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郑中行遗址青铜器坑和马坑性质的讨论
[Abstract]:The bronze pit of Xinzheng Zhonghang site, which is regarded as a social sacrifice site, is actually later than Ma Hang, and the bronze pit is probably a bribe used by Zheng State to relieve the national disaster. Ma Keng is related to sacrifice or witchcraft in bronze casting.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
【分类号】:K876.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韩故城青铜礼乐器坑与殉马坑的发掘[J];华夏考古;1998年04期
2 蔡全法,马俊才;郑韩故城4号、15号坑铜礼乐器浅析[J];华夏考古;1998年04期
3 杨文胜;李晓莉;韩越;;郑国青铜礼乐器祭祀坑相关问题讨论[J];华夏考古;2008年02期
4 谢肃;;商文化手工业作坊内的祭祀(或巫术)遗存[J];江汉考古;2010年01期
5 马俊才;蔡全法;;河南新郑市郑韩故城郑国祭祀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2000年02期
6 马世之;;华夏考古的新篇章——读《新郑郑国祭祀遗址》[J];华夏考古;2008年02期
7 蔡全法 ,马俊才;河南新郑郑韩故城东周祭祀遗址[J];文物;2005年10期
8 蔡全法;郑国祭祀遗址及青铜礼器研究[J];文物;2005年10期
9 马俊才;郑、韩两都平面布局初论[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02期
10 孙敏;;郑国祭祀遗址青铜编钟初考[J];中国音乐;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玲平;再议辉县琉璃阁春秋大墓的国别[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3年04期
2 杨文胜;新郑李家楼大墓出土青铜器研究[J];华夏考古;2001年03期
3 杨文胜;李晓莉;韩越;;郑国青铜礼乐器祭祀坑相关问题讨论[J];华夏考古;2008年02期
4 贾连敏;;河南商周考古六十年概述[J];华夏考古;2012年02期
5 乔彩玲;;《诗经·郑风》母体文化与诗旨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6 邵晓洁;1998年中国音乐考古资料与研究成果综述[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7 程永建;赵振华;;洛阳解放路战国陪葬坑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2002年03期
8 陈钦龙;;郑韩故城的军事防御功能探析[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9 孙敏;中原出土先秦青铜乐器论略[J];音乐研究;2005年02期
10 王清雷;;也谈(疒兴)钟的堵与肆[J];音乐研究;2007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清雷;西周乐悬制度的音乐考古学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2 王志友;早期秦文化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3 李栋;先秦礼制建筑考古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苏勇;周代郑国史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李嘉;造物史视野中的先秦青铜“壶”形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哲;战国至西汉漆鼎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2 王宇;新郑郑国祭祀遗址相关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徐团辉;韩都城变迁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4 胡进驻;东周郑韩墓葬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5 赵海洲;东周车马埋葬制度初探[D];郑州大学;2004年
6 吴伟华;春秋时期黄河流域青铜器纹饰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7 陈钦龙;郑韩故城考古发现与初步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8 尚咏;河南东周城址价值、现状与保护的初步探讨[D];郑州大学;2007年
9 乔彩玲;《诗经·郑风》母体文化与诗旨探析[D];河南大学;2008年
10 陶新伟;新郑郑韩故城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州洛达庙遗址发掘报告[J];华夏考古;1989年04期
2 ;郑韩故城青铜礼乐器坑与殉马坑的发掘[J];华夏考古;1998年04期
3 崔宪;先秦乐律的历史流变(上)[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4 杨华;先秦衅礼研究——中国古代用血制度研究之二[J];江汉论坛;2003年01期
5 燕耘;;商代卜辞中的冶擠史料[J];考古;1973年05期
6 赵慧民;李百勤;李春喜;;山西临猗县程村两座东周墓[J];考古;1991年11期
7 王耀贵;《乐记》的中和思想[J];南开学报;1994年06期
8 郑铁民;谈“和”──春秋时代我国音乐美学的重要范畴“和”的发展轨迹纲要[J];齐鲁艺苑;1995年01期
9 杨富斗;;山西万荣县庙前村的战国墓[J];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12期
10 群力;;临淄齐国故城勘探纪要[J];文物;1972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李素婷 李一丕;[N];中国文物报;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世超;铸鼎象物说[J];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04期
2 郭梅;明器:古人对死后“生活”的物化艺术猜想[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1年06期
3 白剑;三星堆青铜器系中原有缗族携来[J];文史杂志;1999年06期
4 王光尧;清代瓷质祭礼器略论[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3年02期
5 邵建春;;也谈“天顺年造”款卵白釉瓷盘[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年02期
6 翁善珍;元朝佛教兴盛的物证[J];内蒙古文物考古;1999年02期
7 陈子凤;;湖州“皇宋州学宝尊”铭青铜牺尊考[J];东方博物;2009年04期
8 张闻捷;;试论楚墓的用鼎制度[J];江汉考古;2010年04期
9 张素凤;卜师霞;;也谈“妇好墓”[J];中原文物;2009年02期
10 李如森;汉代墓祀新探[J];北方文物;199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刘明杉;;明代前期祭瓷的种类、功能及地位[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辑)[C];2012年
2 朱祖希;;先农坛——中国农耕文化的重要载体[A];北京文物与考古第五辑[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艳坚;三星堆出土整套祭器[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2 侯峗;牛虎铜案之“虎”非虎[N];云南日报;2001年
3 本报特派记者 周其俊;撩开千年神秘面纱[N];文汇报;2000年
4 记者 韩晓玲 实习生 田鑫馨 通讯员 喻少柏;聆听远古的乐音[N];湖北日报;2004年
5 宋阳;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发现最大远古卜甲[N];中国矿业报;2001年
6 周庆喜;商代裸体玉人[N];中国文物报;2002年
7 ;杭州南宋官窑老虎洞窑址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N];中国文物报;2002年
8 成旭辉;古玉的分类形状和定名[N];中国矿业报;2001年
9 本报记者 任国战;“司母戊”?“后母戊”?[N];河南日报;2011年
10 记者 柳易江;鹰潭角山发现商代最大窑场[N];江西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曾曦;法象明器 占施知来——先秦鼎文化考论[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陈小俊;藏礼于器[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2 宋丹妮;南宋“临安窑”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魏艺敏;宋代陶瓷香熏炉造型特征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2年
4 吉野彩美;中日早起非墓葬出土青铜器现象比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5 吴媛;汉代盛器类漆器颜色审美文化研究[D];江南大学;2012年
6 黄慧;明代御瓷的“官搭民烧”制度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3年
7 俞锦辉;论南宋官窑与龙泉窑的关系[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22325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232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