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路网结构的南京市区旅游景点可达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0-06-01 19:48
【摘要】: 随着旅游产业发展的不断深入,城市作为旅游活动的主要载体,备受关注,成为旅游研究的重要方面,城市旅游空间结构日益成为城市旅游研究的热点问题,但对其研究的方法论尚未完全建立起来,研究以定性描述为主,缺乏必要的定量研究。本文尝试运用旅游景点可达性方法来定量的研究城市旅游空间结构,开发了基于最短时间路径选择算法的旅游景点可达性计算与分析信息系统,并基于南京市区的公路路网结构,对南京市区旅游景点可达性做了实证研究。 通过系统计算生成了景点可达性的分值扩散图,时间等值线图、旅游景点服务范围图和以乡镇为基本计算单元的景点可达性图。通过对生成图表的分析,笔者发现:南京市区旅游景点整体可达性较好,80.59%的区域景点可达性在40min之内,但其内部差异也比较明显,中心主城区景点可达性较好,外围地区特别是边界地区景点可达性较差,最差地区为103min39s,通过对乡镇为基本计算单元的整体景点可达性的等级分析,发现南京市区景点可达性在地域分布上呈现以主城区为中心的圈层空间结构。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将南京市区分为主城区、近郊区、远郊区三个区域,根据三个地区各自特点制定了相应的景点可达性优化目标,并给出了优化措施:主城区的优化途径是路网结构优化为主,旅游景点建设为辅;郊区的优化路径是旅游景点建设为主,路网结构优化为辅;远郊区是旅游景点建设和路网结构优化并重。 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二章介绍了研究的背景、意义、方法、框架,并回顾了前人的研究成果,第三章在评析前人可达性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最短时间路径选择算法的旅游景点可达性计算与分析信息系统,第四章以南京市区为研究区域,深入分析了南京市区旅游景点可达性情况,第五章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南京市区旅游景点可达性的优化方案,第六章对全文做了总结。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592.7
本文编号:2691977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592.7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余双燕;钟业喜;;基于GIS的城市公园可达性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8期
2 钟业喜;余双燕;;南昌市基础教育资源空间可达性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余双燕;基于可达性角度的基础教育资源空间优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田春红;基于GIS的石家庄市公交线网可达性评价初探[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熊娟;基于可达性的医疗服务均等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4 范宏涛;山地城市大型商业建筑空间可达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919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691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