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凡幽明之间——汉画像石与“大象其生”
[Abstract]:The subjects of stone carving in Han tombs, except the mythical stories and decorative designs with auspicious meaning, are mostly reflected by the living and travel of the owners of the tombs before their death, in the hope that the tomb owners can continue their superior life in the earthly world. That is, "elephants are born". In the stone statue, the audience of the pavilion is the owner of the tomb, and the pavilion of the double que is the house of the owner of the tomb before his death. The word "Tianmen" marked on bronze plates in front of wooden coffins in Han tombs refers to the gate of the tomb owner's Yin House. The pursuit of the Han Dynasty immortals refers to the growth of the body. At that time, the idea of the soul rising to heaven after death had not been embraced; it was not until Buddhism became popular in China that the doctrine of the Pure Land and the six ways of samsara spread widely.
【作者单位】: 中国国家博物馆;
【分类号】:K879.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焯;;汉明帝与佛教初传——对于中国佛教史一段历史公案的剖析[J];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5年05期
2 孙作云;;长沙櫖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画幡考释[J];考古;1973年01期
3 杨泓;;跋鄂州孙吴墓出土陶佛像[J];考古;1996年11期
4 赵殿增,袁曙光;“天门”考——兼论四川汉画像砖(石)的组合与主题[J];四川文物;1990年06期
5 ;南阳发现东汉许阿瞿墓志画像石[J];文物;1974年08期
6 任日新;;山东诸城汉墓画像石[J];文物;1981年10期
7 孙机;;几种汉代的图案纹饰[J];文物;1982年03期
8 朱锡禄;;嘉祥五老洼发现一批汉画像石[J];文物;1982年05期
9 樊有升;;偃师县南蔡庄乡汉肥致墓发掘简报[J];文物;1992年09期
10 许玉林;;辽宁盖县东汉墓[J];文物;199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晓陆;秦封泥所见安徽史料考[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2 李荣;;汉代孝子图与北魏孝子图之比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1期
3 贾丽英;论汉代和蕃女性[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马爱民;;邺下佛学之盛和北朝、隋唐的安阳佛寺武僧武艺[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5 夏超雄;汉墓壁画、画象石题材内容试探[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1期
6 袁刚;隋朝监察制度述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7 钟仕伦;萧绎思想体系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8 张碧波;古朝鲜文化探源[J];北方论丛;2000年01期
9 周晓华;;论魏晋士林的审美人格境界[J];北方论丛;2006年06期
10 陈以凤;;孔安国在汉代《尚书》学传播中地位和作用[J];北方论丛;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成玉;;汉代画像石“鱼车”图像研究[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2 周亚;;秦汉上林苑的功能及其与都城发展之关系[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一辑)——郑州商都3600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朱青生;;汉画研究:在形相中发现事实[A];中国汉画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4 杨爱国;;五十年来的汉画像石研究[A];中国汉画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下)[C];2004年
5 顾森;;渴望生命的图式——汉代西王母图像研究之一[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陈江风;;汉画玉璧图像的文化象征[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郝利荣;;汉代画像石中的图像配置考[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赵殿增;袁曙光;;略论三星堆文化与四川汉画的渊源[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田立振;田超;;济宁市汉画像石分期及相关问题的探讨[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乔修罡;王丽芬;;山东平阴实验中学出土汉画像石及相关问题[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范江涛;驳杂与务实:《抱朴子外篇》政治思想新研[D];南开大学;2010年
4 李金华;毕沅及其幕府的史学成就[D];南开大学;2010年
5 刘明辉;魏晋士人政治心态类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潘苇杭;先秦两汉尧文化探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常昭;六朝琅邪颜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林;石室丹青[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9 王娟;汉代画像石的审美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苗霖霖;北魏后宫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耕耘;静观万象——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审美境界[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雷晓伟;汉代“物勒工名”制度的考古学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杨晓静;两京地区新莽墓葬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4 李慧;佛教对刘勰及其《文心雕龙》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陈克标;西汉游侠与乡里秩序[D];湘潭大学;2010年
6 杨旭辉;秦都移异与秦的崛起和统一[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谢南山;秦汉时期舆制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清;沂蒙丧葬文化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9 荣梅;禅宗“自然观”的理论内涵与美学意蕴[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成胜;试析西汉前期功臣列侯宗室诸王相制相依之局[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焯;从考古遗存看佛教传入西域的时间[J];敦煌学辑刊;1985年02期
2 ;武昌莲溪寺东吴墓清理简报[J];考古;1959年04期
3 孙作云;;敦煌画中的神怪画[J];考古;1960年06期
4 金琦;;南京甘家巷和童家山六朝墓[J];考古;1963年06期
5 王仲殊;;关于日本的三角缘佛兽镜——答西田守夫先生[J];考古;1982年06期
6 余德章;;“伏羲女娲·双龙”画像砖试释[J];四川文物;1984年03期
7 雷建金;简阳县鬼头山发现榜题画像石棺[J];四川文物;1988年06期
8 魏仁华;刘玉生;;河南方城东关汉画像石墓[J];文物;1980年03期
9 陈显双;;四川成都曾家包东汉画像砖石墓[J];文物;1981年10期
10 吴玉贤;;浙江上虞蒿坝东汉永初三年墓[J];文物;1983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曾德 ,周到;南阳汉画像石中的神话与天文[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年04期
2 魏殷臣;密县发现汉画像石题记[J];中原文物;1984年02期
3 ;新野县前高庙村汉画像石墓[J];中原文物;1985年03期
4 ;唐河县针织厂二号汉画像石墓[J];中原文物;1985年03期
5 闪修山;南阳汉画像石墓的门画艺术[J];中原文物;1985年03期
6 李俊山;永城太丘一号汉画像石墓[J];中原文物;1990年01期
7 宋广伟;南阳与山东汉画像石的艺术风格[J];南都学坛;1994年05期
8 蒋英炬;;关于汉画像石产生背景与艺术功能的思考[J];考古;1998年11期
9 杨建东;;山东微山县出土的汉画像石[J];文物;2000年10期
10 王元平;石晶;孙柱才;;山东滕州高庄发现汉画像石墓[J];考古;2006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金爱秀;;汉画像的创作心理[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刘冰;;从汉画像石看生存到娱乐的转变[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赵唯;王庆生;;从汉画像看汉代的傩文化[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董良敏;;“神人操蛇”汉画像石考释[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王瑞峰;;从汉画像石看汉代的阴阳观[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朱存明;;论汉画像中天地观念的民俗性[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张宇晓;;婆娑弄姿融古风 飞扬浪漫汇汉韵——浅析汉画像中的盘鼓舞[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杨爱国;;山东汉画像石上孔门弟子图的启示[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朱永德;;淮北汉画像石综述[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周欲晓;孙怡村;;浅析蟾蜍汉画像的神性功能[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苏;大汉王朝的史上史诗[N];徐州日报;2010年
2 李力;汉画像石[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3 王金元;走进吕梁汉画像石[N];山西政协报;2006年
4 蒋英炬;临沂汉画像石艺术的历史价值[N];中国文化报;2001年
5 吕风林;汉画像石与南阳文人[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6 王小凤;圣村汉画像石[N];中国文物报;2004年
7 房道国 刘斌 何立 王爽 李勇;山东长清发现大型汉画像石墓[N];中国文物报;2007年
8 南京日报记者 宋广玉;汉画像石是汉代人的一部道德教科书[N];南京日报;2006年
9 廖静好;武梁祠汉画像题签的书法艺术[N];中国文物报;2008年
10 廖静好;感受汉画艺术[N];中国旅游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野;汉画像石造型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2 朱浒;汉画像胡人图像研究[D];上海大学;2012年
3 汪小洋;汉画像石宗教思想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4年
4 赵新平;汉马图像形式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0年
5 过文英;论汉墓绘画中的伏羲女娲神话[D];浙江大学;2007年
6 刘尊志;徐州汉墓与汉代社会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7 宋蓉;汉代郡国分制的考古学观察[D];吉林大学;2009年
8 徐振杰;中国早期佛教造像民族化与世俗化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9 孙力楠;东北地区公元2-6世纪墓葬壁画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李虹;死与重生:汉代墓葬信仰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永鹏;汉画像石空间造型的研究和借鉴[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2 杨宁;图石为书:山东汉画像石造型文化特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谢萌;试析汉画像石的绘画性语言[D];西安美术学院;2010年
4 高莹;陕北汉画像石造型艺术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0年
5 王静;陕北汉画像石研究[D];延安大学;2011年
6 刘珊宏;汉画像石的文化渊源与艺术特点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0年
7 赵斌;徐州地区汉画像石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8 秦彦静;山东汉画像石装饰艺术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9 齐长涛;汉画像石—汉代人的“世界”[D];青岛大学;2011年
10 吴佳佳;山东汉画像石装饰风格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1734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173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