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后现象理论体系构建研究
本文选题:旅游后现象 + 旅游衰退 ; 参考:《思想战线》2013年01期
【摘要】:旅游后现象是旅游业衰退乃至消亡后对旅游目的地系统产生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影响和伴生现象的综合表现,是旅游影响在旅游衰退期乃至消亡期的特殊表现形式。旅游后现象理论是关于旅游业进入后旅游阶段的主要理论,其理论体系内容包括了旅游后现象概念解析、旅游后现象识别、旅游后现象成因、旅游后现象评估、旅游后现象预警和旅游后现象管控六个方面。旅游后现象理论的提出和研究的深入,对于完善旅游理论体系、创新传统旅游理论、引导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重要价值。
[Abstract]:The post-tourism phenomenon is a comprehensive manifestation of a series of economic, social, cultural, environmental and accompanying phenomena that are produced by the tourist destination system after the decline or even extinction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Tourism impact is a special form of expression in the period of tourism decline and even extinction. The theory of post-tourism phenomenon is the main theory about the post-tourism stage of tourism. Its theoretical system includes the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of post-tourism phenomenon, the identification of post-tourism phenomenon, the causes of post-tourism phenomenon, and the evaluation of post-tourism phenomenon. There are six aspects of post-tourism phenomenon warning and post-tourism phenomenon control. The theory of post-tourism phenomenon is put forward and studied deeply, which is of great value for perfecting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tourism, innovating the traditional tourism theory and guid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destination.
【作者单位】: 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旅游局科研基金项目“旅游后现象及其控制性研究”成果(10TABG015)
【分类号】:F59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罗志勇;;基于“旅游后现象”理论的旅行社经营思考[J];中国城市经济;2010年08期
2 徐秀美;李洁;;沧源规避旅游后现象的对策分析[J];黑龙江史志;2010年11期
3 李柏文;;旅游“废都”:现象与防治——基于云南国家级口岸打洛镇的实证研究[J];旅游学刊;2009年01期
4 陆国庆;衰退产业的识别与诊断[J];南京社会科学;2002年05期
5 田里;李柏文;;旅游后现象理论及其实证研究[J];思想战线;2009年05期
6 田里;班璇;;大型节事旅游后现象及其应对研究[J];思想战线;2011年04期
7 田里;周运瑜;;旅游后“废墟”现象及其规避[J];思想战线;2012年02期
8 霍松涛;;旅游预警系统的初步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8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志勇;;基于“旅游后现象”理论的旅行社经营思考[J];中国城市经济;2010年08期
2 董峰;;企业跨行业转型理论分析[J];经营管理者;2009年18期
3 徐秀美;李洁;;沧源规避旅游后现象的对策分析[J];黑龙江史志;2010年11期
4 陈晓涛;;产业集群的衰退机理及升级趋势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年02期
5 李柏文;张志勇;卢烨陶;;旅游城镇:统一性与矛盾性的协同体[J];旅游研究;2010年03期
6 王静;祝喜;;旅游安全预警的相关研究[J];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7 陆国庆;衰退产业调整分析[J];南京社会科学;2003年09期
8 张晓萍;刘德鹏;;人类学视野中的旅游对目的地负面影响研究述评[J];青海民族研究;2010年01期
9 刘晓明;;从日本地震反思我国旅游安全预警和救助体系的构建[J];热带地理;2011年06期
10 田里;李柏文;;旅游后现象理论及其实证研究[J];思想战线;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志亮;;从菲律宾人质事件透析我国旅游度假地的安全管理建设[A];第十五届全国区域旅游学术开发研讨会暨度假旅游论坛论文册[C];2010年
2 陈仙波;戚丽英;;建立预警机制,促进可持续发展——以旅游业为例[A];2012-2015年转型期的中国——中国未来研究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成海;“圈子”的建构与实践—旅游规划的民族志[D];云南大学;2011年
2 任勇;矿业城市产业转型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茵茵;旅游影响下村落向小城镇形态演变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学成;区域性衰退产业的识别与转型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洋;旅游企业集团经济预警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4 徐大勇;企业集团衰退因素辨析与预警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6年
5 林伟;甘肃省上市资源选择与培育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6 王晓军;衰退产业调整中的企业退出转换[D];河南大学;2009年
7 张倩;资源型城市资源有效开发利用与衰退产业之间的关联关系研究[D];南昌大学;2009年
8 班璇;大型节事旅游后现象理论及其实证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9 田述宝;区域旅游循环经济预警系统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保松;重大节事对青岛城市旅游的影响研究[D];青岛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丽,郭英之;重大事件的旅游效应分析及营销策略[J];商业研究;2005年18期
2 董观志;李立志;;近十年来国内主题公园研究综述[J];商业研究;2006年04期
3 董观志;吴侯位;;主题公园连锁经营探析[J];商业研究;2011年08期
4 张会恒;论产业生命周期理论[J];财贸研究;2004年06期
5 张朝枝;旅游地衰退与复苏的驱动力分析——以几个典型旅游景区为例[J];地理科学;2003年03期
6 刘晓冰,,保继刚;旅游开发的环境影响研究进展[J];地理研究;1996年04期
7 李柏文;;生命周期理论与旅游目的地轮耕——以云南旅游为例[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8 王伟伟;戚晶;;“后黄金周热”的理性思考[J];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09期
9 陆国庆;中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产业效应分析——对1999年度沪市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2001年01期
10 赵宇龙,易琮;对我国各行业未来成长能力的实证考察:一种市场视角[J];经济研究;1999年06期
本文编号:18881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888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