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环城游憩带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3 03:23
【摘要】: 环城游憩带既是中国城市与城市化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也是对城市化的一种弥补和促动。为满足城市居民的游憩需要,在大城市郊区出现了市民频繁使用的游憩设施、场所和公共空间。这些设施、场所和位于城郊的各级旅游目的地一起形成了环大都市游憩活动频发地带,即环城游憩带。市民的环城游憩活动同时又带动了外来旅游者的参与。在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及实践调查的基础上,本文对成都环城游憩带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全文由五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相关研究回顾。首先对游憩及与之密切相关的休闲和旅游的概念、内涵进行了界定和辨析。与环城游憩带研究联系紧密的城市旅游、城郊旅游和乡村旅游等方面的研究已有较大进展,对成都地区城郊旅游和乡村旅游的研究成果比较多,但成都环城游憩带方面的研究尚不多见。 第二部分探讨了成都环城游憩带的成因。成都环城游憩带受到成都历史上游赏传统的影响,而就环城游憩带形成的现代机制来说,城市化是其根本原因。 第三部分为成都环城游憩带现状研究。将成都环城游憩带按距离市区远近分为三个圈层,通过实际调查了解市民在各圈层的出游情况。对成都环城游憩带上的景点景区进行了统计分类和评价。在此基础上,运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环城游憩者的市场特征和行为特征进行了分析。 第四部分主要分析了成都环城游憩带目前存在的问题。对成都环城游憩带各圈层的发展趋势作一些初步的探讨,并指出环城游憩带开发中存在体制不健全、产品老化、发展不均衡、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
【图文】: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着人本主义的方向发展。作为人类文明的典范,历史文化和自然遗产情与现代化景观以及大量休闲娱乐设施都兼容并蓄地存在于城市之中市对旅游者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城市旅游”已然成为是现代旅游最题之一。城市游憩 是指以城市为目的地,使用城市游憩设施或游憩场所种游憩为目的的休闲、旅游活动和经历的总和。以观光娱乐、休闲度的城市旅游实际上都属于城市游憩的范畴(如图 1 所示)。城市游憩城市本身功能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是同步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道路条件的不断改善,城市游憩范围不再局限于城市集中建成区,正向城市周边地区扩展。
图 2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ReBAM 形成区位比较图中横坐标原点为城市中心区。西方发达国家城市作为旅游客源地具有高的出游能力,城市的出游腹地大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居民的游半径大于发展中国家公民。而中国城市居民的出游半径较小,主要集中在市附近,,在距离城市相对较近的区域形成 ReBAM,具体位置则随居民经济水旅行成本和土地价格而变化。由于我国居民目前的出游力普遍较低,远程、期的出游行为对当前大多数的中国普通城市居民来说是不现实的。不断增强出游愿望和有限的出游能力之间的矛盾经过反复交流达成妥协,将人们引向环城游憩带,城市居民在这一区域表现出近程、短期、高频的出游行为。这现象是符合我国目前的客观实际的。近年来,闲暇时间的增多推动了旅游行在空间上的扩展,但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城市居居的经济能力和区域济水平决定了出游目的地主要是城市周围地区,从而在城市郊区和附近旅游形成较密集的游憩土地利用,形成 REBAM。根据吴必虎做的研究,中国城市民 80%的出游市场集中在距城市 500km 以内的范围内,其中 37%分布在距城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F592.7
本文编号:2661299
【图文】: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着人本主义的方向发展。作为人类文明的典范,历史文化和自然遗产情与现代化景观以及大量休闲娱乐设施都兼容并蓄地存在于城市之中市对旅游者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城市旅游”已然成为是现代旅游最题之一。城市游憩 是指以城市为目的地,使用城市游憩设施或游憩场所种游憩为目的的休闲、旅游活动和经历的总和。以观光娱乐、休闲度的城市旅游实际上都属于城市游憩的范畴(如图 1 所示)。城市游憩城市本身功能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是同步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道路条件的不断改善,城市游憩范围不再局限于城市集中建成区,正向城市周边地区扩展。
图 2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ReBAM 形成区位比较图中横坐标原点为城市中心区。西方发达国家城市作为旅游客源地具有高的出游能力,城市的出游腹地大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居民的游半径大于发展中国家公民。而中国城市居民的出游半径较小,主要集中在市附近,,在距离城市相对较近的区域形成 ReBAM,具体位置则随居民经济水旅行成本和土地价格而变化。由于我国居民目前的出游力普遍较低,远程、期的出游行为对当前大多数的中国普通城市居民来说是不现实的。不断增强出游愿望和有限的出游能力之间的矛盾经过反复交流达成妥协,将人们引向环城游憩带,城市居民在这一区域表现出近程、短期、高频的出游行为。这现象是符合我国目前的客观实际的。近年来,闲暇时间的增多推动了旅游行在空间上的扩展,但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城市居居的经济能力和区域济水平决定了出游目的地主要是城市周围地区,从而在城市郊区和附近旅游形成较密集的游憩土地利用,形成 REBAM。根据吴必虎做的研究,中国城市民 80%的出游市场集中在距城市 500km 以内的范围内,其中 37%分布在距城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F592.7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马晟坤;城市滨河游憩带的旅游开发及其空间布局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黄抑;从城市游憩走向城市旅游[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3 张俊;成都市女性休闲消费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4 杨玲;环城绿带游憩开发及游憩规划相关内容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5 乔晶;临汾市环城游憩带开发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赖志颖;基于城乡统筹视角下的环城游憩带规划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612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661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