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河南宋代楼阁式砖石塔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9 10:13
【摘要】: 塔的历史可谓是源远流长,在中国,塔更是悠悠华夏文明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某种意义上,塔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历史的见证者,然而,至今我们对它还缺少调查研究,已成为愈来愈多的专家学者的共识,并且正在努力改变这种状况。 本文共分四个部分,即塔的起源、东传与发展,河南砖石塔综述,河南宋塔的建筑特色,河南境内宋塔的价值作用及其研究意义。 第一部分,,塔的起源、东传与发展纵向考察了塔的源流,特别是中国古塔的历史演化轨迹,扼要分析了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塔的时代特征;又从空间着眼,横向比较了同一时期古塔(以楼阁式和密檐式为代表)呈现出的不同地域特征。 第二部分从河南古塔建筑材料的变化、层数、造型以及功能演化等方面入手,对现存(包括文献资料记载的)河南境内的古塔作一概要描述,并从社会的、经济的、历史的角度重点分析了产生变化的原因;接着,对楼阁式和密檐式砖石塔作了重点分析,然后又对河南境内现存39座宋代砖石塔进行了比较分析。 第三部分先从外观造型、平面形式、层数高度、细部与建筑装饰风格等不同方面对河南境内现存砖石塔的建筑特色进行了细致分析,从而得出河南宋代砖石塔(主要是楼阁式)建筑特征:宋代的砖石塔,总体风格较唐代砖石塔更加繁缛华丽,其造型挺拔有力,比例匀称,雕饰精美,结构独特,以八角形楼阁式塔为基本形制;河南境内的宋塔平面形式却主要为六边形;早期的塔身较为高大,后期塔身边长变小,高度降低,整个塔身也变得优雅秀丽,塔身装饰更加细腻;早期的塔基较为简单,皆为砖砌,且台子较低,后期基座变得越来越高大;塔身大多镶嵌佛像砖;斗h1体量减小,更加精美,仿木构建筑的铺作构件也愈加准确完善;塔的出檐深度减小,反叠涩收进尺寸增加,高度增大,风格从唐塔的雄伟壮丽变得优雅清丽而筋骨具佳,是塔的发展历史上一个重大转折;门窗的雕饰变得 简单明了,假窗饰形体变得更加绢秀,凸凹比唐代更浅,但使用的频率和范围有 了大幅度的提高;塔刹简洁明了,形制成熟,广泛使用金属材料,工艺较之以前 精美;宋塔对内部结构进行了大胆改革,在主体结构上完全摆脱了以木材作为辅 助楼板、楼梯的作法,塔身、楼梯、楼板、回廊塔檐等全用砖石砌成一个整体, 结构复杂,将塔之壁体与塔内砖石结构紧紧连为一体,增强了刚度,加强了塔的 整体性。 第四部分从历史价值和研究意义两大方面对本文的研究价值进行了自我评 价:将其价值归纳为历史文化、建筑与雕饰艺术、砖石结构的科学创新三个方面。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K87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千岛湖秀水街[J];杭州(生活品质版);2011年Z1期

2 余群鸣;;乐清炮楼的分布与建筑特色[J];东方博物;2011年02期

3 吴继路;;京亭赋话(一)[J];北京纪事;2011年07期

4 梁艳红;;感受生命[J];青少年日记;2008年06期

5 陆人;;北京路断想[J];黄金时代;2005年11期

6 ;曲阜孔庙——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圣殿[J];党的建设;2010年12期

7 王雅君;;城市色彩研究[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8 田志馥;;近二十年孔庙研究成果综述[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周越;李芳芳;;南北交融 雄秀共生——齐鲁民居地域文化解读[J];中国地名;2011年08期

10 解晴;苏静;;论影视及戏剧舞台中的海派建筑特色[J];电影评介;201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左纯悦;张家臣;;建筑特色因循城市文化 城市文化引领城市更新——以天津市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张春华;;乐昌户昌山村传统民居建筑特色与保护[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3 缪小龙;;马祖芹壁传统聚落研究——兼论马祖民居的建筑特色[A];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罗哲文;;关于建立有东方建筑特色的文物建筑保护维修理论与实践科学体系的意见[A];中国文物学会通讯2001、2002年合订本[C];2001年

5 张建新;高燕;;余东明清古民居的建筑特色浅析[A];第二届营造技术的保护与创新学术论坛会刊[C];2010年

6 钟宇新;郭振涛;;南京鼓楼区文化艺术中心夜景照明设计[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7 曹春平;;闽浙地区的木拱桥[A];建筑史论文集(第15辑)[C];2002年

8 吴向;薛凯;;徽州建筑特色浅析[A];首届山东材料大会论文集(土木建筑篇 下)[C];2007年

9 蒋博光;;明清衙署建筑特色[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二辑)[C];1997年

10 李孝祺;;福州山水城市的建筑特色[A];闽都文化研究——“闽都文化研究”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邹洁;德国企业瞄上中国砖石摊铺机市场[N];中国工业报;2005年

2 芸菲;砖石:让地面“变脸”[N];中华建筑报;2003年

3 州政协委员 王平;州城建设要彰显民族建筑特色[N];恩施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聂晓辉 本报通讯员 王联委;洛阳发现汉代砖石墓[N];河南日报;2003年

5 吴建平;关于长治建筑特色的思考[N];长治日报;2008年

6 曾娅;英特尔:网络经济的砖石制造者[N];人民邮电;2000年

7 记者 锦秀 霜红;天镇慈云寺即将修缮[N];大同日报;2009年

8 见习记者 王晓明 记者 董娜;做好特色规划 为城市发展留亮点[N];齐齐哈尔日报;2010年

9 赵婵莉;打造特色街区使银川更具特色[N];华兴时报;2007年

10 记者 孙锦;深圳欲重现深港“历史之根”[N];深圳特区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衣晓龙;诗意的家居[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东涛;河南宋代楼阁式砖石塔研究[D];河南大学;2004年

2 喻津津;城市建筑特色级差评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刘倩;后工业背景下京西建筑特色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4 马小玲;柏威夏寺的历史源流初探[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5 王薇;云南金华镇明清古民居建筑特色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6 罗晓光;凤凰古城河岸吊脚楼建筑特色及再生设计初探[D];江南大学;2009年

7 刘铁梅;晋中南地区传统民居砖石装饰构件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2年

8 赵景利;山东无棣吴式芬故居旅游开发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9 高蔚;中国传统建造术的现代应用—砖石篇[D];浙江大学;2008年

10 须博;常州青果巷历史街区空间形态与建筑艺术特色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444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6444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c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