的旅游产品创新设计——以安徽龙岗为例[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李青华;;湘西民族文化资源及其旅游扶贫开发[A];三湘青年社会科学优秀论文集(2004年卷)[C];2004年
2 韩露;;刍议旅游传播学研究的发展进程[A];旅游学研究(第五辑)[C];2010年
3 王瑾;洪剑明;文谨;;生态旅游信息传播有效途径研究[A];中国生态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荟萃[C];2006年
4 唐园园;;试论民俗旅游与跨文化交流[A];翻译·跨文化旅游研究[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兵;南京都市圈文化旅游空间整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马静;旅游者跨文化旅游行为比较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3 梁旺兵;跨文化视角中的旅游客主交互与客地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4 江民锦;旅游业对井冈山区发展的影响及模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5 李勇;吉林省旅游产业区域影响力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程圩;文化遗产旅游价值认知的中西方差异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7 王忠福;旅游目的地居民旅游感知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8 谢春山;旅游产业的区域效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冯广圣;桂村社会传播网络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0 彭建超;土地利用的地域性认同研究:理论与方法[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辛霞;跨文化语境中的汽车广告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王晓艳;旅游开发与村庄文化变迁[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3 吴学明;九江旅游形象传播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4 陈琛;三坊七巷文化品牌的传播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陈莉;旅湘留学生跨文化旅游行为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6 董小菲;山东旅游文化的网络化传播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孙佳祺;从边远小镇到文化胜地[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唐恩富;重庆都市旅游形象推广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9 杨曦;贵州省思南县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行为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10 黄慧敏;内蒙古旅游形象传播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唐晓峰;地理学与“人文关怀”[J];读书;1996年01期
2 河清;文化个性与“文化认同”[J];读书;1999年09期
3 杨保军;创制亲近性文本:跨文化有效传播的重要基础[J];国际新闻界;2001年06期
4 李蕾蕾;跨文化传播及其对旅游目的地地方文化认同的影响[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杨阳;;电视旅游节目的发展趋势研究[J];才智;2012年34期
2 胡茜;;论旅游与传播的互动[J];新闻世界;2009年08期
3 王洁;试论一种特殊的传播方式——旅游传播[J];现代传播;2003年01期
4 陈红;;浅谈旅游与传媒的优化组合[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年11期
5 赵建国;;旅游与旅游传播对人类社会的独特贡献[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6 王梦捷;;谈旅游与传媒的和谐发展[J];发展;2008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娟;论旅游活动和文化传播的互动关系[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范岳蜜;梅山地区旅游形象建构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4461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446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