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内蒙古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综合实力比较

发布时间:2018-07-05 14:20

  本文选题:内蒙古 + 旅游产业 ; 参考:《商业经济研究》2015年06期


【摘要】:本文在构建旅游发展综合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内蒙古9市3盟的旅游综合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然后根据内蒙古9市3盟旅游发展的综合指标得分及排名,结合旅游区划原则将内蒙古划分为东、西部两大旅游区,并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期有力推动各盟市间区域旅游协作的有效开展。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constructing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ystem of tourism development, this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tourism comprehensive situation of nine cities in Inner Mongolia by us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method. Then according to the comprehensive index score and rank of tourism development of 9 cities in Inner Mongolia, combined with the principle of tourism regionalization, Inner Mongolia is divided into two major tourist areas, east and west, and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With a view to promoting the effectiv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tourism cooperation.
【作者单位】: 内蒙古财经大学旅游学院;
【基金】:2013年度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内蒙古9市3盟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研究—基于点轴理论”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59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梁留科,孙淑英;河南省旅游区划研究[J];旅游科学;2004年03期

2 傅荣林;主成分综合评价模型的探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1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慧敏;;我国旅游区划研究综述[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11期

2 赵海青;主成分分析法在工业经济效益指标评价中的应用[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3 罗谦,刁在箴,孙守迁,李红艳;艺术体操运动员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体系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11期

4 靳诚;黄震方;;基于可达性技术的长江三角洲旅游区划[J];地理研究;2012年04期

5 李华;申稳稳;俞书伟;;关于山东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度评价[J];东岳论丛;2008年03期

6 郑双忠,彭倩鹏,潘开名,丁明珍;企业安全评价分析方法及应用[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7 云虹;应若平;;战略联盟中的信用综合评价[J];系统工程;2005年11期

8 李欣;赵忠刚;王福宾;;管道外腐蚀影响因素的主成分分析模型[J];管道技术与设备;2009年01期

9 范德成;张玉竹;;哈尔滨市所属市县经济发展水平实证分析[J];北方经贸;2006年04期

10 张鹏飞,田长彦,卞卫国,吕昭智;克拉玛依农业开发区土壤质量评价指标的筛选[J];干旱区研究;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申冬华;邓若鸿;李晓轩;;科研机构评价的理论与方法探析[A];第三届全国科技评价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佳;中国滨海旅游功能分区及其空间布局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李金霞;鄂尔多斯高原西部植被—土壤—土壤动物对荒漠化的响应[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吴艳萍;板带钢质量综合评价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4 李琼;洪水灾害风险分析与评价方法的研究及改进[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5 刘庆印;我国锻压设备产业组织分析及重构策略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6 滕光生;军医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人员晋升正高级技术职务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7 陶晓燕;海滨旅游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8 夏骄雄;数据资源聚类预处理及其应用研究[D];上海大学;2007年

9 李庆东;产业创新系统协同演化理论与绩效评价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杜国柱;企业商业生态系统健壮性评估模型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庞会敏;辽宁中部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2 王健;滏阳河水资源承载力分析及优化配置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3 余登榜;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法在我国高校数学学科排名中的应用[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4 苏秋雁;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评标模型[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郝盼盼;山西省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关系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6 孟凡亮;新农村建设背景下豫东农村体育活动的现状调查[D];河南大学;2011年

7 邹青刚;生物水质监测中的活体鱼运动轨迹算法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8 王广宇;主导产业选择与重点工业企业效率评价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9 刘凯;种植模式对重金属污染农业土壤的生态修复效益评价[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10 陈冠儒;成都北编组站运营后评价[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红莉;地方性旅游区划及福建旅游区划初探[J];湖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2 吴相利;黑龙江省旅游区划及其分区开发研究[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9年03期

3 吴翔;开封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基本构想[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4 王欣;旅游资源开发的时代演进及发展趋势浅析[J];旅游科学;2000年02期

5 蔡流海;河南旅游的整体形象——根[J];旅游学刊;1998年02期

6 刘贤龙;对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标数学模型的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1990年03期

7 韩彦峰;主分量法在高校科研工作综合评估中的应用[J];数理统计与管理;1995年02期

8 梁梁,吴广谋,盛昭瀚;一种多层次多指标体系综合评判的新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1年05期

9 程铁信,吴浩刚,孙锡衡;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评标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0年02期

10 王惠文;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系统评估指数的限制条件浅析[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6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虹;关于内蒙古旅游的总体评价、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2 王全在;;发展壮大内蒙古旅游产业的战略思考[J];经济论坛;2011年10期

3 黄小葵;王萌萌;张启峰;;基于技术变革的内蒙古旅游产业发展与营销模式创新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3年03期

4 李晓冬;;内蒙古旅游行业组织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J];经济论坛;2013年07期

5 麻广波;;从技术变革视角探讨内蒙古旅游产业优势及营销模式创新[J];电子商务;2014年03期

6 ;内蒙古旅游注意事项[J];旅游世界;2012年11期

7 ;内蒙古旅游注意事项[J];旅游世界(旅友);2012年11期

8 刘中文;阿尔山:内蒙古旅游的好去处[J];内蒙古宣传;2002年05期

9 ;绚丽多姿的内蒙古旅游[J];山区开发;2003年08期

10 青格勒;数字内蒙古[J];思想工作;2005年Z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周永振;王羽;;整合草原文化资源 构筑内蒙古旅游优势——以赤峰市为例[A];论草原文化(第七辑)[C];2010年

2 宝音满达胡;;发展草原文化 繁荣我区经济建设——蒙古族文化是内蒙古旅游文化的精髓[A];中国·内蒙古首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宝音满达胡;;草原文化是内蒙古旅游之魂——内蒙古旅游业持续发展的思考[A];中国·内蒙古第四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清华;;内蒙古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分析[A];中国商品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周永振;王羽;;草原文化符号在内蒙古旅游纪念品设计中的应用策略[A];论草原文化(第八辑)[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辉军;内蒙古:“十连冠”褒奖交通人[N];中国交通报;2006年

2 吴献 王欲鸣;快速崛起和生态保护使内蒙古呈现多重魅力[N];大众科技报;2007年

3 杨洪梅;内蒙古旅游风起“珠三角”[N];内蒙古日报(汉);2006年

4 杨洪梅;内蒙古旅游收获正有时[N];内蒙古日报(汉);2007年

5 内蒙古旅游局提供;2008内蒙古旅游十大新闻[N];内蒙古日报(汉);2009年

6 张德华 杨建华;内蒙古与澳门积极开展旅游合作[N];中国旅游报;2002年

7 内蒙古记者站 张德华 于宝忠;内蒙古旅游:去年炒热今年增效[N];中国旅游报;2003年

8 内蒙古记者站 张德华 边建平;内蒙古旅游宣传周花开京城[N];中国旅游报;2004年

9 张德华;内蒙古旅游收入首次突破百亿[N];中国旅游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霍建国;“草原情”做足内蒙古特色[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晓冬;内蒙古旅游行业组织探析[D];内蒙古大学;2010年

2 巴雅尔;论内蒙古旅游纪念品民俗文化含量的提升[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3 殷越;内蒙古旅游市场网络营销的探索性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

4 吴秀荣;开发内蒙古旅游演艺产品的探索[D];内蒙古大学;2013年

5 曹奕;内蒙古旅游度假区建筑低碳设计理念及方法初探[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6 黄慧敏;内蒙古旅游形象传播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7 刘浩日娃;内蒙古旅游经济地域分区与开发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8 安然;内蒙古旅游演艺产品的开发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3年

9 王鹏玲;关于内蒙古旅游本科教育的调查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10 杨舒;内蒙古旅游书籍设计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1004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1004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cc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