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旅游:文化变迁与族群性
[Abstract]:(Valene Smith) considers ethnic tourism, cultural tourism, historical tourism, environmental tourism and entertainment tourism as five tourism forms. In fact, ethnic, cultural, historical tourism can not be completely divided, such classification is undoubtedly due to anthropologists' knowledge of the humanities and preference. As for national tourism, although it overlaps or involves with history, culture, environment and entertainment tourism, its existence as a type of tourism is irrevocable. Minorities or ethnic groups themselves and the environment in which they live are constantly becoming metaphors of the "other" and "alien", who are the children of nature or alien cultures.
【作者单位】: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旅游系;
【分类号】:F59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龙梅;;论民族旅游与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效保护[J];学术论坛;2011年03期
2 吴晓萍,何彪;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与民族社区的可持续发展[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3 李永祥;;阿诗玛、石林旅游与族群性——兼谈彝族精英之族群性[J];民间文化论坛;2006年01期
4 李旭东;;文化旅游与民族旅游:一种理论概观[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5期
5 王静;民族旅游与民族文化的变迁[J];学术探索;2004年07期
6 贺德红,方世敏,刘静江;旅游对民族旅游地文化影响探析[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7 范小青;民族经济进程中的民族旅游价值分析[J];怀化师专学报;2002年03期
8 徐新建;人类学眼光:旅游与中国社会──以一次旅游与人类学国际研讨会为个案的评述和分析[J];旅游学刊;2000年02期
9 刘延平 ,徐嘉民;贵州能否构建民族文化乐园[J];西部大开发;2003年01期
10 李旭东;;民族旅游的真实性探析[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晓峰;;甘肃省民族旅游开发策略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2 田维绪;;贵州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消费社会学研究[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4年“社会工作、社会学与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陈朝隆;陈敬堂;;民族旅游的文化透视[A];全国第19届旅游地学年会暨韶关市旅游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戴庆中;周晶;;贵州省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与旅游业发展研究——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个案[A];贵州省软科学研究论文选编(2005-2008)[C];2009年
5 郑群明;;旅游活动对生态旅游地民俗文化影响研究[A];循环·整合·和谐——第二届全国复合生态与循环经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6 玉时阶;;瑶族服饰文化变迁[A];民族服饰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国民族学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黎焰;;民族服饰文化的现代化进程——对近现代贵州苗族服饰文化变迁的研究分析[A];民族服饰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国民族学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黄继元;;生态旅游的文化可持续发展探讨[A];科学发展观与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第十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文选[C];2004年
9 陈国强;;惠安西北街的寺庙与信仰[A];惠安民俗研讨会论文集[C];1992年
10 罗春寒;莫秀娥;;三都县旅游业现状及对策[A];贵州省水家学会第三届、第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杨正林;日喀则提升民族旅游产品[N];西藏日报;2003年
2 实习记者 谭新;四排赫哲族大兴民族旅游[N];黑龙江经济报;2008年
3 栾维敬;阿里河生态民族旅游快速发展[N];中国绿色时报;2009年
4 特约记者 覃遵奎 记者 向培东;李宏进100项民族文化建筑惊世人[N];团结报;2009年
5 记者 刘洪进 通讯员 钟庆华;清江画廊荣膺全国民族旅游十大新兴品牌[N];三峡日报;2008年
6 黄榜书;苗寨面貌日日新[N];贵州民族报;2005年
7 记者 岳跃强 陈昊 张谨;湘西举办首届民族旅游商品展销会[N];团结报;2004年
8 孙明;挖掘民俗文化经典 古为今用富民强区[N];齐齐哈尔日报;2008年
9 才让当智;河南县着力打好民族旅游“三张牌”[N];黄南报;2007年
10 马亚栋;发挥人文优势 发展民族旅游[N];鄂尔多斯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刘超祥;民族旅游村寨的人口移动与文化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2 梁自玉;文化变迁与旅游业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3 曾慧;满族服饰文化变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4 魏宝祥;民族地区旅游者行为与文化响应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5 吕屏;传统民艺的文化再生产[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6 李银兵;云南新平花腰傣花街节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红梅;旅游业中呈现的蒙古族传统文化变迁[D];内蒙古大学;2011年
2 栗建;民族旅游发展问题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3 陈然;震后北川羌族自治县民族旅游恢复与重建[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晓红;社会资本视角下的民族旅游社区妇女精英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刘海洋;民族旅游对民族文化变迁的影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彦恩;民族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民俗文化变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7 朱燕红;旅游开发与文化变迁[D];山西大学;2007年
8 杨婷婷;回族商业民俗文化变迁研究[D];新疆大学;2008年
9 冉红芳;土家织锦文化变迁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7年
10 蒋远鸾;花蓝瑶赘婚初探[D];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2105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210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