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质素特征分析的近代建筑遗产保护策略
本文选题:近代建筑 + 质素特征 ; 参考:《社会科学辑刊》2013年03期
【摘要】:近代建筑以其特有的质素特征,在保护实践中显现出相对特殊性,故质素特征分析是制定保护策略的逻辑基础。对价值质素、价值特征与残损机理展开科学、严谨的分析,进而生成相应的价值评估、保护性改造设计策略以及修复技术策略,是提高近代建筑遗产保护策略适宜性的有效对策。
[Abstract]:Because of its unique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modern architecture shows its relative particularity in conservation practice, so the analysis of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is the logical basis of formulating protection strategy. Scientific and rigorous analysis of value quality, value characteristics and damage mechanism is carried out, and the corresponding value evaluation, protective modification design strategy and repair technology strategy are generated. It is an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 to improve the suitability of modern architec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strategy.
【作者单位】: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建筑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78016,50778123) 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计划项目(20100903)
【分类号】:K879.1;TU-8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温日琨,丁烈云;基于FCA的近代建筑文化价值分级评价研究[J];四川建筑;2001年03期
2 范弘;长春近代建筑-伪满外交部的建筑特色[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3 孙迎庆;;民国遗韵 苏州近代建筑剪影[J];城建档案;2009年03期
4 宋卫忠;中国近代建筑对近代经济影响简论[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S1期
5 卞青;浅谈芜湖近代建筑特色[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6 彭飞;何俊萍;杨秀琴;;昆明近代建筑的价值与保护利用[J];小城镇建设;2008年10期
7 杨晓莉,宣建华;杭州北山路地区历史环境保护研究[J];华中建筑;2005年03期
8 李治镇;;武汉近代建筑与建筑设计行业[J];华中建筑;1988年03期
9 赵仁,王俊红,万传琅;鸡公山近代建筑的外部空间设计[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3期
10 ;贝图[J];城市环境设计;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俊萍;;文化、地域与近代建筑——云南近代建筑研究的文化视野[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辑(首届中国建筑史学全国青年学者优秀学术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9年
2 吕海平;王鹤;;从权利主义到人文主义——张氏帅府的近代建筑转型[A];创新沈阳文集(D)[C];2009年
3 江涌;;武汉近代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A];湖北省土木建筑学会学术论文集(2000-2001年卷)[C];2002年
4 肖伟;张丽;王小峰;徐华海;;武汉近代建筑遗产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启示[A];第三届中华传统建筑文化与古建筑工艺技术学术研讨会暨西安曲江建筑文化传承经典案例推介会论文集[C];2010年
5 石晶;;长沙近代建筑的发展与保护[A];地域建筑文化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杨宏烈;魏炼久;;沙市近代建筑揽要[A];建筑史论文集(第12辑)[C];2000年
7 许光华;;论城市设计与我国的城市历史保护[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8 胡平平;汤羽扬;;长城自然地理环境的历史研究及保护策略[A];中国建筑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谭瑛;;城市绿色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10 张伟业;吴恩焕;;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古都保护[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二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199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束有春;璀璨夺目的江苏近代建筑[N];中国文物报;2008年
2 单憬岗 谢曦;《海南近代建筑(琼北分册)》通过评审[N];中国建设报;2010年
3 江苏科技出版社瀚清堂设计有限公司总监 赵清;精品源于细节[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4 海南日报记者 单憬岗 通讯员 谢曦;琼北民居:海南近代建筑的绚烂绽放[N];海南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洪崇恩;上海近代建筑的百年经典[N];文汇报;2003年
6 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副总裁 曹嘉明;上海近代建筑的功能转换与文化延伸[N];中国建设报;2005年
7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孙丽萍;近代建筑遗产对太原特色文化名城建设的作用[N];太原日报;2007年
8 陈静思;保护 让上海文脉延续[N];中华建筑报;2006年
9 记者 陈慧;中山楼影街迹写进乡土教材[N];中山日报;2008年
10 李晓东;安仁建筑:中西合璧的独特创造[N];四川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符英;西安近代建筑研究(1840-1949)[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2 刘佳;镇江近代建筑形态及其演变研究[D];江南大学;2012年
3 刘威;长春近代城市建筑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张晟;京津冀地区土木工学背景下的近代建筑教育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5 王昕;江苏近代建筑文化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6 汝军红;历史建筑保护导则与保护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7 陈志宏;闽南侨乡近代地域性建筑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8 杨思声;近代闽南侨乡外廊式建筑文化景观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黄琪;上海近代工业建筑保护和再利用[D];同济大学;2008年
10 陈侠;传承与发展[D];同济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筱;烟台山近代建筑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邢倩;西安近代建筑发展特征及价值定位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3 张骁;陕南地区近代建筑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4 于翔;孝义近代建筑调查与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5 王文;碰撞与融合[D];河南大学;2011年
6 张帆;中国晚近代建筑保护模式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7 侯实;近代建筑外立面保护技术检讨[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8 王蕊;西安近代建筑风格与装饰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9 武群;广州近代建筑砖砌体墙保护与修缮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10 徐齐帆;武汉近代营造厂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1123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112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