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剪纸中的母性表现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艺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J528.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宁,王艳;浅谈中国民间剪纸的构成形式[J];洛阳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2 李英;;邮票上的剪纸艺术[J];老友;2005年03期
3 宋尚明;;若以剪纸话钟情[J];青少年日记;2010年10期
4 李文越;展示剪纸50年成果 探索新世纪发展方向──评《中国剪纸艺术研究》[J];美术之友;2001年05期
5 叶鹏;;艺到深处自儒雅——读《笑白剪纸》[J];美与时代(下半月);2002年05期
6 周海军;中国剪纸艺术的造型方式[J];美与时代;2005年02期
7 马海荣;;第三届中国国际剪纸艺术展举办[J];友声;2007年06期
8 木子;;“国风归来”记第二届国际剪纸艺术博览会[J];上海工艺美术;2007年04期
9 华山;;“中国人的骄傲”奥运剪纸艺术展在北京开幕[J];中华文化画报;2008年07期
10 张树贤;;海派剪纸展新颜[J];上海工艺美术;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小锵;;发展中的仪陇剪纸艺术[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2 王有斌;;简论定边剪纸艺术的形成与发展[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3 肖湘平;;探索常宁剪纸艺术的产业之路[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4 王义桂;;瑞昌的俗神与剪纸艺术——元结与“百花帐”[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5 吴东青;;论剪纸艺术的应用与提高[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6 陶泠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樊涌的剪纸艺术[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二辑)[C];2011年
7 王海泉;;邳州民间鞋花样剪纸艺术初探[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8 张俊荣;;继承传统是根本 立足创新是灵魂[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9 穆桂花;;进行剪纸艺术活动 培养幼儿创造能力[A];学陶师陶 贵在实践——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第二届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96年
10 郝伟;;浅探威海剪纸源渊[A];2008山东省群众文化学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步雄;我们为什么要办剪纸艺术节[N];北京日报;2001年
2 马琳 张建平 段德兴;剪纸艺术[N];中国档案报;2001年
3 本报记者 刘孟华;弘扬我国的剪纸艺术[N];中国矿业报;2004年
4 小刺猬;中国剪纸艺术[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5 吕瑞东邋赵乃政;巧手剪出“关东魂”[N];吉林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张绪勇 通讯员 李宏岳 刘霞;小剪刀小香包小画笔成就文化大县[N];甘肃经济日报;2009年
7 王亚坤;精致中显大气 现代中寓古韵[N];中国旅游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鲍妍;正在消失的剪纸艺术[N];北京科技报;2004年
9 史涌涛;促进剪纸艺术繁荣 助推县域经济发展[N];大同日报;2007年
10 严长元;小小剪纸蕴大千[N];中国文化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彭冬梅;面向剪纸艺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怀英;民间剪纸中的母性表现[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2 别淑花;剪纸艺术的形式特征及象征意蕴[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瑾;和林格尔剪纸艺术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4 张群;剪纸艺术的现代转型与应用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锦亚楠;“中原剪纸艺术”介入初中美术课堂教学设计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贺;中国剪纸艺术语言研究[D];鲁东大学;2012年
7 冷敏杰;孝感雕花剪纸艺术生产性保护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8 来凯丽;剪纸艺术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2年
9 段秀芳;壮族仪式剪纸艺术考察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2年
10 贾红杏;山西襄汾戏曲人物剪纸艺术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081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608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