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旅游目的地意境营销战略研究——理论阐释与现实构建

发布时间:2018-04-21 19:48

  本文选题:旅游目的地 + 意境营销 ; 参考:《贵州社会科学》2013年07期


【摘要】:将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意境"概念纳入到旅游营销战略体系中来,从"意境"角度来构建旅游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市场定位等战略和产品、价格、分销、促销等策略是现实可行的。这种试图营造一种能吸引旅游者的意境之营销尝试有助于在旅游者中形成显著的差异化形象和品牌感知,最终达到良好的营销效果。旅游目的地意境营销战略是有现实依据的营销创新,是典型的"中国式"营销理论,其理论内涵与逻辑维度、战略行动步骤与框架及相关影响变量显著异于其他旅游营销理论。
[Abstract]:The concept of "artistic conception" in Chinese traditional aesthetics is brought into the system of tourism marketing strategy. From the angle of "artistic conception", the strategies and products, price and distribution of tourism market segmentation, target market selection and market positioning are constructed. Promotion and other strategies are realistic and feasible. This kind of marketing attempt to create a kind of artistic conception that can attract tourists can help to form the distinct image and brand perception among the tourists and finally achieve a good marketing effect. The tourism destination artistic conception marketing strategy is the marketing innovation which has the realistic basis, is the typical "Chinese style" marketing theory, its theory connotation and the logical dimension, the strategic action step and the frame and the correlation influence variable are obviously different from the other tourism marketing theories.
【作者单位】: 吉首大学;中山大学;
【基金】:湖南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边缘型古镇旅游美学营销战略研究——以湘西芙蓉镇为例”(2010ybb280) 广东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高科技旅游产品开发研究”(2012B031400013)
【分类号】:F5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张怀英;;意境流视角下的边缘型古镇旅游营销战略研究——以芙蓉古镇为例[J];旅游论坛;2010年03期

2 高静;;旅游目的地品牌化成功的影响因素:基于文献回顾的研究[J];旅游论坛;2012年05期

3 张怀英;;边缘型古镇旅游市场营销的SWOT分析——以湘西芙蓉镇为例[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4 邹统钎;;对东方旅游目的地营销智慧的反思[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年07期

5 薛熙明;旅游开发中的意境流设计思想及来源评述[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03期

6 廖建华;;古镇活力丧失与旅游活镇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金民;;《新水浒》主旨“救世”说[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2 王丽;;唐人对意境理论的贡献[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3 张勇;;论黄节与《阮步兵咏怀诗注》[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4 熊沛军;;论王世贞书法理论中的“格”[J];书画世界;2009年06期

5 洪琨;;浅析《诗经》中的怨刺艺术[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6 闫潇宏;李伟;;浅论风骨的流变发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7 杜远红;;古代汉赋评论综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8 郭小波;;古代诗歌情景交融理论形成的文化渊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9 李华;;从叔本华美学思想中走出来的王国维[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10 刘舒;;浅议中国文论中的文学风格多样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莫先武;;王国维“境界说”对中国百年文论的影响[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周中明;;论姚鼐对封建官吏形象的描写[A];安徽省桐城派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卢佑诚;;方苞与颜李学派[A];安徽省桐城派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游来林;;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写作教学中的一种探索[A];贵州省写作学会2010年遵义县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刘刚;;孔子的文学思想与中国古代文学[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6 张宏邦;赵华朋;;试谈“中庸”与和谐社会的关系[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价值哲学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张宏邦;赵华朋;;试谈“中庸”与和谐社会的关系[A];价值哲学发展论[C];2008年

8 张利群;;论文学批评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合理性[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10年卷)——文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C];2010年

9 黄占辉;;散文诗发展史略谈[A];当代散文诗的发展暨“我们”文库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卢玉卿;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任红敏;金莲川藩府文人群体之文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宋金民;水浒小说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成;晚清诗学的演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明华;苏轼诗歌与佛禅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陈蕾;郑珍诗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白静;焦z阉枷胙芯縖D];北京大学;2011年

9 张一南;晚唐齐梁体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10 甘生统;皎然诗学渊源考论[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文志;《文心雕龙》应用写作主体论[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张建敏;《文赋》“应感之会”说[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王楠;李纲在桂事迹与诗文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王茹辉;黄仲则纪游诗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朱浩磊;查慎行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易萍;厉鹗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张世敏;魏晋南北朝山水文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宋海燕;薛道衡诗文笺注与考论[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姚大怀;洪炳文文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杨丹;《沧浪诗话》的语言观[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明均;郭剑英;;西部古镇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开发模式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2 许峰;;城市旅游品牌区域结构与协同发展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财贸经济;2010年10期

3 李东和;张捷;卢松;钟静;;苏州水乡古镇旅游形象定位研究——以部分水乡古镇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年02期

4 俞孔坚;规划的理性与权威之谬误[J];规划师;1998年01期

5 周媛媛;张金成;;城市旅游服务品牌及其塑造[J];旅游论坛;2009年05期

6 张怀英;;意境流视角下的边缘型古镇旅游营销战略研究——以芙蓉古镇为例[J];旅游论坛;2010年03期

7 高静;章勇刚;;旅游目的地品牌化若干基本问题的探讨[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09期

8 胡晓苒;吴必虎;余青;刘志敏;党宁;;“中途岛”型旅游目的地开发研究——以湖南省永顺县王村古镇为例[J];经济地理;2006年S2期

9 卢松;张捷;;世界遗产地宏村古村落旅游发展探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7年06期

10 李西香;;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研究——以“好客山东”旅游品牌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17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魏小安;[N];中国旅游报;2004年

2 刘思敏 姜庆;[N];中国旅游报;2006年

3 马田;[N];光明日报;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鲁芳;我国实施旅游目的地形象营销策略初探[J];旅游科学;1999年02期

2 陈锋仪;对FIT旅游市场的动态分析[J];现代企业;2002年06期

3 吴承照;立足市场 注重经营 发展差异性旅游[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4 张颖;旅游目的地品牌化及其品牌杠杆力探析[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5 韩晶晶,郑大为,李星明;试论旅游目的地空间关系马太效应的成因及影响[J];商业研究;2005年10期

6 窦志萍;昆明城市型旅游目的地建设研究[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7 赵海胜;开封旅游购物市场开发问题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5年23期

8 刘冰清;危小明;陈国生;;关于南岳“和之地”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6年08期

9 刘静艳;;旅游目的地吸引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南澳岛为例[J];生态环境;2006年02期

10 慕妮日·阿不力米提;;新疆节庆旅游发展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6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殷柏慧;吴必虎;;旅游目的地依赖型景区开发研究——以河北秦皇岛市祖山风景区旅游开发为例[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2 朱z,

本文编号:17838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7838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dd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