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基于机制设计理论的我国旅游扶贫机制调适

发布时间:2018-05-10 23:00

  本文选题:机制设计理论 + 旅游扶贫 ; 参考:《当代经济管理》2015年02期


【摘要】:在分析我国旅游扶贫现状的基础上,基于机制设计理论提出了我国旅游扶贫机制调适的思路,针对目前我国旅游扶贫机制存在管理不规范、信息传递渠道单一、整合协调缺乏、参与不完整和监督评价缺乏等方面的缺陷,按照机制设计理论的要求,从规范管理机制、建立多维信息传递机制、创新旅游扶贫整合协调机制、完善旅游扶贫参与机制和健全旅游扶贫监督评价机制等方面探讨了我国旅游扶贫机制调适的对策。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ourism poverty alleviation in our countr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train of thought of adjusting the mechanism of tourism poverty alleviation in our country based on the theory of mechanism design, aiming at the non-standard management, the single channel of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and the lack of integration and coordination in the mechanism of poverty alleviation of tourism in our country at present.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mechanism design theory, we should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establish the multi-dimensiona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chanism, and innovate the coordination mechanism of tourism poverty alleviation.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countermeasures of adjustment of tourism poverty alleviation mechanism in China from the aspects of perfecting the participating mechanism of tourism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perfecting the supervision and evaluation mechanism of tourism poverty alleviation.
【作者单位】: 云南大学;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制度瓶颈与破解研究》(14BMZ070)阶段性成果 国家旅游局委托项目《乌蒙山片区旅游扶贫发展规划(2013-2020)》专题研究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592;F323.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文冠超;;基于改良的RHB战略的贵州乡村旅游扶贫开发研究——以荔波县为个例[J];改革与开放;2009年10期

2 黄国庆;;国内旅游扶贫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13期

3 严俊;;机制设计理论:基于社会互动的一种理解[J];经济学家;2008年04期

4 李志勇;;欠发达地区旅游扶贫战略的双重性与模式创新[J];现代经济探讨;2013年02期

5 杨元珍;;旅游扶贫要“真”扶贫[J];老区建设;2013年03期

6 陈友华;;日本农村旅游开发及其对我国旅游扶贫开发的启示[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年08期

7 赵曦;罗洪群;成卓;;机制设计理论与中国农村扶贫机制改革的路径安排[J];软科学;2009年10期

8 高舜礼;对旅游扶贫的初步探讨[J];中国行政管理;1997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柏顺;黄澌;;论机制设计理论与腐败风险防控的关系[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2 胡海胜;脱贫新亮点——大化旅游扶贫与少数民族地区发展[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2期

3 付强;孙萍;;政府基本医疗服务供方补偿的机制设计理论审视[J];现代医院管理;2011年01期

4 陈国生;重庆市黔江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扶贫对策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1998年03期

5 邱硕立;;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可能性、重要性与模式选择[J];贵州民族研究;2013年05期

6 邓小海;曾亮;罗明义;;产业链视域下旅游扶贫问题诊断及对策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4年11期

7 贺夏蓉;;机制设计理论视角下“一把手”监督的制度设计理念分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8 陈丽华;董恒年;;可持续旅游扶贫开发模式研究——社区参与乡村旅游[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9 王维胜;张红;;山西省平顺县旅游扶贫开发研究[J];经济师;2010年11期

10 丰志美;张欣然;李琳;;四川旅游扶贫开发的SWOT分析以及发展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3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文红;欠发达地区森林旅游开发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2 许春晓;当代中国旅游规划思想演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陈杰;我国农村扶贫资金效率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4 王铁;基于Pro-Poor Tourism(PPT)的小尺度旅游扶贫模式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5 王鹏;中国金融规制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孙东峰;基于PPT战略的县域旅游业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7 王彦伟;项目利益相关方的治理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8 杨卫安;我国城乡教育关系制度的变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钱振伟;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10 梁海音;机制设计理论中的执行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德光;旅游在阳朔反贫困中的角色与功能[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娜;基于低碳经济背景下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扶贫模式构建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3 毛玮;湘西自治州旅游扶贫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4 夏冰;西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多元价值体系的构建[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红喜;基于Pro-Poor Tourism战略的景泰县影视旅游开发[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丽文;林芝乡村旅游扶贫模式探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7 黄进;乡村旅游研究与实践[D];中南林学院;2001年

8 赵伟兵;旅游扶贫的风险性及对策研究[D];广西大学;2003年

9 王波;PPT战略及其在云南省实施的系统模式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周虹;旅游开发对风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及对策[D];北京林业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忠潮;高霞;金萍;;关中地区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与妇女作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8期

2 陈琴;;三峡库区旅游扶贫模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9期

3 陈勇,徐小燕;BOT模式在我国西部旅游扶贫项目中的应用[J];商业研究;2005年07期

4 粟娟;;武陵源旅游扶贫效益测评及其优化[J];商业研究;2009年09期

5 唐建兵;;旅游扶贫效应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6 李柏槐;;四川旅游扶贫开发模式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6期

7 况学东;;广西百色旅游扶贫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8 潘焕辉;浅谈旅游扶贫的融资渠道[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S1期

9 韩林;浅论互联网对乡村旅游发展的促进作用[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10 郭清霞;旅游扶贫PPT战略及其特征——以湖北省为例[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操建华;旅游业对中国农村和农民的影响的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杨雅莹;旅游扶贫战略的思考[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马冬梅;宁夏六盘山区旅游扶贫开发思路及对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3 卜晓梅;山西省和顺县旅游扶贫开发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发展旅游 消除贫困——秭归县旅游扶贫见成效[J];理论月刊;2002年07期

2 刘向明,杨智敏;对我国“旅游扶贫”的几点思考[J];经济地理;2002年02期

3 周歆红;关注旅游扶贫的核心问题[J];旅游学刊;2002年01期

4 郭清霞;旅游扶贫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地理;2003年04期

5 曹新向,丁圣彦;政府在旅游扶贫开发中的行为研究[J];许昌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6 丁焕峰;国内旅游扶贫研究述评[J];旅游学刊;2004年03期

7 伍延基;国内旅游扶贫开发中的几个战略问题[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8 伍延基;论国内旅游扶贫开发中的几个战略问题[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9 李国平;基于政策实践的广东立体化旅游扶贫模式探析[J];旅游学刊;2004年05期

10 王玉成,任朝旺,史玉江;河北省旅游扶贫问题及对策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颖;;旅游扶贫——西藏特色扶贫的战略思考[A];区域合作:旅游业转型和创新的平台——第十二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谢彦君;叶苏平;;财政旅游扶贫的特点及其在区域发展中的实施战略[A];区域旅游开发与崂山风景区可持续发展[C];1999年

3 谷丽萍;;关于旅游扶贫开发的几点看法[A];辽宁省农业经济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征集论文集[C];2005年

4 林小玲;;贫困地区旅游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建议[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5 陈启胜;肖雄辉;任佩瑜;;四川省秦巴山区旅游扶贫开发模式及政策建议[A];2013第六届中青年专家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3年

6 孙志国;钟儒刚;刘之杨;;新阶段扶贫攻坚主战场的遗产与特产资源旅游扶贫开发研究——以武陵山片区为例[A];2013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3年

7 谢祥项;;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海南旅游扶贫示范区建设研究[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刘承智;;桂西资源富集区旅游扶贫开发策略研究[A];桂西资源开发新思路[C];2011年

9 王芳礼;王云星;;略论布依族地区旅游扶贫开发问题[A];布依学研究(之五)——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五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5年

10 李青华;;湘西民族文化资源及其旅游扶贫开发[A];三湘青年社会科学优秀论文集(2004年卷)[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梁沂滨;旅游扶贫是一种创新[N];经济日报;2006年

2 记者 景小华 陈作成 通讯员 东田 林少敏 张保才 实习生 曾荔枝;1.5亿旅游扶贫金撬动156.5亿投资[N];南方日报;2007年

3 张俊邋程佳凌 李国平;广东旅游扶贫形成强大磁场效应[N];中国旅游报;2008年

4 首席记者 班若川;旅游扶贫要有新思路新办法[N];中国旅游报;2013年

5 记者 杜若原;广东旅游扶贫扮靓乡村[N];人民日报;2013年

6 宁夏回族自治区旅游局局长 杨柳;旅游扶贫在偏远省份的实践与成果[N];中国旅游报;2013年

7 通讯员 唐叔明 何城霞;三占塘村获批国家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N];永州日报;2014年

8 河池市委党校 韦茂才 韦义勇;做好旅游扶贫这篇大文章[N];广西日报;2014年

9 本报记者 胡利龙;旅游扶贫促增收[N];黄山日报;2014年

10 记者 张乔;省市共同启动乡村旅游扶贫培训[N];安康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蕊;清江流域旅游扶贫可持续发展战略与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2 孙东峰;基于PPT战略的县域旅游业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3 王颖;中国农村贫困地区旅游扶贫PPT(Pro-Poor Tourism)战略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洪京;乡村地区旅游扶贫中贫困人口受益机制的实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2 王国涛;旅游扶贫开发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3 聂翔;善治视野下的旅游扶贫发展路径选择[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杨雅莹;旅游扶贫战略的思考[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澹丰霞;旅游扶贫与农村社区变迁[D];郑州大学;2006年

6 李小娟;川东地区旅游扶贫研究及实例分析[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7 丰志美;旅游扶贫的理论研究以及在四川应用的实证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8 林懿;乡村旅游扶贫的风险性及对策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9 卜晓梅;山西省和顺县旅游扶贫开发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10 刘静;西安市乡村旅游扶贫开发政策执行探析[D];西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8712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8712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d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