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扬州汉墓漆器之漆艺特征考

发布时间:2019-07-28 19:51
【摘要】:汉代漆器以其高超的漆艺而名扬后世。扬州出土的汉墓漆器数量高迭上万件,可见在汉代,扬州漆器非常盛行,扬州漆器造型上以轻灵见长,纹样上飞舞灵动,充满生命的韵律。扬州汉墓漆器的胎骨分为厚木胎、薄木片卷胎、木片拼合胎,此外还存有少量竹胎、铜胎、皮胎、陶胎;器形主要有耳杯、漆奁、漆砚、革笥、虎子、面罩和通中枕等;装饰手法主要有彩绘、针刻、金属扣、金银贴饰、镶嵌等;纹饰题材主要有云气纹、鸟兽纹、几何纹、龙凤纹、花草纹、人物故事纹等。扬州汉墓漆器内涵丰富、纹饰生动、色彩鲜艳,具有高超的造型艺术水平。
[Abstract]:Han Dynasty lacquer ware is famous for its superb lacquer art. The number of lacquer ware unearthed in Yangzhou is tens of thousands. It can be seen that in the Han Dynasty, Yangzhou lacquer ware was very popular. Yangzhou lacquer ware has the rhythm of light spirit, flying dance and full of life in the shape of Yangzhou lacquer ware. The tire bones of lacquer ware in Yangzhou Han Tomb are divided into thick wood tire, thin wood piece curly tire, wood piece combined tire, in addition, there are a small number of bamboo tire, copper tire, leather tire, pottery tire; the main shape is ear cup, lacquer dowry, lacquer inkstone, leather, tiger, mask and middle pillow, etc.; the decoration techniques are mainly painted, needle engraved, metal buckle, gold and silver paste decoration, mosaic, etc. The main themes of ornamentation are cloud pattern, bird and beast pattern, what grain, dragon and Phoenix pattern, flower pattern, character story pattern and so on. Yangzhou Han Tomb lacquer ware has rich connotation, vivid ornaments, bright colors and superb plastic arts level.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艺术学院;
【分类号】:K876.3;J5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木鱼;;文房四宝[J];国学;2011年05期

2 曾明;李琰君;胡玉康;;秦汉时期甘肃漆器艺术的装饰风格与特色[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3 李玫;;扬州现代漆画的艺术风貌[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4 贝堤栗;董建成;;上巳节:盛唐狂欢在曲江[J];中华遗产;2008年Z1期

5 吴克嘉;;淮盐重要历史遗存——古海陵仓考[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温乐平;秦汉社会消费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博;从游戏物件设计角度对历史还原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陈伟娜;任f 诗文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3 邓莉丽;扬州传统漆艺在现代室内陈设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桑瑞娟;吴智慧;陈于书;;传统漆艺在现代家具中的传承与应用[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程诚;程可石;;浅谈东台草煎盐文化遗存的保护和利用[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四辑)——回顾与展望:中国盐业体制改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鹏飞;中古五言诗形式美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2 吴俊;秦汉时期广西地区汉文化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玉娟;现代漆艺家具的装饰效果及其工艺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2 刘芬芬;“三月三”节日文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3 林海非;齐梁寒士文人的仕进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马燕云;唐五代宋初敦煌社会消费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束江涛;西汉前期军功集团与私营工商业的发展[D];苏州大学;2012年

6 刘菲菲;装饰艺术品在室内空间中的应用研究[D];齐齐哈尔大学;2012年

7 沈芳甸;秦汉时期文化消费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8 柯慰臣;魏晋社会上层生活消费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9 任春艳;南朝行状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10 陈郁;写意中国画在室内陈设设计中的运用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金华;试析秦汉时期社会消费层次与结构[J];郴州师专学报(综合版);1998年02期

2 万俐;;吴越、晋楚青铜器制作技术的对比研究[J];东南文化;2003年10期

3 萧华忠 ,刘承禄;传统农业生活消费思想探讨[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1年01期

4 胡娉;;论楚文化对战国秦汉漆器的影响[J];消费导刊;2009年16期

5 张英;;探讨现代漆画创新的发展和方向问题[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22期

6 黄瑞云;楚国论[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7 李京华;;南阳北关瓦房庄汉代冶铁遗址发掘报告[J];华夏考古;1991年01期

8 杨宝成;楚国青铜礼器组合研究[J];华夏考古;2000年02期

9 殷义祥,丹枫;楚文化的特点及影响[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02期

10 王祖龙;楚铜器纹饰的审美特征及其文化内涵[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远;夏商周青铜容器的装饰艺术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徐娟;探析油画艺术表现形式在现代漆画创作中的运用[D];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11年

2 成欢欢;青铜器纹饰探究与其对现代设计的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孙逊;试论龙形纹的演变及演变过程中的融合精神[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葛慧;现代漆艺对传统漆艺的继承与发展[D];苏州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楚发;;略论古代散文的艺术特征[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1年03期

2 ;《李白诗歌艺术论》[J];古典文学知识;1994年02期

3 洪荒;关玉良墨彩绘画的艺术特征和审美取向[J];艺术界;1997年03期

4 何春耕;论中国伦理情节剧电影艺术的创新与发展——以郑正秋、蔡楚生和谢晋的作品为例析[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5 赵军;;建筑装饰再认识[J];艺术百家;2005年06期

6 吴小融;;漆画的艺术特征[J];四川戏剧;2006年06期

7 王一波;;论舞蹈艺术特征——从《酥油飘香》谈起[J];文教资料;2007年15期

8 陶英;;福莱艺术歌曲的艺术特征[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9 李江;;鄱阳湖渔歌的内涵及艺术特色[J];农业考古;2007年06期

10 李益;;论影视动画艺术的虚拟性特征[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志国;;汉代云气纹与神仙思想[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张克晋;;秦文物的艺术特征及其相关问题(大纲)[A];秦都咸阳与秦文化研究——秦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刘君涛;;试论意象派诗歌的理论基石与艺术特征[A];走向21世纪的探索——回顾·思考·展望[C];1999年

4 钟国富;;璀璨夺目的竹簧工艺——略论江安竹簧工艺源流及其形态特征[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5 谭家健;;《孟子》散文的艺术特征[A];先秦两汉文学论集[C];2004年

6 刘媛;;鄂尔多斯青铜器的艺术特征和发展规律[A];中国·内蒙古第三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卜其明;;新武侠小说的艺术特征[A];云南省当代文学研究会文学评论选[C];2007年

8 蓝青;;秦士蔚先生甲骨文印章的艺术特征[A];台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方岳民;;简论戏曲的民间艺术特征[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10 郑清森;;初论永城柿园汉墓壁画的绘画艺术及文化内涵[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汪少潭;生命深处的波涛[N];甘肃日报;2000年

2 特约记者 何松;风格独特的清代玉器[N];中国矿业报;2006年

3 华名;各时期玉文化的艺术特征[N];中国矿业报;2004年

4 随文玲;应加强对水墨动画艺术特征的研究[N];文艺报;2005年

5 记者 文艳 实习生 李梦敏;发掘西汉墓 央视今直播[N];西安日报;2011年

6 特约记者 何松;风格独特的清代玉器[N];中国矿业报;2006年

7 孙漪娜;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出版两部科研新著[N];中国文物报;2009年

8 ;西藏岩画的艺术特征[N];西藏日报;2002年

9 山西省沁县文物馆 杜秀俊;南涅水石刻的艺术特征[N];中国文物报;2006年

10 何松;承前启后 开创新风[N];中国矿业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志斌;欧美流浪汉小说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2 徐建平;黄庭坚散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李雅梅;南宋川南墓葬石刻艺术与计算机图像识别应用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4 朱尽晖;陕西炕头石狮艺术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07年

5 张自华;温庭筠诗歌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兰拉成;清代散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7 王明博;多元与边缘[D];兰州大学;2011年

8 苏羽;明代文言“鬼小说”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9 李波;清代庄子散文评点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毛忠;明代弋阳诸腔与民间文化[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怡;中国传统风俗画的审美考察[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2 敖淳;肖邦艺术歌曲《请离开我》的艺术特征及演唱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08年

3 卢昱含;贺绿汀钢琴作品的艺术特征[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李雯;叶兆言小说艺术特征论[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5 孙鹏举;论近三十年创作歌曲对中国民族声乐发展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刘然;新媒体艺术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7 冷纪平;论唐代咏史诗艺术新变[D];青岛大学;2005年

8 唐慧霞;20世纪20-40年代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及其演唱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9 谢泉;唐代七言绝句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10 朱苏华;琵琶武曲的发展历程与艺术特征[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203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5203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f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