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改革的探索
发布时间:2020-04-06 02:44
【摘要】: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体系全方位变革是社会发展关注的焦点。教育信息化 既是课程体系改革的催化剂,又是课程体系改革的支撑与保障。素质教育向当今教育提出了 更高的要求。《中国旅游地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做了改革的尝试。《中国旅游地理》是旅 游管理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的 认知程度及对专业理论的掌握和应用,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科学实验技能、掌握科学 方法等方面,具有其它课程不能代替的重要作用。本文从《中国旅游地理》课程建设的理论 依据入手,对《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教材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作了 一定的改革尝试。通过教学改革实现了素质教育的功能,更好的贯彻了素质教育的宗旨。
【图文】: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改革的探索将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机理、旅游的经济功能、21世纪发展目标、资源系场系统引入课堂教学,符合当今教学内容更新要体现信息化、动态化、综合材,是以知识传授为主,缺乏能力培养的系统内容。而且,,专业教材出版更代科学理论、技术、手段的高速发展,往往使教科书内容显得陈旧,为使捕捉到最新科技信息,让学生们站到科技的最前沿,必须在教材上进行调教学实践,根据专业特点,总结教材使用规律,提出了《中国旅游地理》和结构模式,见图卜图2。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F592.99
本文编号:2615892
【图文】: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改革的探索将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机理、旅游的经济功能、21世纪发展目标、资源系场系统引入课堂教学,符合当今教学内容更新要体现信息化、动态化、综合材,是以知识传授为主,缺乏能力培养的系统内容。而且,,专业教材出版更代科学理论、技术、手段的高速发展,往往使教科书内容显得陈旧,为使捕捉到最新科技信息,让学生们站到科技的最前沿,必须在教材上进行调教学实践,根据专业特点,总结教材使用规律,提出了《中国旅游地理》和结构模式,见图卜图2。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F592.9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谢百治;美国教育技术简介[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09期
本文编号:26158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615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