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旅游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
[Abstract]:With the successful conclusion of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China has put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an unprecedented position of social development. Tourism development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We should establish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vigorously advocate and develop ecotourism, low-carbon tourism, modern healthy tourism and other advanced tourism methods,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tourism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make contributions to the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China.
【作者单位】: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武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分类号】:F592;F2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曹诗图,袁本华;论文化与旅游开发[J];经济地理;2003年03期
2 王衍用;曹诗图;;对旅游开发中“以自然为本”理念的哲学思辨[J];旅游研究;2012年01期
3 马继刚;宋金平;张瑞红;;从低碳旅游到洛哈思旅游:可持续旅游理念的又一次深化[J];人文地理;2012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白龙;[N];人民日报;2012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传岭;程春旺;;中国古典园林文化内涵在旅游活动中的价值挖掘[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2期
2 吴开军;;地域文化与区域文化整合开发研究——以佛山三水水文化旅游开发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1期
3 高春华;傅建祥;崇慧;;全城旅游开发的“绍兴模式”探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年10期
4 付邦道,吴翔;开封历史遗存再文化现象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年01期
5 朱生东;章锦河;杨效忠;;徽州文化旅游整体开发模式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年02期
6 梁月;试论旅游和文化的关系[J];北方经贸;2005年09期
7 王恩旭;赵奥;;低碳旅游品牌形象塑造研究——以佳木斯市旅游发展为例[J];旅游论坛;2011年06期
8 舒锡慧;;刘三姐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进程研究[J];传承;2009年24期
9 杨昌儒,潘梦澜;贵州民族文化村寨旅游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10 李抒望;;深刻认识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定位——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J];大连干部学刊;2012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方相林;李俊民;;安阳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A];创新发展——河南省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9年
2 萧洪恩;刘玉珍;;湖北民族地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品牌建设研究[A];科学发展观与民族地区建设实践研究[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韩哲英;黑龙江省森林旅游产业系统分析与整合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2 王镜;基于遗产生态和旅游体验的西安遗产旅游开发模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应华;长沙市大学生休闲行为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2 孙佳祺;从边远小镇到文化胜地[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胡春丽;论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D];河南大学;2011年
4 易仁乐;武汉知音文化旅游开发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熊文平;临川文化旅游开发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吕强;蒙山登山文化节和新疆那达慕草原文化节比较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7 姜运兰;湖南邵阳市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保护开发研究[D];云南民族大学;2009年
8 陈晓宁;三峡旅游环境与传统建筑特色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9 杨旭;民族发展理论视野下旅游地民族发展问题研究[D];贵州民族学院;2011年
10 郑绚;民族地区民俗文化保护及其民俗旅游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强;;基于“乐活(LOHAS)”理念的生态休闲产品开发[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2 王晓倩;;基于乐活理念的旅游景区线路组织研究——以漓东旅游新区乐活环线为例[J];大众科技;2010年11期
3 曹诗图,袁本华;论文化与旅游开发[J];经济地理;2003年03期
4 肖玉琴;;消费者乐活意识倾向的实证分析——以生态旅游为例[J];经济管理;2009年08期
5 胡心智;;浅谈“以人为本”与“以自然为本”的关系[J];学理论;2010年05期
6 梁从诫;;人类无须敬畏大自然吗?[J];绿色视野;2005年05期
7 蔡萌;汪宇明;;低碳旅游: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J];旅游学刊;2010年01期
8 曹诗图,吴正佳;“三峡集锦”建设及旅游经营对策刍议[J];旅游学刊;1997年01期
9 张妍;牟岱;;论“以人为本”与“以自然为本”的关系[J];人民论坛;2010年32期
10 赵建春;;关于生态旅游的哲学思考[J];中州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王衍用 王旭科;[N];中国旅游报;2004年
2 魏小安;[N];江南游报;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铀生;马胜;;低碳消费是实现低碳旅游的关键要素[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7期
2 王向荣;郑耀星;;福建生态旅游发展形势及其对策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年10期
3 ;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生态旅游 荔波宣言[J];人与生物圈;2011年03期
4 李强;;构造生态文明后发优势[J];今日国土;2008年06期
5 曹春梅;;坚持科学发展 促进丹寨县生态文明建设[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0年03期
6 胡坚强;单文君;厉亮;;低碳旅游研究现状与展望[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王力峰;陈洁;章昌平;;低碳旅游理念与开发模式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18期
8 陈晓南;;区域生态文明及其产业实现机制[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09年02期
9 董观志;龙茜;;低碳旅游的创新发展战略研究[J];商业研究;2011年03期
10 高波;;贵州生态建设中的绿色贫困探析[J];贵州农业科学;201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有祥;;贵阳市生态文明建设探讨[A];贵阳市经济社会文化大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C];2010年
2 陈海勇;;资源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政府公共行为研究[A];贵阳市经济社会文化大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C];2010年
3 牛国元;司继涛;;建设低碳城市是银川市利用对外开放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理性选择[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4 佚名;;附录:贵阳市经济社会文化大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贵州希望网对理论研讨会的综合报道[A];贵阳市经济社会文化大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C];2010年
5 白永秀;邵金萍;吴振磊;;秦岭旅游与生态旅游产业的培育[A];道路·创新·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优秀论文[C];2009年
6 冯少茹;朱明峰;贾志海;;资源型城市发展生态旅游探索——以淮南市为例[A];2004“生态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7 张锡君;;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城区品质[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8年
8 王鹏升;;永乐乡城郊型生态旅游文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A];贵阳市经济社会文化大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C];2010年
9 闫维;李洪远;;天津湿地生态旅游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6分会场-绿色经济与沿海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李同升;李广志;;生态文明视角下的西安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探讨[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田奇 本报记者 熊诚;围绕“一高一快”绘生态文明建设蓝图[N];贵州日报;2009年
2 记者 方芳;养生游成生态旅游新方向[N];中国环境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英涛 通讯员 杨志民 于金宝 梁宁;涞水:加快建设环京生态旅游强县[N];保定日报;2008年
4 任宏胜 李海滔;《承德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通过专家论证[N];承德日报;2009年
5 记者 邓国芳;推动杭州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前列[N];杭州日报;2009年
6 记者 杨蕊;国家教育部旅管专业教指委到我市考察生态旅游[N];玉溪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陶健 本报通讯员 杜烨;崇明生态旅游攻坚三大难题[N];解放日报;2009年
8 张涛;毕节加快打造生态旅游实验区[N];中国商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胡丽平;中国·贵州生态旅游发展论坛在铜仁闭幕[N];铜仁日报;2009年
10 通讯员陈建明 记者杨新明;沿海生态旅游蓝图呼之欲出[N];南通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刘存斌;生态旅游发展的产业效率与区域效应分析[D];兰州大学;2012年
2 谭红杨;生态旅游的公益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王红英;以野生动物为对象的休闲旅游影响与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4 王玉霞;大青沟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评价及其可持续发展[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5 夏友照;生态旅游城市建设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6 蔡萌;低碳旅游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陶表红;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8 何丹;辽宁省森林旅游产业发展与县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卜文娟;生态旅游社区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2 周秋文;基于GIS的川西高原生态旅游适宜度评价[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琨;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4 周鹏;工布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及其调控措施[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5 曲小溪;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6 肖玉琴;乐活意识实证分析及其营销意义[D];厦门大学;2007年
7 刘洪丽;生态旅游者划分及其环境态度与行为差异的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8 樊玲玲;湿地公园游客体验与游后行为意向的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9 王伟松;惠安洛阳江湿地生态旅游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10 谢桂敏;我国低碳旅游发展模式及运行体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003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500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