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商甲骨文“册”“典”系字与图书
本文选题:甲骨文 切入点:册 出处:《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摘要】:一般认为殷商时期有图书。不少学者对殷商甲骨刻辞中的"册"、"典"和以它们为构件的一系列会意字作过研究,也存在分歧。通过对这些字的字形、用法和意义作穷尽性的分析,进一步论证学者的一些观点,体现殷商时期这一方面的图书内容。
[Abstract]:It is generally believed that there were books in the period of Yin and Shang dynasties. Many scholars have studied "books", "canons" and a series of ideographic characters with their components in inscriptions of the oracle bones of Yin and Shang dynasties, and there are also differences. By means of the glyph of these words, The usage and meaning of the book are analyzed, and some viewpoints of scholars are further demonstrated to reflect the content of the books in the period of Yin and Shang dynasties.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南海学院;
【分类号】:K877.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连劭名;;东汉建初四年巫祷券书与古代的册祝[J];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6年06期
2 任汉中;早该走出的误区——析殷墟卜辞是“殷代的王家档案”论[J];档案学研究;2000年02期
3 刘光裕;;商周简册考释——兼谈商周简册的社会意义[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4 连劭名;殷墟卜辞中的“祝”[J];殷都学刊;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毛远明;;汉魏晋南北朝碑刻文献文字研究的初步设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2 焦虎三;;甲骨文中的“羊”与“羌”[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3 周良平;从汉字的发展过程看造字法[J];安徽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4 沙宗元;gU氏壶铭文补释[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5 洪增流,彭发胜;诗歌语言的维度:“Image”与意境的差异[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6 白兆麟;论传统“六书”之本原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7 沙宗元;百年来文字学通论性著作关于汉字结构研究的综述[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8 沙宗元;;论汉字发展和规范的动态平衡性[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9 杨增宏;;甲骨文会意字的象似性[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10 吴国升;;春秋文字字形区域性特征的初步考察[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志宏;;60年来美学基本原理的研究与科学化阐释——认知美学概述[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徐福艳;;“裸”字古今探[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3 黄锡全;;新见古文字材料与古代货币研究中之疑难问题举要[A];中国钱币论文集(第五辑)[C];2010年
4 周有光;;文字发展规律的新探索[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5 李娟;;“臣”义发展演变——兼谈古代君臣关系的演变[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苏庆红;;“馘”之音辨——从《庄子今注今译》“黄馘”之音义说起[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陈昌芳;;异体字研究[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王帷韬;;《说文解字》叠文探微[A];2010年重庆市语言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李玺;;略谈许慎受今文经学思想之影响[A];2010年重庆市语言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俞绍宏;;葛陵简“癸悇”考[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四辑)[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艳清;清代“六书”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吕庙军;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符号[D];南开大学;2010年
3 吕伟;体用之间[D];南开大学;2010年
4 胡志明;战国文字异体现象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郭国权;清代金文研究}湂諿D];吉林大学;2011年
6 武晓丽;汉语核心词“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刘晓静;东汉核心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李发;商代武丁时期甲骨军事刻辞的整理与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马瑞;西北屯戍汉简文字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刘翔;汉字生成系统构建探索[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f替,
本文编号:16858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685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