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广西吉祥物“马拐”在现代陶艺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9-10-29 23:04
【摘要】:现代陶艺自从诞生那天起,就注定了它的命运是要不断的创新,在广西进行现代陶艺的创作,更是要在广西壮族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创新,使现代陶艺在广西有新的发展。围绕着这一个思想,争取在探索和应用广西吉祥物"马拐"的精神内涵的基础上,能够诠释"马拐"的民族性文化内涵,把它运用到现代陶艺作品的创作中。以求在现代陶艺的创作中蕴藏独特的壮族文化的属性,为现代陶艺作品增添民族的文化内涵。
【图文】:

铜鼓,青蛙


族文化的基础上,能够给现代陶艺作品创作开创一个新的艺术区域。1广西吉祥物“马拐”的艺术特点1.1“马拐”的图腾崇拜广西壮族先民的文化相对较少,主要是对本民族神的崇拜,这种观念对当时的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有很大的影响。广西壮族先民最崇拜的吉祥物就是“马拐”,用汉语翻译就是青蛙,它被壮族人们认为可以有利于农耕的风调雨顺,所以壮族人民的青蛙制品特别多,,有展架上的摆件,钱币,壮族人的服饰,茶壶,生活中的陶瓷制品,甚至寺庙的木鱼也会青蛙的造型。这些制品所涉及的材料非常多,主要是采用木、铜(如图1)陶、铅锡等材料,这些小型雕塑的制品姿态各异,如仰睡、起跳、匍匐、翘首“马拐”的形态可以说是栩栩如生,通过这些生活用品的使用,希望得到“马拐”的庇佑。收稿日期:2013-03-14作者简介:王宁(1981-),男,山东滨州人,讲师,工艺美术师,主要研究方向:陶瓷艺术设计。E-mail:qzxywn@126.com广西吉祥物“马拐”在现代陶艺中的应用王宁(钦州学院美术创意学院,钦州535000)图1铜鼓上的“马拐”1.2“马拐”文化的祈福寓意广西壮族的先民自古就有崇拜青蛙的习俗,它们认为青蛙是神灵,例如壮族的‘蛙婆节’,就是原始的种植稻田部落的青蛙崇拜。这还因为广西壮族的先民在母系氏族社会就已经开始耕种野生的水稻了,用来充饥。随着时代的发展,壮族人种植水稻的技术也大有进步,据可靠的史料记载,秦汉发展到明朝,当地的水稻品种有26个之多,后来都发展到了双季稻。水稻的种植面积达到整个壮族地区耕地的61%。水稻成了它们活命的主要食物,这样它们就希望水稻能够获得大丰收。古代人是不能和神进行直接联系的,这就需要有一个媒介去联系神灵,来保佑我们。在哪时候,壮族人民发现了再有雷雨的?

广西吉祥物“马拐”在现代陶艺中的应用


“马拐”雕塑
【作者单位】: 钦州学院美术创意学院;
【分类号】:J5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洪敏华;;哈尼族传统服饰的图案造形分析与设计运用——以金平县马鹿塘村服饰为试点研究[J];民族艺术研究;2005年06期

2 黄立廉;;钦州制陶与坭兴史考[J];广西地方志;2006年05期

3 何炳钦;有关陶瓷造型设计中线的思考[J];中国陶瓷;1994年02期

4 王慧贤;吴伯麟;;降低钦州坭兴陶烧成温度的工艺条件研究[J];中国陶瓷;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宁;;日用陶瓷的个性化设计[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S2期

2 王宁;;日用陶瓷的个性化设计[J];佛山陶瓷;2007年12期

3 张文兵;仉学敏;;浅谈自由曲线在陶瓷造型中的应用[J];佛山陶瓷;2010年01期

4 肖文生;罗礼烈;梁通;陆石强;曾建民;胡治流;曹德光;;方解石含量对坭兴陶坯体烧成特性及其烧结体微观结构、性能的影响[J];机械工程材料;2014年03期

5 刘永福;;民族传统文化元素在坭兴陶创作中的运用[J];美术界;2010年07期

6 张栋;;龙山黑陶包装设计新探[J];美术教育研究;2012年23期

7 陈向进;黄孙祝;邓敦伟;潘荣才;吴兵;;广西坭兴桂陶初探[J];美术界;2014年05期

8 刘铮峰;黄全胜;万辅彬;;广西钦州唐代宁道务陶碑的初步研究[J];南方文物;2013年04期

9 杨萍;;谈青花抽象线条装饰在陶瓷灯具中的运用[J];青春岁月;2012年08期

10 覃福勇;;现代陶艺的日用陶瓷造型设计[J];陶瓷科学与艺术;2006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迎;现代河南钧瓷造型艺术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2 邵靖;云南少数民族包的文化符码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3 陈凯;场景下的图像[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1年

4 李阳;哈尼族服饰纹样视觉语言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5 谭洋洋;哈尼族服饰图案艺术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6 黄万稳;钦州坭兴陶保护、传承与发展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7年

7 周媛;中国人进食方式与现代陶瓷食器设计[D];景德镇陶瓷学院;2009年

8 王宁;试论广西坭兴陈设陶的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9 仉学敏;论陶瓷造型艺术中线的表现[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0年

10 朱芳;云南少数民族图形元素在室内陈设品设计中的运用[D];云南艺术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杨淑金;吴伯麟;;坭兴陶土的塑性改造及在特种陶瓷中的应用[J];非金属矿;2008年04期

2 温凤梅;浅谈瓷质产品的变形缺陷[J];河北陶瓷;2001年03期

3 萧玉馨;;坯料球磨工艺小议[J];景德镇陶瓷;1988年01期

4 李于昆;生态博物馆: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的保护与传承[J];民族艺术;2005年01期

5 朱志斌,郭志军,刘英,王慧,陈秀峰;氧化铝陶瓷的发展与应用[J];陶瓷;2003年01期

6 于长敏;;广西钦州坭兴陶的兴衰与发展[J];陶瓷科学与艺术;2007年01期

7 江群会,朱练平;景德镇日用瓷降低烧成温度的试验[J];中国陶瓷;2002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忠;商亚敏;;浅议现代陶艺欣赏[J];美与时代;2006年02期

2 黄美尧;;现代陶艺初探[J];陶瓷研究;1988年02期

3 吴立君;浅析现代陶艺的神秘性[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4 程耀;试论现代陶艺的设计意念[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5 林冰;对中国现代陶艺本土理念的再认识[J];陶瓷科学与艺术;2005年02期

6 秦锡麟,张婧婧;现代陶艺的世界性、民族性、地域性及个性[J];陶瓷学报;2005年01期

7 邓和清;赵中良;;陶艺 文化[J];景德镇陶瓷;2006年03期

8 高扬;张若峰;;反思中国现代陶艺发展[J];陶瓷研究;2007年04期

9 陈金山;许格非;;论现代陶艺中的视觉元素[J];美与时代(下半月);2008年11期

10 焦健懿;;谈现代陶艺对传统陶瓷装饰符号的利用[J];陶瓷研究;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洪运;;现代陶艺装饰中的形式美法则[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2 宁钢;;现代陶艺观念和语言的创新[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3 李雪玲;;论民间美术和现代陶艺的契合[A];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暨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邹幸;;延伸与突破——论构成主义在现代陶艺创作中的运用[A];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暨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5 张景辉;施琪;;浅论现代陶艺的造型特征[A];《中国陶瓷艺术设计发展趋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程红璞;徐玉玲;;开拓生活陶艺的现实意义[A];《中国陶瓷艺术设计发展趋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王阿岚;;浅谈制作性肌理在陶艺作品创作中的应用[A];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二)[C];2009年

8 周黎;;陶艺·生活·初中美术课堂[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9 张菊芳;姚棋;;釉色在现代陶艺创作中的运用与表现[A];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二)[C];2009年

10 郝建英;唐巧虬;;从绞胎陶艺看当代“和文化”[A];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暨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张舒涵;到市博欣赏现代陶艺[N];昆明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周慧;“泥”与“火”的艺术[N];郴州日报;2009年

3 鲍峰淮南市寿州窑陶瓷研究所;论现代陶艺的继承与创新[N];安徽经济报;2009年

4 吴忠;现代陶艺再生之浅见[N];美术报;2004年

5 白明;关注现代陶艺[N];北京日报;2001年

6 陶淘;关于现代陶艺的收藏[N];中国矿业报;2001年

7 白明;现代陶艺走出深闺[N];北京日报;2001年

8 本报记者 乔雯;东亚现代陶艺小心在边缘化中走失[N];消费日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王臻青;现代陶艺让泥土“说话”[N];辽宁日报;2002年

10 本报记者 孙美;“21世纪的现代陶艺是中国的!”[N];唐山劳动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毛雄飞;传承与超越[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2 张红霞;现代陶艺的崛起[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克;流—涌动“关系”态势中的现代陶艺[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1年

2 赵洁;现代陶艺在景观艺术中的应用与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于杰;现代陶艺中的留白艺术[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4年

4 王建梅;西方抽象艺术对中国现代陶艺发展的影响[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0年

5 易尚上;论现代陶艺中的装置艺术[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0年

6 余雪莲;论禅对美国现代陶艺起源的影响[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0年

7 李婷婷;论现代陶艺在室内环境中的人文价值[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1年

8 付丹;现代陶艺中“禅”的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1年

9 孟蕾;中美现代陶艺创作比较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2年

10 公超;民俗色彩在现代陶艺装饰中的应用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25536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5536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8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