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对清代陶瓷文化影响的研究
本文选题:藏传佛教 + 陶瓷纹饰 ; 参考:《景德镇陶瓷学院》2012年硕士论文
【摘要】:清代是我国陶瓷发展的鼎盛时期,在浩如烟海的瓷器中,一些器物具有明显的藏传佛教风格,它们是西藏与内地文化交流的美好产物。 由于清政府对藏传佛教采取扶植政策,使得其盛行的同时也对内地文化产生了极大影响。本文从陶瓷纹饰与造型两个方面上进行探讨,,并结合图像学与文献学的研究方法,论证出藏传佛教对清代陶瓷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而对陶瓷理论的研究做了有益的补充。
[Abstract]:The Qing Dynasty is the flourishing period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ceramics. In the vast porcelain, some of the objects have a clear Tibetan Buddhist style. They are a good product of the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Tibet and the mainland.
Since the Qing government has adopted the policy of supporting Tibetan Buddhism, it also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culture of the mainland.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wo aspects of ceramic ornamentation and modeling, and demonstrates that the Tibetan Buddhism has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ceramic culture of the Qing Dynasty by combining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image and philology. The research of the theory is a useful supplement.
【学位授予单位】:景德镇陶瓷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J5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闫晓玲;;试论藏传佛教对群众文化生活的现实意义[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2 角巴顿珠;;能治病的神秘藏娘塔之谜[J];西藏艺术研究;2011年02期
3 桑吉扎西;岳丽彬;;藏传佛教觉囊派梵音古乐在北京演出[J];佛教文化;2010年01期
4 李国臣;;辽宁省举办首届藏传佛教教职人员培训班[J];法音;2011年09期
5 沉洲;;心悬来世[J];广西文学;2011年06期
6 更堆培杰;觉嘎;;藏传佛教“绝耷”音乐结构研究——以雄色尼古寺“绝耷”音乐为主例[J];佛教文化;2010年03期
7 徐长安;;藏传佛教界吹响抗震救灾集结号[J];佛教文化;2010年03期
8 刘俊哲;;藏传佛教关于生死智慧的论说[J];民族学刊;2011年02期
9 程狄;;元、明时期北京藏传佛教发展概况[J];大众文艺;2011年15期
10 嘉雍群培;;藏传佛教中的“扎年琴”[J];佛教文化;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邓传力;边普;;藏传佛教与拉萨城市转经道空间[A];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张亚莎;;藏传佛教“佛鹏”源流考——青藏高原Khyung图形的演变脉络[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曹学文;;藏传佛教在炳灵寺发展之述评[A];炳灵寺石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班班多杰;扎洛;周拉;孙悟湖;;近年来藏族宗教生活中出现的若干新现象[A];宗教与民族(第六辑)[C];2009年
5 向红笳;;藏传佛教在北美的传播[A];多元视野中的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6 郎维伟;;四川康区藏传佛教觉姆现状研究[A];“西藏和其他藏区现代化道路选择”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7 郎维伟;;试论康藏文化与藏传佛教的关系——为纪念任乃强先生而作[A];任乃强与康藏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9年
8 班班多杰;;为道、为学、为器——简论藏传佛教和藏族文化的关系[A];宗教与民族(第贰辑)[C];2003年
9 才让;;当代藏传佛教的社会影响及发展特征[A];宗教与民族(第四辑)[C];2006年
10 沈桂萍;;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历史考察[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3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尕藏加;新中国的藏传佛教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2 记者 周东平;青海上亿资金保护藏传佛教名寺[N];人民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王鹏权;民族性 现代性 藏传佛教宿命何在?[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4 记者 马玉龙;我省藏传佛教代表人士培训班结业[N];云南日报;2009年
5 记者 李韵;故宫博物院成立藏传佛教文物研究中心[N];光明日报;2009年
6 潘琼阁;藏传佛教:在脆弱的土地上守护生态天堂[N];中国民族报;2010年
7 记者 马子雷;故宫藏传佛教文物研究中心成立[N];中国文化报;2009年
8 记者 李亦恩;藏传佛教培训班学员来岳考察[N];岳阳晚报;2010年
9 记者 冯骥 常川;推动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N];西藏日报(汉);2010年
10 赵国栋 于转利;茶与藏传佛教[N];中国民族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知珍;7-18世纪西域与西藏佛教交流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2 刀吉仁青;藏传佛教文献中的佛性论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3 何杰峰;藏传佛教判教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扎西卓玛;藏传佛教佛经翻译史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5 白玛措;莲花生信仰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6 高泽祯;道次第蠡测[D];四川大学;2005年
7 段晶晶;藏传佛教圣迹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8 王开队;康区藏传佛教历史地理研究(公元8世纪~1949年)[D];暨南大学;2009年
9 刘京涛;蒙原佛教造像变异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10 斯塔;本体、方法、境界[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陶婧;藏传佛教对清代陶瓷文化影响的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2年
2 吉仁尼格;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世俗化的探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3 蔡晓菁;藏族格言诗哲理新探[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4 高琳;藏传佛教在新疆的兴起和演变及其对社会的影响[D];新疆大学;2009年
5 曹英;藏传佛教对藏民族习惯法的影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陆启义;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哲学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7 李冰洁;藏传佛教在藏族题材电影中的文化意义[D];西北民族大学;2009年
8 白丽娜;论章嘉·若必多吉对藏汉文化交流的贡献[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9 德却卓玛;试论宗喀巴大师对格鲁派寺院教育的贡献[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10 王书博;试论藏医学及其现代转换[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9189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918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