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者动机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19 00:40

  本文选题:动机 + 结构方程模型 ; 参考:《西北林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摘要】:生态旅游者动机是主导生态旅游者行为的内驱力,深入剖析其动机是探知生态旅游者旅游感知的关键,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其行为方式。研究以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生态旅游者为对象,基于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构建了包含放松休闲、提升自我价值和学习教育3个潜在变量与11个观测变量的测量模型,并对潜在变量内部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放松休闲、提升自我价值和学习教育3个潜在变量之间的协方差均为显著,其中"放松休闲"与"提升自我价值"、"提升自我价值"与"学习教育"表现出中高度相关;研究应用建立的测量模型对旅游动机进行分析,总体认为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我认定的生态旅游者有强烈的"放松休闲"动机,但对"学习教育"兴趣并不强烈。
[Abstract]:The motivation of ecotourism is the internal driving force that dominates the behavior of ecotourism. Deeply analyzing its motivation is the key to explore the perception of ecotourism, and it is helpful to understand its behavior more deeply.Based on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and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study on ecological tourists in Maoer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which includes relaxation and leisure.The measurement models of three potential variables and 11 observational variables for improving self-worth and learning education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internal relationship of the potential variable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variance between the three potential variables of relaxation, self-worth and learning education was significant.Among them, "relaxing leisure" and "promoting self-worth", "promoting self-worth" and "learning education" showed a high degree of correlation.It is generally believed that the self-identified eco-tourists in Maoer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have strong motivation of "relaxing and leisure", but their interest in "study and education" is not strong.
【作者单位】: 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漓江流域生态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模式及示范”(2012BAC16B04) 广西科技攻关项目“漓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格局优化与可持续管理技术研究”(桂科攻1298006)
【分类号】:F224;F59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王家骏;关于“生态旅游”概念的探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年01期

2 陈楠;乔光辉;;大众旅游者与生态旅游者旅游动机比较研究——以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08期

3 廉同辉;王金叶;程道品;;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以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12期

4 张宏梅,陆林;近10年国外旅游动机研究综述[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年02期

5 罗艳菊;吴楚材;邓金阳;;基于游憩动机的游客游憩利用影响感知差异——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为例[J];林业经济问题;2007年01期

6 廉同辉;王金叶;程道品;蒋得斌;;猫儿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潜力评价[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7 方怀龙;玉宝;张东方;皑妍;;林业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矛盾起因及对策[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晓晶;;三峡夷陵地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09期

2 张宏梅;陆林;;国外旅游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的有关问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3 杨瑞;白凯;蔡平;;大学生旅游动机的因子分析——以西安市大学生为例[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4 张春晖;张红;白凯;姚宏;;旅游动机经典核心量表的提炼和测度研究——以西安6大高校在校生为例[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5 周嘉,张洪峰,尚金城,陈鹏;模糊综合评判法在生态旅游战略环境评价中的应用[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6 钟国平,周涛;生态旅游若干问题探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年04期

7 朱元恩;卢晓琴;康文星;;生态旅游地的界定[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7年06期

8 王云才;;论旅游发展战略研究的创新与体系[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年01期

9 严海;;西双版纳野象谷旅游动机和形象认知的因子分析[J];福建林业科技;2009年03期

10 陈伟;戴坤;;基于推拉理论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驱动机制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8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爱军;;泉州湾滨海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研究[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2 马波;;生态旅游在中国:研究回顾与本质回归[A];旅游业: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第十三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永祥;基于旅游者收益的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及其评价[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郑鹏;中国入境旅游流驱动力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彭远新;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的多尺度分析和反演[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夏友照;生态旅游城市建设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5 曾武灵;滨海生态旅游区游客重游意愿形成机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6 欧阳勋志;婺源县森林景观美学评价及其对生态旅游影响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4年

7 卢小丽;生态旅游社区居民旅游影响感知与参与行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8 潘顺安;中国乡村旅游驱动机制与开发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白凯;基于发生学的中国入境旅游者行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鲁小波;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国先翠;武汉市城市湖泊生态旅游潜力评价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韩海锋;村落武术旅游开发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马钊;泰安城市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4 衣小艳;旅游感知视角下的生态旅游者环境行为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5 任芳芳;广州市居民旅游行为和动机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邝玉春;洛阳栾川县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7 杨丽;重庆市农业旅游目标市场定位及营销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罗群;休闲度假旅游者旅游动机与消费行为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9 冯晓娜;非物质文化遗产真实性的游客感知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10 岳晓梅;我国东西部城镇老年人出游制约因素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进辉;孙玉军;;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社区参与效果评价体系研究——以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3期

2 马长乐;李靖;刘迪;;滇东轿子山自然保护区杜鹃花资源开发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7期

3 郑云玉;冯达;温亚利;;生态旅游对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4期

4 楚国忠;郑光美;;鸟类栖息地研究的取样调查方法[J];动物学杂志;1993年06期

5 谭红杨;朱永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结构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6 罗菊春;王灵艳;;论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问题[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7 赵红红;苏州旅游环境容量问题初探[J];城市规划;1983年03期

8 吕君;陈田;刘丽梅;;区域旅游发展的生态安全系统分析——以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08年02期

9 郭来喜;中国生态旅游——可持续旅游的基石[J];地理科学进展;1997年04期

10 崔凤军,刘家明;旅游环境承载力理论及其实践意义[J];地理科学进展;1998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程道品;生态旅游区绩效评价及模型构建[D];中南林学院;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樊耘;李纪花;顾敏;;基于四层次结构的组织文化与变革关系的实证分析[J];商业研究;2006年19期

2 李建明;曲成毅;;隐变量交互作用分析建模及其在SAS上的实现[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7年01期

3 赵骅;龙勇;刘贤凯;;技能型合作中企业讨价还价能力的影响因素[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4 李晋玲;刘人境;;城市化测度方法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5 黄国稳;周莹;;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在验证性分析中的应用[J];百色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6 何娟;;结构方程模型在融通仓风险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储运;2008年07期

7 赵涛;焦燕莉;;员工感知价值与心理契约关系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8年11期

8 陈静宇;刘坤;;基于顾客购买决策风格的商店形象实证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8年08期

9 熊焰;李阳;;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的电子商务信任实证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10 冯沛;;中国道路运输能力影响因素分析[J];统计教育;2008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首芳;;“结构方程模型”在本科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的应用[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陈晓红;王傅强;;基于SEM的我国中小企业外部环境评价体系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王波;李永建;;知识作业过程模型的验证性研究[A];现代工业工程与管理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杨智;刘新燕;;市场导向与企业绩效:一个基于中介效应的整合模型——以中东部五省市企业为实证样本[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5 于坤章;杨智;宋泽;;感知风险、信任与网上购买行为关系研究[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6 王波;李永建;;知识作业过程模型的验证性研究[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邓波;胡辉;王尚;;团队导向下个人报酬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A];第十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史春云;张捷;;游客感知视角下的旅游地竞争力结构方程模型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刘艳秋;周星;;质量安全认证与消费者信任关系的实证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余耀东;李景勃;;政府干预、市场竞争对内部治理机制的影响——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路径分析[A];加速发展 加快转型 推动跨越——科技要支撑贵州更快更好发展:贵州省决策科学研究会、贵州省科技情报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璞;电子商务应用对企业营销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2 赵显;企业安全氛围及其与员工行为的关系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3 王友;电子商务成功实施的评价及要素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8年

4 安s,

本文编号:17708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7708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8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