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义的隐藏与转换: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民俗象征中的文化传统
[Abstract]:As a symbol, Guangxi ethnic costume is a symbol of age, sex, marriage, social status, class or class. It is also a secularization of religious etiquette, contains the original religious meaning and totem worship trace, and is a bridge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ghosts and gods. It is also the historical memory of national myths and legends, condensed into a cultural code. Guangxi ethnic dress embodies the collective consciousness of all ethnic groups and reflects the cultural psychological background of each nationality.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苏州大学艺术学院;苏州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2012T50488) 《多元融合的中国古代妇女服饰》 2011年国家社科艺术学项目“现代设计批评研究”(11BH061) 2012年江苏省高校社科项目“文化创意产业与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创新研究”(2012SJB760035) 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艺术学建设项目
【分类号】:J52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叶大兵;论象征在民俗中的表现及其意义[J];民俗研究;1994年03期
2 罗承松;李娅玲;;拉祜族人生仪礼及其变迁[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3 陈鹏程;试论远古神话的文化功能[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 张昀;人生仪礼与习俗化探源[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5 李靖寰;云南少数民族服饰艺术浅谈(上)[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6 陈曼平;;广西服饰文化——民间文学的沃土(一)[J];广西地方志;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娟;;一个神庙建筑的空间文化解读——山西运城池神庙建筑的象征文化和审美意蕴探论[J];沧桑;2010年04期
2 文平;;鲁迅作品中服饰描写的艺术手法[J];电影文学;2010年05期
3 汤梅;;鸡在民间文化中的象征意义[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4 龙文波;;瑶族长鼓舞的文化阐释[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5 潘定红;民族服饰色彩的象征[J];民族艺术研究;2002年02期
6 夏晓春;;黔东南苗绣艺术非理性符号象征[J];民族艺术研究;2008年05期
7 张蓓蓓;;角色换装:云南少数民族人生礼仪服饰的象征表达[J];民族艺术研究;2012年03期
8 蒙妍;;富川瑶族“芦笙长鼓舞”的文化探究[J];前沿;2010年12期
9 何倍贝;於晟;陈丽花;;汉族与畲族服饰色彩文化比较研究[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10期
10 刘涛;;瑶族长鼓舞的文化背景及审美特征[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许人;新塘乡土家族仪典文化与教育法实施的关系分析[D];西南大学;2009年
2 王丹;个人·家·社会[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汪楠;20世纪上半叶中国神话学史[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庞小条;云南少数民族题材影视服装艺术窥探[D];云南艺术学院;2011年
2 阿依努尔·吾甫尔;新疆沙雅县城镇巴扎商业习俗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王楠楠;近代民间服饰符号元素在现代家用纺织品设计中的应用[D];江南大学;2011年
4 余扬;云南佤族银饰艺术研究[D];云南民族大学;2009年
5 潘莹莹;李新张木版年画的文化内涵及变迁研究[D];云南民族大学;2009年
6 程守祯;扁鹊信仰探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李娜;元代包装设计艺术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1年
8 张小燕;“绕三灵”节祭仪式中的“舞蹈文化”考[D];云南艺术学院;2012年
9 蓝岚;联村壮族人生礼仪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10 乌云;元代蒙古族服饰的审美特征[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曙光;丧葬礼俗起源初探[J];中原文物;1994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雪丽;;明代服饰文化在古装戏曲中的保留[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2 陈东生;甘应进;覃蕊;王强;;《红楼梦》服饰色彩探析[J];红楼梦学刊;2007年01期
3 鲁科科;袁雪丽;;浅谈明代服饰文化对传统戏剧服装的影响[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4 龚德全;;贵州六枝布依族丧葬仪式的象征意义分析[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5 徐杰舜;《广西民族风俗艺术》[J];民俗研究;2003年02期
6 潘立远;真情实感 纯朴自然──广西少数民族歌手班与《壮族歌圩》[J];民族艺术;1994年01期
7 袁炳昌;广西少数民族歌手班的思索[J];民族艺术;1996年01期
8 蒋心萍;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本质内涵[J];体育科技;2004年01期
9 张萍;引人注目的广西少数民族歌手班[J];人民音乐;1994年04期
10 姚敏杰;上古服饰文化三题[J];华夏文化;199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伟芳;;试谈广西少数民族音乐的可持续发展[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2 张淑云;;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西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的现代转型[A];中国少数民族文学60年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9年
3 蒋心萍;胡英清;黄河;;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与旅游资源综合发展研究[A];第三届全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8年
4 杨建一;;让国之珍宝再现让民族精神万古留存[A];北京博物馆学会第四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郭平建;况灿;;从中国服装史看服饰文化的多民族性[A];民族服饰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国民族学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张志春;;郭沫若与服饰文化初探[A];郭沫若研究三十年[C];2008年
7 王熹;;明代庶民服饰研究[A];明史研究(第10辑)[C];2007年
8 ;广西艺术学院[A];全国音乐艺术院校音乐研究机构与科研处工作会议会议资料[C];2004年
9 李大元;刘巨钦;;打造湖湘服饰文化 提升湖南服装产业[A];三湘青年社会科学优秀论文集(2004年卷)[C];2004年
10 张洁;;从叛逆到妥协——用心理分析法解读霍尔顿[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农冠平;简说壮族服饰文化[N];广西日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汪纯霞 秦英福;“玉情儿”树休闲情侣服饰大旗[N];中国纺织报;2005年
3 安玉泉;达斡尔人的服饰文化[N];黑龙江日报;2005年
4 冯新生;让游客把美景和风情“穿回家”[N];中国旅游报;2007年
5 罗云川;哈尼族服饰文化研讨会举办[N];中国文化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高泓杰;当现代时尚融入传统服饰文化[N];中国改革报;2006年
7 张丹平;昭觉:彝族服饰文化成产业[N];四川日报;2007年
8 罗水南;野鹿服饰 心驰原野 鹿行天下[N];中国服饰报;2008年
9 黄学明 广州民营经济发展研究会执行会长;亚运盛会是推介岭南服饰文化的新契机[N];广东科技报;2010年
10 王艳明;敦煌服饰文化系统研究全面展开[N];甘肃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艾山江·阿不力孜;维吾尔族服饰文化研究[D];新疆大学;2004年
2 王雪莉;宋代服饰制度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3 沈炜艳;从衣饰到神采[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4 沈雁;回鹘服饰文化研究[D];东华大学;2008年
5 冯彤;“和纸”的制作工艺及象征文化阐释[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6 傅丽莉;安塞尔姆·基弗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7 赵光;解读数字“三”在朱践耳音乐创作中的结构意义和象征意义[D];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
8 周梦;苗侗女性服饰文化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9 曾慧;满族服饰文化变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10 何燕丽;中国传统家具装饰的象征理论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欢颜;广西少数民族建筑与服饰文化在家具上的应用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2 马晓华;四川凉山彝族服饰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3 田芩;服饰的非语言交际功能在电影中的运用[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4 邱茵;中韩现代服装发展比较[D];苏州大学;2004年
5 谭静静;宋代士大夫服饰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6 林盛明;新疆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7年
7 顾韵芬;金代女真族民族服饰文化和发展[D];苏州大学;2006年
8 郑晓静;中国人民解放军礼服服饰的装饰语言探究[D];苏州大学;2009年
9 王允;服饰美与性文化[D];山东大学;2007年
10 李佳林;高卢雄鸡的形象与象征意义分析[D];厦门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2099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209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