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牯岭镇景观风貌更新研究
【图文】:
6图 2-1 庐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证书图片来源:Google 图片图 2-2 庐山别墅图片来源:Google 图片庐山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西省北部。北濒中国第一大江——长江、第一大湖——鄱阳湖。大江、大湖、大山浑然交汇,雄奇、险峻、秀丽、刚柔相济。自古以来,就有“匡庐奇秀甲天下山”的美誉。1982 年列入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6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将庐山以“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见图 2-1),其评价是“江西庐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庐山的历史遗迹,以其独特的方式融汇在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与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紧密相连的文化景观[1]。”庐山作为“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在中国现有的世界遗产地中尚属首次,全世界目前仅有 11 家。2001 年又被国家批准为首批国家地质公园。2002 年被评为“中华十大名山”之一。2004 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首批列入世界地质公园。庐山具有突出价值的地质构造,保存了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的
6图 2-1 庐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证书图片来源:Google 图片图 2-2 庐山别墅图片来源:Google 图片庐山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西省北部。北濒中国第一大江——长江、第一大湖——鄱阳湖。大江、大湖、大山浑然交汇,雄奇、险峻、秀丽、刚柔相济。自古以来,就有“匡庐奇秀甲天下山”的美誉。1982 年列入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6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将庐山以“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见图 2-1),其评价是“江西庐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庐山的历史遗迹,以其独特的方式融汇在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与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紧密相连的文化景观[1]。”庐山作为“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在中国现有的世界遗产地中尚属首次,全世界目前仅有 11 家。2001 年又被国家批准为首批国家地质公园。2002 年被评为“中华十大名山”之一。2004 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首批列入世界地质公园。庐山具有突出价值的地质构造,保存了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的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59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秀荣;李宪国;陈玉;;成武县基准地价更新成果分析探讨[J];吉林农业;2011年06期
2 李艳欣;;浅议农业科研单位的财务管理[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年08期
3 杨山虎;;浅谈国有企业管理模式的发展方向[J];商场现代化;2011年15期
4 宋冬梅;;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五点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8期
5 孙玮;;农业科研院所的信息化管理[J];农业科技管理;2011年04期
6 ;西南桦林木的主伐与更新[J];致富天地;2011年08期
7 刘红梅;;如何预防品牌老化?[J];品牌;2005年06期
8 Amy;;MeeGo在互联计算中崛起[J];信息方略;2010年10期
9 ;Apple发布全新iMac[J];现代电视技术;2011年06期
10 许栩;;从新会计准则体系看会计理念的更新[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弘涛;李秀;苏军;;浅谈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2 朱志成;;论高等农业教育政府管理理念的更新[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苏喜梅;;浅谈数学新课改[A];濮阳市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选编[C];2006年
4 邓云丽;;在文化背景下的翻译更新[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杨少敏;贺卫中;;常州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维护和更新[A];江苏省测绘学会2008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邹桂霞;;辽西油松纯林更新改造技术研究[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4 人工林培育理论与技术论文集[C];2009年
7 柏桂荣;章勇;;基于RSS的用户兴趣模型研究[A];2009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四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冯立新;;卫星遥感技术在更新海图地形中的应用[A];中国航海学会2005年度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集[C];2005年
9 黄晖;李明;邓怡国;;我国桉树人工林更新耕作方式的现状与分析[A];中国热带作物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周庆;;北京市政务版电子地形图的更新方法探讨[A];数字测绘与GIS技术应用研讨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万勇;论上海中心城旧住区更新的调谐机制[D];同济大学;2006年
2 欧阳高奇;北京市风景名胜区村庄景观风貌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3 成克武;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天然林保育技术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5年
4 杨永川;中国中亚热带东部低山丘陵地形梯度上植被的分异及其形成和维持机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俊清;红松林更新与演替过程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1988年
6 武高林;青藏高原东部高寒草甸群落常见草本植物种子幼苗更新与生长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冬梅;庐山牯岭镇景观风貌更新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2 周春妮;城市旧区更新中的公共空间设计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3 郭晶华;我国大型铁路客运站站房改造与更新设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4 陈璐;“体验经济”下杭州商业街区更新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5 许艳;传统商业街空间环境更新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6 刘亮;我国城市传统居住街区内部公共空间更新[D];重庆大学;2005年
7 宇文娜;西安市“城中村”居住形态的变迁与更新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8 刘军华;历史街区的可持续性更新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9 何鸿鹄;大城市边缘区村庄更新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10 朱文龙;西安老城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6684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668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