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白城双塔遗址孢粉分析与古环境
本文选题:孢粉分析 + 边疆考古研究 ; 参考:《考古学报》2013年04期
【摘要】:正2007年8至10月,由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与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对双塔遗址西部进行了抢救性发掘,遗址中出土了陶器、石器、骨器及大量动物遗存。根据动物遗存及文化遗存的初步研究,该遗址一期文化人群采用的是渔猎采集经济的生业模式。为了进一步探讨支撑当时这类生业模式的生态环境背景,本课题组于2007年9月赴遗址采集了剖面孢粉分析样品,后送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及教育部东北亚生物演化与环境重点实验室进行实验室孢粉分析和古环境研究。
[Abstract]:From 8 to October 2007, a rescue excavation was carried out by the frontier archaeological research center of Jilin University and the Jilin Institute of cultural relics and Archaeology in the western part of the site of the site of the Twin Towers. The site is unearthed with pottery, stone, bone and a large number of animal remains. In order to further explore the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background of supporting this kind of life model, the project group collected sporopollen analysis samples from the site in September 2007, and then carried out the laboratory sporopollen of the frontier archaeological research center of Jilin University and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in Northeastern Asia and the Key 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 Analysis and paleoenvironment research.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教育部东北亚生物演化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基金】:吉林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白城双塔遗址动物遗存的环境考古研究》国家级资助(项目编号2010A12005)
【分类号】:Q914;K87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丹青;;孢粉分析在农业上的新应用[J];化石;1984年01期
2 孔昭宸;杜乃秋;;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孢粉分析[J];考古;1992年02期
3 杨宝兰;数值方法在孢粉分析中的应用简介[J];地质科技情报;1995年03期
4 魏明建,伊海生,陈淑娥;青藏高原腹地红层孢粉分析的有效方法[J];第四纪研究;2001年01期
5 齐乌云;;山东乳山市翁家埠遗址孢粉分析研究[J];考古;2001年06期
6 齐乌云;袁靖;梁中合;贾笑冰;;从胶东半岛贝丘遗址的孢粉分析看当时的人地关系[J];考古;2002年07期
7 张玉兰;孢粉分析在环境考古中的应用*[J];上海地质;2005年01期
8 赵徐;于洋;钟雷;李吉晶;;孢粉分析在第四纪环境演变研究中的应用[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04期
9 李文漪;湖南洞庭层泥炭的孢粉分析及其地质时代和古地理问题[J];地理学报;1962年01期
10 王开发;孢粉分析在海洋地质研究中的应用[J];地质地球化学;197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李光瑜;;新生代含盐地层孢粉分析方法的探讨[A];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文集(4)[C];1982年
2 吕砚;;环境考古学孢粉分析的应用[A];第十三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郑卓;黄康有;;华南沿海地区晚第四纪孢粉分析:全新世以来水松急剧消亡的原因探讨[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郑卓;;利用孢粉分析进行第四纪古环境恢复的思考[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5届学术年会——纪念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80周年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张芸;孔昭宸;杨振京;阎顺;倪健;;天山乌鲁木齐河源区大西沟剖面的孢粉分析及3.6ka BP以来环境演变的探讨[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6 徐建明;杨振京;张俊牌;张静;林防;郑宏瑞;;塔里木盆地中部KT2号孔微古生物研究[A];中国孢粉学分会七届一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李珍;张玉兰;;全新世广西英罗湾红树林千年尺度的演替过程[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8 宋之琛;;关于化石菌类孢子的分类[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1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齐乌云;孢粉分析与环境考古[N];中国文物报;2001年
2 木木;赤水发现一亿年前珍奇恐龙足迹[N];中国矿业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寇香玉;新生代孢粉分析与古气候定量重建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安硕;内蒙古科左中旗哈民忙哈遗址孢粉分析与古环境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2 徐娟;西峰地区全新世黄土孢粉分析及其植被演化[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3 高伟东;甘肃会宁硝沟剖面全新世孢粉分析及环境变化[D];兰州大学;2007年
4 王忠燕;合肥地区全新世孢粉分析与环境演化[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9258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925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