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社区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和态度的动态变化

发布时间:2018-05-22 18:27

  本文选题:社区居民 + 旅游影响感知 ; 参考:《旅游学刊》2015年05期


【摘要】:发展旅游业是改善社区经济和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当地居民参与旅游开发过程,是实现社区经济、文化、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文章在长期跟踪研究一个乡村旅游社区——山东省荣成市河口村("胶东渔村")的基础上,评估了旅游发展过程中社区居民旅游感知和态度的动态变化趋势。纵向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社区居民对旅游发展积极影响的感知一直保持着较高的认同,而对旅游发展消极影响的感知水平明显上升;同时,尽管大多数居民在态度上依然支持旅游业的发展,但是利益分配的冲突、产品老化带来的盈利能力的降低、当地经济发展带来的新的谋利机会、市场竞争的加剧等原因影响了当前居民参与旅游业的热情,导致社区居民"意愿-行为"之间出现较大的差距,需要引起当地管理者的高度关注,并适时调整发展策略。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s an important way to improve the community economy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of residents. The participation of local residents in the process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s the basi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economy, culture and environment. Based on a long-term study of a rural tourism community-the village of Hekou in Rongche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Jiaodong Fishery Village"), this paper evaluates the dynamic trends of tourism perception and attitude of community residents in the process of tourism development. The longitudinal results show that: over time, community residents' perception of the positive impact of tourism development has maintained a high level of identity, while the level of perception of the negative impact of tourism development has obviously increased; at the same time, Although the majority of the residents still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 attitude, the conflict of interest distribution, the decline in profitability brought about by the aging of products, and the new profit opportunities brought b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ocal economy, The aggravation of market competition has affected the enthusiasm of residents to participate in tourism, which leads to a big gap between "willingness and behavior" of community residents, which needs to arouse the attention of local managers and adjust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good time.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齐鲁师范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山东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旅游和旅游业的本体论研究”(12BGL072) 山东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山东省乡村旅游开发与农村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J12WF72)的资助~~
【分类号】:F59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唐顺铁;旅游目的地的社区化及社区旅游研究[J];地理研究;1998年02期

2 王德刚;贾衍菊;;成本共担与利益共享——旅游开发的利益相关者及其价值取向研究[J];旅游科学;2008年01期

3 申葆嘉;国外旅游研究进展(连载之三)[J];旅游学刊;1996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琳;;社区参与式旅游发展模式个案研究——以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五龙寨为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2期

2 张伟;;旅游业二元结构对旅游扶贫效应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邹军;张树夫;;社区旅游整合发展建设的探讨——以云南澄江禄充社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7期

4 陈琴;;三峡库区旅游扶贫模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9期

5 王群,章锦河;居民感知调查方法在旅游规划中的运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6 蔡君;中国西部发展非大众旅游的探讨——以郎木寺为例[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7 乌恩,蔡运龙,金波;试论乡村旅游的目标、特色及产品[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8 李金荣;张馨木;韩博;;吉林省乡村社区化旅游发展浅论[J];长白学刊;2012年02期

9 向延平;;贫困地区旅游扶贫经济绩效评价研究——以湖南省永顺县为例[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10 毛长义;陈子意;张述林;;旅游社区环境与景区环境的相关性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王德刚;;权利、利益、道德——关于旅游的本体论思考[A];中国旅游评论2011[C];2011年

2 温莹蕾;游小文;;乡村景观的保护与旅游规划研究——以竹泉村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温莹蕾;游小文;;古村落保护与旅游规划研究——以井塘寨为例[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孙九霞;;旅游发展与傣族园社区的乡村都市化[A];人类生存与生态环境——人类学高级论坛2004卷[C];2004年

5 王剑;彭建;;基于结构方程的旅游地社区居民旅游影响感知与参与意愿研究——以樟江风景名胜区为例[A];2014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4年

6 周运瑜;尹华光;曾丽云;;旅游地社区居民满意度理论模型构建及其应用[A];2014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4年

7 周玮;黄震方;;基于城市记忆的文化旅游地游后感知维度分异与机理研究——以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为例[A];江苏省第八届学术大会学会专场论文哲学社会类论文汇编[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振;旅游产业演进与旅游公共政策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2 马春野;基于协同动力机制理论的中国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3 周文丽;城乡居民国内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4 张传时;城郊乡村旅游空间组织与优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5 胡平;中国旅游人口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王保忠;南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数字化和开发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2年

7 何艺玲;临安市生态旅游发展及其评价[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3年

8 许春晓;当代中国旅游规划思想演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佟敏;基于社区参与的我国生态旅游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10 卢小丽;生态旅游社区居民旅游影响感知与参与行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优;广西城市旅游空间结构及其优化分析[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刘勤;论公共管理中的社区参与:以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3 陈巧岚;参与式发展:程阳桥景区民族旅游的人类学透视[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4 孙娜;五常市乡村旅游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祝勤玫;基于社区参与和影响感知的乡村旅游和谐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席文;福建土楼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邹娅;传统体育赛事旅游开发的社区参与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8 李健;珠江三角洲居民旅游偏好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9 洪梅;湖南省旅游卫星账户(HNTSA)构建初探[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10 王哲;云南藏族社区参与生态旅游能力建设途径研究[D];西南林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李心合;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利益相关者管理[J];当代财经;2001年01期

2 黄昆;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景区环境管理模式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3年09期

3 保继刚,孙九霞;旅游规划的社区参与研究——以阳朔遇龙河风景旅游区为例[J];规划师;2003年07期

4 夏赞才;利益相关者理论及旅行社利益相关者基本图谱[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03期

5 冯晓青;试论以利益平衡理论为基础的知识产权制度[J];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01期

6 金慧君,郭鲁芳,吴理俊;国内旅游团利益相关者利益格局均衡发展模式探究[J];旅游科学;2005年05期

7 张伟,吴必虎;利益主体(Stakeholder)理论在区域旅游规划中的应用——以四川省乐山市为例[J];旅游学刊;2002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中华;李九全;;社区旅游与社区休闲互动发展探析[J];价格月刊;2007年04期

2 胡柏翠;周良才;;发展社区旅游:推进社区建设的有效途径[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3 王成超;;我国社区旅游实践的扭曲与反思[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4 张要民;;关于新城区发展中彰显农民安置社区旅游功能的思考[J];农业考古;2010年03期

5 高文智;;社区文化在社区旅游发展中的地位和意义研究[J];前沿;2014年Z6期

6 赵福祥,方曦来,李全德,李小龙;社区旅游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7 陈秀琼,甘武林;城市社区旅游刍议[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8 赵福祥,李全德;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社区旅游的思考[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9 张立生;城市社区旅游的伦理学思考[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10 唐晓云,赵黎明;社区旅游资源产权困境及其改善[J];旅游科学;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李忠博;黄娟;;城乡结合部社区旅游研究[A];湖北省地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5年

2 李忠博;黄娟;;城乡结合部社区旅游研究[A];湖北省地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5年

3 肖星;徐曼;;广州沙面社区旅游开发研究[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程平;社区旅游:有待开拓的旅游市场[N];中国旅游报;2002年

2 曾玉娟邋张立军;南京市鼓楼区让旅行社“服务到家”[N];中国旅游报;2007年

3 记者 师兴;旅游资源首次大规模进社区[N];北京商报;2012年

4 法治报记者 丁孙莹 王川 吕蕾;社区旅游:价低质次花头多游客难维权居委难脱责[N];上海法治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牛锦霞  ;品牌旅行社进社区[N];中国旅游报;2012年

6 陈熠瑶;澳门将推社区旅游发展计划[N];中国旅游报;2013年

7 池雄标;社区旅游:城市旅游发展的新动力[N];中国旅游报;2002年

8 本报记者 卢雅;龙头旅游扮美榕城 社区旅游渐成网络[N];福建日报;2001年

9 记者 徐亢美;上海首次开通社区观光旅游[N];文汇报;2009年

10 记者 王夏斐;吸引游客走入社区观光[N];杭州日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小芳;都市社区旅游国际化的发展模式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

2 肖玲;社区旅游发展机制研究[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06年

3 程怡;基于居民感知视角的都市社区旅游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吴丹丹;偏远地区乡土建筑风貌维护与社区旅游[D];湖南大学;2004年

5 陈氏沧玄;越南和平省社区旅游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6 曹阳;上海都市社区旅游发展模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7 路幸福;少数民族社区旅游发展特征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8 吕春霞;社区居民参与民族旅游发展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3年

9 刘慧洁;乡村社区旅游公共服务市场化供给政府激励性规制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

10 王萌;风景名胜区周边社区旅游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9231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9231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d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