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艺术介入空间生产:城市闲置工业空间的旅游开发

发布时间:2018-10-31 19:32
【摘要】:以地产资本为主导的、单一拆除重建式闲置工业空间利用模式不符合城市"有机更新"的理念,城市闲置工业空间应由"空间内的生产"转为"空间的生产"。以艺术为媒介、通过政府的推动和资本的驱动进行旅游空间生产具有现实的可行性,将列斐伏尔等人的空间生产理论中涉及空间生产过程、空间权力、空间正义和空间资本循环等内容应用于城市闲置工业空间的旅游开发,通过产业链导向的创意旅游综合体建设、工业生产过程活化与多样化开发、社区参与下的资本与艺术平衡等策略,可从新的视角充实空间生产理论和闲置工业空间的利用模式。
[Abstract]:Based on the real estate capital, the mode of single demoli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idle industrial space is not in line with the concept of "organic renewal" of the city, and the idle industrial space of the city should be changed from "production within space" to "space production". It is feasible to carry out tourism space production through the promotion of government and the drive of capital by the media of art. The space production theory of Lefeivoll and others involves the process of space production, the space power, and so on. The contents of space justice and space capital cycle are applied to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of the idle industrial space in the city.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creative tourism complex guided by the industrial chain, the industrial production process is activated and diversified. The strategies of capital and art balance under the participation of community can enrich the theory of space production and the utilization mode of idle industrial space from a new angle of view.
【作者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山东潍坊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基金】: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研究项目(2012165) 青岛市社科规划项目(QDSKIL130413)
【分类号】:G124;F59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王娟;衣莉芹;;艺术社区的发展、管理与旅游开发潜质分析[J];旅游论坛;2012年05期

2 叶超;柴彦威;张小林;;“空间的生产”理论、研究进展及其对中国城市研究的启示[J];经济地理;2011年03期

3 佟玉权;韩福文;许东;;工业景观遗产的层级结构及其完整性保护——以东北老工业区为例[J];经济地理;2012年02期

4 赵福生;;Heterotopia:“差异地点”还是“异托邦”?——兼论福柯的空间权力思想[J];理论探讨;2010年01期

5 董玛力;陈田;王丽艳;;西方城市更新发展历程和政策演变[J];人文地理;2009年05期

6 吕一河,傅伯杰;生态学中的尺度及尺度转换方法[J];生态学报;2001年12期

7 高峰;;城市空间生产的运作逻辑——基于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的分析[J];学习与探索;2010年01期

8 李勇;徐建刚;王振波;;城市形象研究进展及展望[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9年02期

9 池忠军;;公共管理视域下重建矿山生产秩序的逻辑理路[J];中国软科学;2006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华;公共艺术设计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关系[D];湖北美术学院;2007年

2 徐进;闲置工业空间改造中LOFT文化的体现与深化[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强强;;基于Shift-share方法的安徽省产业发展分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2 张志军,杨维凤;找准定位,促进黄山市区域经济发展[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3 汪亮;黄万金;;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问题[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4 李毅超;;城市设计中的可防卫性空间初探[J];安徽建筑;2009年04期

5 熊来平;尹小剑;;略论江西崛起的“引擎”——昌九工业走廊的建设[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王丹,陈诗波,雷海章;湖北省农业经济的梯度定位及其战略选择[J];安徽农业科学;2004年06期

7 韩申山;;咸阳市城市化理论与实践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9期

8 徐军亮;章异平;;土地利用中尺度效应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4期

9 熊正贤;;“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在农业产业化中的误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6期

10 张树楠;尚改珍;董英魁;黄涛;;开放式公园边界空间设计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井百祥;刘长庚;孙红玲;;重塑中国经济增长的区域配置模式[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2 宋延鹏;李枝坚;李欣;蔡春;;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下的广东理想城市探索[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王颖芳;华晨;张彦芝;;小城镇,“微”生活——基于城市美学的小城镇城市设计尺度抉择的探讨[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莫琳玉;;低碳交通导向的商业街区空间形态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彭恺;周均清;杨俊雷;刘瀚熙;;基于AHP与GIS整合的棚户区改造选址评价——以邯郸市峰峰矿区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胡乃彦;;对低生活成本住区街道的空间句法解析[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阙涛;;基于城市复兴理论的滨海港湾复兴规划——以烟台芝罘湾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马丽;闵雷;;旧城风貌区更新改造中的“城市触媒”策略研究——对武汉老汉口滨江商业区复兴规划的思考[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原雅捷;;南京市长江路文化街空间活力的实证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朱佩娟;周晗;彭焱;;城市商业外部空间吸引力的物质空间影响因素研究——以长沙市商业外部空间调查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勇;欧盟科技一体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宋新华;宁夏矿产资源产业布局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3 倪文岩;广州旧城历史建筑再利用的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9年

4 陈春雷;多尺度林业遥感数据融合技术的应用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齐晶晶;创新型经济圈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孙起生;基于低碳经济的县域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7 贾奋励;电子地图多尺度表达的研究与实践[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8 徐子青;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韩璐;基于数据挖掘的土地利用决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10 王豪;中心性与开放性[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三保;吉林省县域经济产业协同发展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2 丁亚琦;自然与人本视角下对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3 王海波;泰安山城结合部公园游人行为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4 张丽丽;沿海工业园区用地用海布局评价[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郑浩;产业结构变动对辽宁省经济影响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6 刘佳琪;陇南市中药材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7 刘晓华;沿海与内陆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蔡秀珍;朝阳县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9 张志良;南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集聚效应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10 于巍;我国财政政策区域效应及其原因的实证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云;刘淑兰;;以旅游为核心的森林城市——张家界城市形象定位[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1期

2 杨万柱;城市形象建设必须注重文化内涵——“中国常德诗墙”的启示[J];城市发展研究;2002年01期

3 张更立;走向三方合作的伙伴关系:西方城市更新政策的演变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城市发展研究;2004年04期

4 张应祥;蔡禾;;资本主义与城市社会变迁——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视角[J];城市发展研究;2006年01期

5 王铁城;;城市雕塑与城市形象[J];城市发展研究;2006年05期

6 凌波;孙毅;陈志刚;;城市形象竞争力的评估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8年01期

7 李新琪,王玉,海热提·涂尔逊;乌鲁木齐城市形象设计[J];城市规划;2001年12期

8 刘卫东;城市形象工程之我见[J];城市规划;2003年04期

9 徐苏宁;城市形象塑造的美学与非美学问题[J];城市规划;2003年04期

10 李广斌;王勇;袁中金;;城市特色与城市形象塑造[J];城市规划;2006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钟健夫;;论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区别[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 王琪;;“创意产业”的本质与特征[J];甘肃理论学刊;2009年04期

3 许正林;;上海文化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J];科学发展;2010年07期

4 李永菊;;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内涵[J];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15期

5 刘吉发;;创新与文化创意:关系辨析及产业发展趋势[J];现代经济探讨;2009年01期

6 胡维革;;用创意产业推动吉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长白学刊;2011年01期

7 张秋月;;浅谈数字媒体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及作用[J];科技传播;2009年03期

8 李建军;;西方国家创意产业研究综述[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3期

9 王晓云;李文玲;;关于发展河北文化创意产业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7年30期

10 白素霞;蒋同明;;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关莉丽;;文化产业背景下的高校文化与艺术教育[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2 徐建平;杨庆华;张玉兴;;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推动县域经济发展[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3 赵允福;;我国文化产业的定位及发展模式研究[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8年

4 刘晓宁;;我国文化产业“走出去”的现状、优势及策略分析[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5 刘秀华;;我国文化产业和谐发展的路径探讨[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6 陈辉;;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着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9年

7 王立岩;;文化产业新型融资模式构建的思路与探讨[A];第五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0年

8 吕在;杨建生;;从精神态文化到物质态产业——兼论艺术之于文化产业的价值[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王冠群;;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壮大服务经济[A];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2010-2011)[C];2011年

10 陈树文;宋晨;;文化产业创意人才的素质结构及开发途径探究[A];创新驱动与首都“十二五”发展——2011首都论坛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薛锁明 范非;古城新韵[N];山西日报;2009年

2 ;我市项目宣传展示魅力[N];齐齐哈尔日报;2010年

3 秦晓英 李伟 王飞;曲江新区学习实践活动成效显著 文化产业科学发展迸发强劲活力[N];西安日报;2009年

4 记者 宋柏松 刘成群 吴永哲;秦皇岛文化产业增加值3年增1.3倍[N];河北日报;2009年

5 吴启明;歙县文化产业步入发展春天[N];黄山日报;2010年

6 记者 艾秀廷 赵晓清;邯郸逾50亿社会资本投向文化产业[N];河北日报;2010年

7 记者 闫t,

本文编号:23033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3033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b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