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县石窟上衣重层式佛衣的探讨
本文选题:巩县石窟 + 上衣重层式佛衣 ; 参考:《中原文物》2013年02期
【摘要】:巩县石窟现存北魏后期开凿的洞窟五座,分为东西两区。佛衣以上衣重层式为主,据佛衣在洞窟中的演变情况,以及自然区域形势分析,巩县石窟的东西区大约同时组织开凿,主体工程历经整个胡太后时期(516-528年)。
[Abstract]:The Gongxian Grottoes are divided into east-west and east-west regions. According to the evolution of Buddha's clothing in the cave and the analysis of natural regional situation, the east and west parts of Gongxian grottoes are about to be excavated at the same time, and the main project has undergone 516-528 years during the period of Queen Mother Hu.
【作者单位】: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文博系;
【基金】:国家文物局文化遗产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五至八世纪汉地佛像服饰研究》(编号2009028-15/08)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TS941.1;K87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裕群;;试论成都地区出土的南朝佛教石造像[J];文物;2000年02期
2 陈悦新;;龙门石窟北魏佛衣类型[J];文物;2010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邱志诚;;唐、五代成都的绘画和雕塑[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2 赵声良;成都南朝浮雕弥勒经变与法华经变考论[J];敦煌研究;2001年01期
3 八木春生,顾虹;关于中国成都地区的佛教造像——以520~540年间造像为中心[J];敦煌研究;2003年03期
4 陈明;施萍婷;;中国最早的无量寿经变——读支道林《阿弥陀佛像赞并序》有感[J];敦煌研究;2010年01期
5 李雪芹;;云冈石窟雕刻中的长柄香炉小议[J];敦煌研究;2012年06期
6 吴桂兵;湖北巴东新出佛教造像及初步研究[J];江汉考古;2004年04期
7 郭yP孟;;敦煌隋代法华主题洞窟初探[J];兰州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8 费泳;;栖霞山大佛衣着样式考辨[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2年04期
9 胡文成;胡文和;;从图像学角度探讨成都南朝佛像与犍陀罗、秣菟罗、笈多佛像造型艺术流派的关系[J];南方民族考古;2012年00期
10 赵力光,裴建平;西安市东郊出土北周佛立像[J];文物;2005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王治;空间表达与寓意[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2 张元林;北朝——隋时期敦煌法华艺术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3 吴荭;北周石窟造像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4 王敏庆;北周佛教美术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5 费泳;七世纪前汉地佛像服饰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6 郑文宏;安阳石窟艺术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0年
7 陈铮;身份的认定—六朝画家与道教[D];南京艺术学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释见证(古骐瑛);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弥勒图像与信仰[D];四川大学;2006年
2 常艳;成都南朝佛教造像中的伎乐图像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3 于长英;古代霞帔制度初探[D];南昌大学;2007年
4 张雯;山东地区北朝晚期菩萨造像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5 李晓云;论笈多美术对南北朝后期与隋代佛教造像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0年
6 郭洪义;南北朝至唐僧侣石刻词语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7 肖丁;西安地区北周佛教造像及其渊源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陈悦新;;佛衣与僧衣概念考辨[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9年02期
2 陈悦新;须弥山早期洞窟的分期研究[J];华夏考古;1995年04期
,本文编号:18584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858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