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以广州城区为客源地的自助旅游人口行为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30 00:27
【摘要】: 人们已经认识到旅游的最大收获在于游历过程中用心去对自然、环境、生活甚至于生命进行体验,越来越注重旅游本身的意境之美和通过旅游去获得精神上的愉悦感受,此时自助旅游受到推崇,同时也伴随着频繁的旅游安全事故的报道。因此,研究该人群的旅游行为具有现实意义。 本文以广州市自助旅游人口为对象研究其旅游行为,借助相关学科的理论基础,探讨自助旅游的深层含义,研究典型客源地广州市自助旅游人口的决策行为、空间行为和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和规律。通过理论探讨、数据收集、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方法初步揭示出广州市自助旅游人口行为的特征和规律。 文章的研究框架设计如下:第一章绪论,介绍国内外有关旅游者行为和自助旅游的研究概况,并对其进行基本概念界定;第二章分析了广州市自助旅游人口的现状;第三、四、五章分别研究广州市自助旅游人口的决策行为、空间行为和安全行为;第六章针对自助旅游人口行为提出对策研究,认为完善当前的自助旅游环境是必需,并构建了自助旅游产业模型。第七章总结本文结论与不足。 通过研究得出以下初步结论: ①广州市自助旅游人口男性略多于女性3.6%,主要由18岁~35岁、未婚、具有大专~硕士学历的在校大学生和企业雇员组成,个人平均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人群中是自助旅游的基础人群,月收入在3000~5000的人群是中坚人群;5000元以上收入者有望成为引领方向人群;他们普遍在中长尺度的旅游距离中进行为期一个星期的自助旅游,并且受旅游季节影响不明显,旅游消费能力颇高,偏好10人以内的小群体活动。②广州市自助旅游人口在对观光游览和休闲度假两种自助旅游类型保持热情的同时,摄影、登山特殊兴趣类和网络召集式类自助旅游成为新宠;求新求知的学习动机是其最主要的旅游动机;主要通过旅游网站和论坛获得他人的游记攻略、交通网络信息和目的地地图等旅游信息。③其“大尺度”一级空间行为辐射尺度占71.6%,“省际/国内”二级空间行为辐射尺度占58.9%,“国内周边省市(含港澳地区)”的三级空间行为辐射尺度占33.3%;他们最偏好的是东南旅游区和青藏旅游区,空间行为等级层次表现出“就近原则”与“距离产生美”相结合、传统经典旅游区和新兴旅游区相结合、空间分布不均衡三个特点。④广州市自助旅游人口的旅游安全认知度较高,主要通过影视媒介和网络媒介获得旅游安全信息;在有安全经历的人中社会性犯罪占到绝对分量;各种旅游安全事故给42.2%的受访者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和生理上的伤害,同时影响到自助旅游者的原定计划和再次自助旅游的决策。
【图文】:

旅游者行为,国内期刊,时间分布,现状


下文从期刊文章和硕博士论文两个角度对旅游行为研究的情况进行分析:1.2.2.1研究的基本特点第一,该主题相关的期刊文章数目随着时间推移而增加(图1一1),,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中后期,2000年~2005年为高峰期,论文总数达到49篇。但1981一 19851986一 19901991一 19951996一 20002001一 20052006、图1一1“旅游者行为研究”国内期刊文章现状的时间分布图资料来源:据CNKI期刊网和Google搜索引擎整理不同时间段有不同的研究重点。90年代,学者主要关注旅游者的空间行为(表1一l);本世纪初开始转向对旅游者决策行为的研究,论文成果也不断涌现;对细1此处所指国内三大旅游权威期刊分别为:《旅游学刊》、《旅游科学》和《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此处所指国内四种地理学核心刊物分别为:《人文地理》《经济地理》《地理学报》《地理研究》

自助旅游,人口,广州市,次数


在受访者中表示愿意自助旅游的为210人,其中表示出肯定意愿的有153人,参加旅行社组团的仅为24人,比例为9:1。问卷调查结果显示,2003年至2006年期间,样本人口也体现出较频繁的旅游活动(图2一l),自助旅游进行了1一5次有135人,占样本人口的54%,自助旅游进行了6一10次的有36人,占样本人口的14%,有强烈的自助旅游的意愿却没有进行过自助旅游的也不在少数,占了16%。l%10%16%14%54%困O次口1一5次.6一10次一11一15次胭16一20次团20次以上图2一1广州市自助旅游人口近3年自助旅游的次数资料来源:据调查问卷统计数据2.2.2自助旅游人口的质量人口质量的社会表现又称人口社会素质,是一个国家的人民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过程中所具有的体魄、智力、思想道德的总体水平,包括了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三个方面。自助旅游能够增强旅游者的心理素质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F5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全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农户决策行为分析与政策出路[J];贵州农业科学;2009年10期

2 王倩;江琦;;时间压力下决策行为的研究综述[J];许昌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3 企业逆境管理课题组 ,佘廉;逆境中的企业决策行为初探[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92年02期

4 张学荣,亓名杰;领导决策行为类型探讨[J];嘉兴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5 鲍宗豪;决策的非理性研究──决策行为的跨文化意义[J];学术季刊;1997年03期

6 韦大乐;定价听证会——规范政府价格决策行为的重要形式[J];价格月刊;1998年07期

7 胡冶岩;;决策行为与心理局限[J];刊授党校(学习特刊);2006年12期

8 李梅;张颖;;新无形资产准则对管理层R&D支出决策行为的影响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05期

9 马广奇;张林云;;行为经济学的逻辑主线和理论贡献[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解进强;;人格因素影响机遇决策行为的实证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建强;曲福田;诸培新;陈江龙;;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农户决策行为研究[A];21世纪中国土地科学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土地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原毅军;耿殿贺;;价值创造能力下中外企业联盟的组建动因——基于离散变量下企业决策行为的研究[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3 石永恒;;非零和对策中的决策行为[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3卷)[C];1995年

4 戴昌钧;刘广;;信息效用及其在决策行为中的应用[A];中国信息经济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朱丽献;李兆友;;企业技术创新采纳的基本内涵及行为表现[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6 李洋;方平;;框架与决策关系中情绪的作用[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张宁;侯玉波;;思维方式对中国企业领导者行为与情绪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王芹;白学军;;最后通牒博弈中回应者的情绪唤醒和决策行为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李笑男;潘安成;;基于多维搜索的组织即兴模型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10 张银玲;苗丹民;罗正学;;人格特征对不同信息框架下决策的影响作用[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鹏;政府决策:向“三拍”说不[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5年

2 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周彩霞 华东师范大学 邵秋萍;信息不对称下中小企业融资决策行为探讨[N];证券时报;2004年

3 农行党校2007年春季领导干部进修班第八课题组;加强权力制约监督 规范领导决策行为[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7年

4 马凌 卢继勇;认真研究消费者的决策行为[N];人民邮电;2003年

5 汪馥兰 胡明忠;大课题 大调研 大项目[N];光华时报;2007年

6 记者 李鹏;政府决策:向“三拍”说不[N];重庆日报;2005年

7 韩晓荣 许实现 龙金花;公开带来公正[N];人民武警;2003年

8 梁竹苑 周媛 饶俪琳 李纾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神经经济学:探索人类决策行为的神经基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于宏波 周晓林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脑中的决策 决策中的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杜贞耐;淄博市审计对区县决策行为进行监控[N];中国审计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崇铁;农户子女中等职业教育决策行为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2 曾庆群;移动商务决策行为及其价值形成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郭亚军;旅游者决策行为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4 宗文;组织内部员工对信息技术/信息系统(IT/IS)主动采纳的决策行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5 王钰;情绪影响决策过程与结果评价的认知神经机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6 胡豹;农业结构调整中农户决策行为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7 熊波;老年人长期照料模式与决策[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仪垂林;中国证券市场价格波动[D];河海大学;2006年

9 沈蕾;上海家庭服装消费决策行为的系统整合模型及其市场应用[D];东华大学;2002年

10 杨晓兰;证券市场泡沫问题的实验经济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温丽娜;大学生普遍信任对静态博弈决策的影响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金风;后悔情绪与投资决策行为关系的探索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海东;不确定因素下项目投资决策行为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4 米伟;调节方式对作为与不作为后悔的影响[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5 龚彩云;面向决策的影响图结点聚集方法[D];云南大学;2010年

6 陈晶;决策信心的认知与神经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李三福;X学院领导决策行为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8 李霞;民营酒店投资决策行为研究[D];华侨大学;2008年

9 祝颐蓉;决策行为的文化差异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10 郭洪涛;非线性思维与决策行为[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067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6067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0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