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旅游经济的时空演变格局探究
[Abstract]:Combined with the traditional statistical method and spatial data analysis method,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evolution law of regional tourism development in Shandong Province from 2003 to 2010, and analyzes the pattern evolution of regional tourism development. The main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from the evolution track of the center of gravity,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economy in Shandong Province is unbalanced in the east and west, but tends to shrink. By calculating the global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index and the local correlation measure of regional tourism development, it is shown that there is an obvious spatial correlation in tourism development between different cities, showing the trend that high value area is surrounded by high value area and low value area is surrounded by low value area. On the basis of the comparison of the changes of tourism cold hot spots, it is found that the spatial pattern of tourism growth in Shandong Province has not changed obviously from 2003 to 2010, and the hot spots of tourism growth have been steadily located in coastal areas. But the cold spot area also displays the relatively stable characteristic in the space, accordingly puts forward the Shandong regional tourism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南京大学地理信息科学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1128)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项目(11KJB170003)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地理学)
【分类号】:F59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齐邦锋;江冲;刘兆德;;山东省旅游经济差异及旅游空间结构构建[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0年05期
2 马颖忆;陆玉麒;张莉;;江苏省人口空间格局演化特征[J];地理科学进展;2012年02期
3 汪德根;陈田;;中国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的空间分析[J];地理科学;2011年05期
4 杨兴柱;顾朝林;王群;卢松;;南京市内部旅游客流空间测度与模拟[J];地理科学;2011年07期
5 陈秀琼;黄福才;;中国入境旅游的区域差异特征分析[J];地理学报;2006年12期
6 马晓冬;朱传耿;马荣华;蒲英霞;;苏州地区城镇扩展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化分析[J];地理学报;2008年04期
7 邱灵;申玉铭;任旺兵;;北京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联及空间分布[J];地理学报;2008年12期
8 汤放华;陈立立;;1990年代以来长株潭城市群区域差异的演化过程[J];地理研究;2011年01期
9 关伟;朱海飞;;基于ESDA的辽宁省县际经济差异时空分析[J];地理研究;2011年11期
10 庞丽;王铮;刘清春;;我国入境旅游和经济增长关系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喻萧萧;山东省旅游空间结构整合及优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世河;;黄山市旅游经济发展时空差异性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04期
2 高超;陆玉麒;;江苏省旅游经济空间差异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4期
3 张学文;丁正山;;江苏旅游经济时空演变特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3期
4 程进;陆林;;安徽省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5 赵亮;李洪娜;卢晓君;;基于SPSS的辽宁省旅游经济发展差异研究[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6 赵亮;李洪娜;卢晓君;;辽宁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变化[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7 梁平;梁彭勇;;中国入境旅游与服务业发展关系的区域差异——基于东、中、西部面板数据的检验[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8 郑晓宇;;中国旅游经济时空差异分析[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9 文瑚霞;毛端谦;王海燕;;江西省旅游经济空间特征的初步分析[J];商业研究;2007年09期
10 马耀峰;孙学强;李君轶;;广东入境旅游流递进扩散转移特征[J];商业研究;2009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丁旭生;李永文;;黄河流域旅游经济差异的实证演化研究与R/S分析[A];中国旅游评论2011[C];2011年
2 张璞;;发展入境旅游,折射中国魅力——基于我国入境旅游的ARMA及ECM模型[A];北京市第十五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获奖论文集[C];2009年
3 李毅伟;;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中国人口格局的空间分布变动模式[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卞显红;;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差异及其形成影响因素分析[A];江苏省旅游发展30年学术论坛暨江苏省旅游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瞿华;;中国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动态分析——基于1985-2009年数据的实证[A];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陈刚强;;中国地市旅游经济空间集中特征及机理分析[A];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杨勇;;中国旅游业竞争力差异的综合评价与比较分析[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8年
8 田大江;刘家明;王润;;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研究——以中国西北五省会城市为例[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9 王雪晶;沈和江;王敏;;我国区域旅游发展新格局的地区差异与空间特征研究[A];旅游业: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第十三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李楠;;山东省17地市旅游规模发展差异及其位序规模体系分析[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创新;基于社会物理视角的中国入境旅游流时空扩散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亚男;两化融合视角下的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3 侯兵;南京都市圈文化旅游空间整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林源源;我国区域旅游产业经济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5 周文丽;城乡居民国内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6 王国栋;沿海与内陆就地城市化的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7 卢娜;土地利用变化碳排放效应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8 李振亭;中国西部典型区域入境旅游流关联度及经济协调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卞显红;城市旅游空间结构形成机制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经龙;中国品牌旅游资源评价及其开发战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广宇;广西区域旅游发展差异及协调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韦福巍;广西入境旅游市场时空变化特征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孟倩倩;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资源整合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郑长海;中国六大典型区入境旅游差异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陈雅丽;福建省旅游业发展的空间差异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苑景雪;浙江省入境旅游非均衡性空间特征分析及对策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7 李雅箐;农村经济统计数据空间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田淑霞;城乡交错带农民旅游行为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9 夏苗;延安市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王珍杰;山东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传武;黄润;尚正永;;基于分形理论的安徽省城镇体系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2 黄成林;中国主要旅游资源的省际比较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3 张雪花;郭怀成;张宏伟;;区域经济联系强度的分形特征分析及其在我国西部地区的应用[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4 王敬武;区域旅游业横向实力分析——地区旅游业发达程度指数初探[J];北京商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5 张广海;田纪鹏;;山东省旅游经济地域差异研究[J];商业研究;2008年04期
6 刘昌雪;;农民对农村发展旅游业的认知与态度研究——以皖南古村落西递和宏村为例[J];商业研究;2008年09期
7 孙根年;薛佳;;收入驱动的居民国内旅游模型研究[J];商业研究;2009年05期
8 赵军,符海月;GIS在人口重心迁移研究中的应用[J];测绘工程;2001年03期
9 敖荣军;韦燕生;;中国区域旅游发展差异影响因素研究——来自1990~2003年的经验数据检验[J];财经研究;2006年03期
10 郑吉昌,夏晴;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竞争力关系研究——以浙江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为例[J];财贸经济;2004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操建华;旅游业对中国农村和农民的影响的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陈楠;基于GIS的人口时空分布特征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耿e,
本文编号:23916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391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