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基于投入-产出的旅游协同创新分析与系统构建——以河北省为例

发布时间:2018-10-21 07:55
【摘要】:旅游协同创新是促进旅游业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源泉。基于投入-产出法对河北省旅游协同创新的分析,河北省旅游协同程度低,创新能力弱。构建基于资源、知识共享、旅游企业共生互长的旅游协同创新网络,阐释各个创新主体的角色,明确协同创新系统中的知识传递,是提高旅游协同创新能力的必然选择和重要内容。
[Abstract]:Tourism synergy innovation is the motive source to promote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tourism. Based on the input-output analysis of tourism synergy innovation in Hebei province, the degree of tourism synergy is low and the innovation ability is weak. Constructing the tourism cooperative innovation network based on resources, knowledge sharing, tourism enterprises symbiosis and mutual growth, explaining the role of each innovation subject, clarifying the knowledge transfer in th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system. It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and important content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tourism synergy innovation.
【作者单位】: 石家庄经济学院商学院;
【基金】:河北省社科基金课题(HB12GL027)
【分类号】:F592.7;F22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易明;;关系、互动与协同创新:产业集群的治理逻辑——基于集群剩余的视角[J];理论月刊;2010年08期

2 袁新华;面向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湖南旅游发展战略分析[J];旅游学刊;2005年01期

3 赵建强;秦巍;张海超;;基于HHI模型的城市旅游协同发展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1年10期

4 王君正;吴贵生;;我国旅游企业创新模式选择的实证研究——以云南旅游业为例[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8年04期

5 成思危;;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J];中国软科学;2009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良举;李万莲;;基于利益主体视角的皖北区域旅游合作研究[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2 张琼瑜;;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的协同机理研究[J];当代经济;2011年10期

3 王德章;;黑龙江省进一步拓展城乡市场与扩大消费的对策[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王德章;陈江波;杜会永;;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区域竞争力变化:现状、问题与对策[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5 禹有松;冯学钢;杨杰;;安徽参与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模式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年03期

6 蔡中华;马欢;宋瑜;;基于时序法的“十二五”期间专利申请量预测研究[J];电子知识产权;2011年04期

7 郑旗;;长株潭城市群旅游协同发展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3年03期

8 丁晓娜;;皖北旅游区旅游合作格局下淮北旅游发展战略分析[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9 宋桥生;娄光新;李宝喜;姚传武;;基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农业科技创新模式[J];湖北农业科学;2011年19期

10 曾军;崔郁;;基于大长三角旅游圈的安徽旅游发展战略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官建成;陈凯华;;中国省域研发生产前沿绩效的测度框架——基于SBM-DEA/RD-Malmquist的实证分析[A];第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世豪;蔡兆鸿;;广州创新型城市建设中产业结构优化分析——以广州为例[A];第十一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园园;集群治理机制论[D];浙江大学;2011年

2 郑代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林源源;我国区域旅游产业经济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4 郎付山;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生命周期不同阶段衰退风险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5 成琼文;高校教师薪酬激励效应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付智;江西区域创新能力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7 范群林;环境技术创新的决策行为及能力影响机理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8 封泉明;中国跨国公司自主知识产权培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9 毛良升;哲学视域中的创新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10 许辉春;区域旅游合作的模式与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区域旅游合作及收益分配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2 李键;湖南省经济型饭店发展对策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3 张银铃;基于游客流视角的沪港迪斯尼乐园竞合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4 王霞;山西旅游服务创新调查研究[D];中北大学;2011年

5 朱红兵;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模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贺;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的海南区域旅游合作研究[D];海南大学;2011年

7 张凤莲;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农产品流通体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姜国强;辽宁省稻米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唐长久;基于创新理论的我国电影产业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静红;我国民营中小企业核心员工激励机制的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均平;谭春辉;;国家创新能力测评五十年[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2 孙国强;关系、互动与协同:网络组织的治理逻辑[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11期

3 郭庆旺,贾俊雪;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1979—2004[J];经济研究;2005年06期

4 马虎兆;唐家龙;李春成;;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的测算及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年09期

5 董华,马月华;旅游业的服务创新与品牌建设[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6 张丽云;;金融危机对河北旅游的影响与应对策略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9年12期

7 和军;;金融危机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与对策[J];山东社会科学;2009年04期

8 郑玉歆;;全要素生产率的再认识——用TFP分析经济增长质量存在的若干局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年09期

9 曹吉云;;我国总量生产函数与技术进步贡献率[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年11期

10 陈莞;谢富纪;;协同定位对高科技产业集群内合作创新的影响分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鞍钢 郑京海;[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永辉;郭会梅;;设计链协同创新与知识产权的矛盾探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05期

2 李雪玲;常玉;;市场知识与技术知识协同创新研究[J];现代制造工程;2009年09期

3 ;开放专利推动协同创新[J];每周电脑报;2005年08期

4 朱祖平;刍议知识管理及其体系框架[J];科研管理;2000年01期

5 彭纪生,吴林海;论技术协同创新模式及建构[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0年05期

6 曹明兰,孙毅斌;建筑企业如何开展知识管理[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1年01期

7 王宗泽,周艳菊;MIS工程的组织管理[J];天津市职工现代企业管理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8 杨溢;企业内知识共享与知识创新的实现[J];情报科学;2003年10期

9 张作凤;谈咨询企业知识共享机制的构建[J];情报杂志;2003年12期

10 雷玲;;实施知识共享的企业文化探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安;;营造知识共享文化 指导员工行为[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10辑)——第十一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10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陈世平;胡艳军;;高校教师知识共享问题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3 杨建华;魏海标;;企业知识管理的应用策略分析[A];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林钟高;;组织结构、信息体制与企业内部控制模式研究——基于组织知识共享理论的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王盛虎;;知识管理视野下政府对自然危机管理的策略选择[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吴六平;;集团内部如何真正解决知识共享的关键问题[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10辑)——第十一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10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王志杰;刘瑞林;;浅论广州本田的知识管理[A];第10届计算机模拟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魏永斌;孙东川;;协同商务环境下知识共享的利益分配方法研究[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陈湘;;索引与信息服务[A];2005年中国索引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汪黎君;;由团队知识的形成看医学工程部的知识共享[A];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八次学术年会暨《医疗设备信息》创刊20周年庆祝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CAXA、韩道阳;CAD的协同创新设计[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2 广东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 李兴华;协同创新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效率的最佳形式和途径[N];科技日报;2011年

3 记者 纪爱玲;北京协同创新服务联盟专利推广成效显著[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年

4 文/定城;Power.org:“协同创新”时代宣言[N];计算机世界;2004年

5 赵殿顺 战吉祥;协同创新 追求完美 不断超越 永攀高峰[N];大连日报;2010年

6 李富强 葛新权;建立知识共享管理系统的思路[N];首都建设报;2010年

7 记者  樊夫;客户协同创新能走多远?[N];中国电子报;2006年

8 佟洁;CCD如何走出创新路?[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梁红兵;中国IC产业:协同创新迎战危机[N];中国电子报;2010年

10 易水;美国银行如何实现知识共享[N];人民邮电;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雯;通过激活社会资本在虚拟社区中实现知识共享[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2 周勇士;供应链知识共享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3 夏晶;高校知识管理创新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4 李丹;科学研究活动中的知识管理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5 王丽丽;大学创新团队成员心理契约对知识共享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赵鑫;组织创新氛围、知识共享与员工创新行为[D];浙江大学;2011年

7 宋志红;企业创新能力来源的实证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8 黄福玉;面向组织记忆的岗位知识管理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9 于国波;基于知识共享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机理及路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10 初浩楠;中国文化环境下企业人际信任及其对知识共享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娉;供应链企业间的知识共享机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2 宋文豪;知识共享在团队过程与团队效能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蒋凯;基于灰色理论的项目团队内部知识共享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4 沈旭文;威客模式下虚拟社区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张作凤;知识共享机制及其在企业中的构建[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文献情报中心);2004年

6 赵玉洁;跨学科团队知识共享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7 宗胜亮;网络环境下合作R&D项目的知识共享机理及促进对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8 付桃红;软件外包中发包方与接包方间知识共享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9 张志伟;基于MIS的A公司知识挖掘与知识共享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10 李康;知识型企业员工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2844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2844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1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