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熵理论的旅游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研究
本文选题:熵 切入点:旅游产业集群 出处:《商业时代》2013年18期
【摘要】: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作为当前热点问题之一,利用熵理论对其进行研究,将对我国旅游产业集群的持续性发展产生重要意义。基于熵理论,本文从旅游产业集群中表现出的熵的具体形态入手,认为坚持开放性是旅游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据此结合当前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现状,提出旅游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cluster as one of the current hot issues, the use of entropy theory to study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clusters in China will hav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starts with the specific form of entropy in the tourism industry cluster, thinks that adhering to the openness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cluster, and then combin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cluster development. The countermeasure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cluster are put forward.
【作者单位】: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经管系;
【基金】:陕西省社会科学界2012年度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2012Z070)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2012年科学研究项目(CXKY-201214)
【分类号】:F59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张晓辉;王丹凤;于红莉;董淑范;乔志强;;基于熵理论的长吉图地区农村合作经济制度路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4期
2 郭峦;;我国旅游产业集群研究综述[J];商业研究;2009年11期
3 任佩瑜,张莉,宋勇;基于复杂性科学的管理熵、管理耗散结构理论及其在企业组织与决策中的作用[J];管理世界;2001年06期
4 齐晓梅;;海南旅游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分析[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5 刘敏;冯卫红;;关于旅游产业集群类型的探讨[J];经济问题;2010年01期
6 李喜田;社会经济系统中的“熵”[J];系统辩证学学报;1996年04期
7 雷会珠;陈桂荣;姚立会;;科研情报中的信息熵[J];中国农学通报;2007年09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秦艳萍;桂南旅游产业集群化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谷波;;企业能力的熵特质[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2 陈德清;;系统科学与高等职业院校“四位一体”的办学特色[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3 姜玲玲;;创新型秘书人才培养的耗散结构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4 文余源;段娟;;城乡互动发展的相关理论基础及其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6期
5 高春凤;;自组织理论视角下的新农村建设[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2期
6 梁辰;袁春;周伟;李爽;;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耕地系统协调度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6期
7 张晓辉;王丹凤;于红莉;董淑范;乔志强;;基于熵理论的长吉图地区农村合作经济制度路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4期
8 于秀彬;再述组织与自组织的辩证关系——论市场经济中企业的自组织化[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9 翁勇南;宋守信;王静;;安全支撑体系及其涌现机制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10 罗旭;于加明;郑世斌;赵彬;曹莉莉;张勇;梁佳英;;防空兵指挥信息系统的耗散结构分析[J];兵工自动化;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彭澎;;完善社会管理体制,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A];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一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陈至杰;陈建新;;基于社会熵增效应的和谐社会理论初探[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闫旭晖;;复杂性科学视野下的组织管理本质研究——基于复杂系统演变的分析[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4 程波;;试析蝴蝶效应的产生机制——以奶粉事件为例[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5 孙乐;王精业;石少勇;黄俊卿;;仿真模型和研究对象的相似理论研究[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8年
6 刘慧;;熵理论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机制分析[A];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高教分会2010年论文集[C];2010年
7 姜向阳;;基于管理熵评价的中国零售上市公司财务绩效实证研究[A];人文科技发展与管理创新——湖南省管理科学学会2009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何雪峰;李大帅;韩双江;;基于熵、耗散结构理论的企业内控失范与规范[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吕鸿江;;组织复杂性界定及测量的不同学派评介[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叶勇;辜丽川;;基于自组织的生鲜供应链损耗机理及对策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系统管理与复杂性科学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靳明;我国女子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张亚娟;适应性企业战略协同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李士金;同煤集团发展循环经济的运行模式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4 韩广;基于循环经济的资源型企业业务流程再造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5 徐敬俊;海洋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研究暨实证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翟丽丽;基于自组织理论的高技术虚拟企业管理模式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
7 翁勇南;安全支撑体系及其演化机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张庆文;云南省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9 王念;中国轿车自主品牌生态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10 欧阳资文;喀斯特峰丛洼地不同退耕还林还草模式的生态效应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旭;资源型城市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黄志钦;珠三角产业集群发展及其对广西的借鉴[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许凤娟;基于管理熵的网络组织协调控制能力测度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谢卫标;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工程咨询业项目管理模式演化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5 李忠;我国股市系统演化与发展对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陈晓枫;开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7 马丽娜;基于复杂系统脆性理论的企业集团性建模及应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郁建华;自组织理论视域下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历程及前景展望[D];苏州大学;2010年
9 张驰;基于生态位理论的企业成长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10 吴迪;基于WEB2.0的即时通讯盈利模式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左建兵;刘红;何建平;;基于信息熵的北京市工业取水结构动态演变分析(上)[J];节能与环保;2006年04期
2 张建春;;旅游产业集群探析[J];商业研究;2006年15期
3 郭峦;;我国旅游产业集群研究综述[J];商业研究;2009年11期
4 张晓辉;孙哲;;社会转型中的新农村求解[J];长春大学学报;2006年09期
5 张晓辉;;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制度创新路径[J];长春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6 姬超;杜英;;农业合作组织的边界和内部结构分析[J];长春大学学报;2010年11期
7 张梦;以产业集群提升区域旅游业竞争力[J];财经科学;2005年06期
8 彭森森;彭学明;;大湘西旅游产业集群形成机理分析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0年04期
9 史春云,张捷,沈正平,钟静;区域旅游竞合研究进展[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年05期
10 尹贻梅;刘志高;;旅游产业集群存在的条件及效应探讨[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陈秀琼;旅游产业集群形成与竞争力评价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2 冯卫红;旅游产业集群形成和演进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3 张晓辉;中国农村合作经济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王兆峰;基于产业集群的旅游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5 潘海生;大学集群和谐发展的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陶文杰;我国旅游企业集群化发展路径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胡健歆;产业集群发展的和谐性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曾庆佳;论旅游产业集群对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影响[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优妮;大三峡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5 谭乐宁;桂林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志毅;;关于湖北省旅游产业集群的评价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09年10期
2 张燕;;基于旅游产业集群的海南东部旅游资源整合开发[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年11期
3 李佩q,
本文编号:16854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685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