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西藏旅游业人力资源问题及对策

发布时间:2020-05-17 04:06
【摘要】: 西藏旅游人力资源发展的质与量供求矛盾突出,包括:从业人员总量不足以及导游队伍缺口很大;文化状况不佳;民族结构不合理;技术职称结构与继续教育状况不佳;政企管理人员和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比重失常;星级饭店从业群体比重太大。 西藏旅游人力资源发展的特殊性环境制约问题突出,包括:西藏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对旅游人力资源发展的制约性;西藏政企人才人事制度环境对旅游人力资源发展的制约性;西藏旅游产品开发与过渡的元认知与实践的高素质人才供求制约性。 西藏旅游业人力资源的开发运用模式。模式一:通过“一村一品”工程来开发旅游业人力资源。包括:从西藏的自然旅游资源深度挖掘来开发旅游人力资源。从西藏体育旅游卖点的深度挖掘来开发旅游人力资源。从西藏文化旅游内涵深度挖掘来开发旅游人力资源。模式二:通过“多元化合作”开发旅游人力资源。包括:旅游市场人力资源的区域合作。旅游市场人力资源的项目合作。旅游市场人力资源的企业合作。模式三:通过“三七”开发渠道努力挖掘高素质管理人才。包括:挖掘型开发。使用型开发。“充电”型开发。模式四:全面实施西藏旅游人力资源职业培训的“三维”举措。包括:架设宽广性培训就业网络——拓展人才的“宽度”。实施人才质与量的提升和拓展——提升人才的“高度”。革新和优化人才人事考核评价要素——拉伸人才的“长度”。 西藏旅游业人力资源开发的政策措施。措施一:深刻把握西藏旅游业发展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包括:确立职业教育的人才定位理念。明确发展职业教育的有效投入理念。确立西藏旅游业职业教育的战略性发展理念。措施二:西藏要强化“四位一体”的协调管理机制。包括:政府——搭设区域旅游人力资源协调管理的平台。旅游企业——构成区域旅游人力资源协调管理的微观主体。中介组织——架设区域旅游人才合理配置的桥梁。旅游教育机构——参与区域旅游人才协调管理的重要力量。措施三:旅游人力资源扩张应当走梯次开发的道路。包括: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的梯次开发的内涵阐释。西藏旅游人力资源梯次开发必须实施有效的资本投入。旅游人力资源梯次开发应实施差别性战略,重点性战略。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F5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图登克珠;谭镜明;;西藏旅游人力资源需求内因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6年06期

2 詹皖生;要素评价在人事考核中的应用[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S1期

3 秦学;中国旅游业的区域差异分析[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4 谭镜明;;西藏旅游市场客源规模时空演进规律研究[J];甘肃农业;2006年06期

5 容莉;“柠檬市场”理论与酒店企业薪酬管理创新[J];经济师;2003年11期

6 崔连伟;对于发展我国旅游保险业的思考[J];旅游学刊;2003年01期

7 谭镜明;图登克珠;;西藏旅游业人力资源研究的文献综述[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7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任新民;云南民族地区的梯度结构与人力资源的梯次开发[D];云南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26679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6679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d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