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基于和谐旅游视角的陕西秦岭旅游和谐度评价

发布时间:2020-06-02 15:40
【摘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音符。旅游业作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需要积极引入和谐发展理念,将其作为促进和谐社会发展的动力产业。本研究基于和谐理论,从“和谐旅游”的角度出发,利用和谐旅游这种从旅游要素相互关系角度强调的旅游发展最佳模式,以陕西秦岭为研究对象,讨论陕西秦岭旅游的协调发展问题。这对于系统总结和提升和谐旅游理论,深刻理解和把握和谐旅游的丰富内涵,确定陕西秦岭旅游发展战略,提高陕西秦岭旅游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选题的研究目的:①通过对和谐旅游相关研究文献的整理、评述,系统呈现国内外有关和谐旅游的研究现状及其进展。在此基础上,综合、提升和谐旅游理论,建立和谐旅游的理论框架:②通过对陕西秦岭旅游发展现实资料的搜集、归纳、分析,明确陕西秦岭和谐旅游发展支撑条件的利弊;③确定陕西秦岭和谐旅游评价体系,对陕西秦岭和谐旅游发展水平进行定量化研究;④对影响陕西秦岭和谐旅游发展的重点因素进行研究,找出陕西秦岭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陕西秦岭和谐旅游的发展解除瓶颈制约。 本选题的研究过程:①提出问题:在对现实背景进行深入认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和谐社会的发展背景以及陕西秦岭的旅游发展现状,提出对陕西秦岭和谐旅游进行研究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②分析问题:理论分析上,对和谐旅游的基础理论进行系统探究,揭示和谐旅游的概念、内涵、特征和功能,构建和谐旅游理论框架体系。实证分析上,首先基于陕西秦岭和谐旅游的支撑条件分析,整体呈现和把握陕西秦岭旅游发展基础。其次,通过构建和谐旅游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对陕西秦岭旅游的和谐发展水平进行定量评价;③解决问题:重点讨论陕西秦岭旅游生态和谐、人态和谐、心态和谐中的突出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①和谐旅游评价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控制层、要素层三个层次,目标层即为“区域和谐旅游发展综合水平”,控制层即为“旅游生态和谐”、“旅游人态和谐”、“旅游心态和谐”,要素层则相应选择26个具体的评价指标构成:②本研究实证调查数据因子分析的结果显示,影响陕西秦岭和谐旅游评价的要素主要有7大类;③陕西秦岭和谐旅游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陕西秦岭旅游整体尚处于基本和谐状态,没有达到和谐状态,更非极其和谐状态。同时,在影响陕西秦岭和谐旅游发展的7大类要素中,和谐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④方差分析表明,研究假设“不同利益相关者对陕西秦岭旅游和谐度评价具有显著差异”部分成立。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①全新研究视角的选择。本研究选择了“和谐旅游”这一新的研究视角,紧密结合和谐发展的社会热点,以陕西秦岭为研究对象,探讨陕西秦岭和谐旅游的发展;②和谐旅游理论的延伸。通过对和谐旅游概念的重新诠释以及和谐旅游内涵的深入揭示,总结出和谐旅游的三大典型特征:非对抗性、多元性、协调性。在和谐旅游的内容构成研究中,引入旅游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和谐旅游的三大构成内容做了相应地延伸;③和谐旅游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本研究从旅游生态和谐、旅游人态和谐、旅游心态和谐三个层面,建立了由26个要素构成的和谐旅游评价指标体系,同时根据一手调查数据,利用因子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单因素方差分析法等方法,对陕西秦岭和谐旅游发展进行了多方位评价。
【图文】:

功能定位


生活体验和学习欣赏的过程。在一次次旅游体验过程中,他们与山水风光、文化遗产遗迹交融,净化心灵、增长知识、启迪心智,从而以健康的身心状态重返工作和学习生活,促进和谐社会心态的产生。(图2一1)。倡导绿色消费、强化生态保护理念、协调旅游主体间的利益关系、推进社会文化沟通与传播、塑造健全的人格、追求健康旅游体验图2一l和谐旅游的功能定位Fig.2一 1Thefunctionofharmonioustourism2.4.2和谐旅游的功能构建在和谐社会的构建发展目标中,以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为核心的“五大统筹”过程,也就是实现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五大统筹”以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为内容,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整体推进为目标,以经济、社会、自然协调发展为途径,着眼于全面发展,囊括了当前改革和发展所要解决的一系列战略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笔者以为,和谐旅游作为实现和谐社会的最佳载体和动力产业,其功能的发24

结构图,旅游资源,等级评价,结构图


结果显示:旅游资源等级数量呈现出金字塔形的排列分布规律。五级旅游资源34个,四级旅游资源70个,三级旅游资源215个,二级旅游资源264个,一级旅游资源491个,未获级旅游资源 1110个,其百分比构成如图3一2所示。其中,优良级旅游资源单体共319个,占旅游资源单体总数的14.61%,表明陕西秦岭旅游资源质量较高,,部分具有独特性与垄断性。非优良级旅游资源单体共计1865个,占秦岭旅游资源总数的85.39%。 1.56份.21%12.09%50.82%.五级.四级口三级口_二级.一级.未获级图3一2陕西秦岭旅游资源等级评价结构图Fig.3一 2ThetourismresourcesevaluationofshaanXiQinLing资料来源:陕西秦岭旅游发展专项规划需进一步指出,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和人文活动等人文类优良级旅游资源占优良级旅游资源总数的68.34%(表3一2),反映出陕西秦岭地区开发历史悠久,人类活动频繁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592.7;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章尚正;马贤胜;;皖南古村落发展和谐旅游的思考——以世界文化遗产地宏村为例[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李菊霞,林翔;关于引导我国旅游者消费行为的思考[J];商业研究;2001年06期

3 夏赞才;利益相关者理论及旅行社利益相关者基本图谱[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03期

4 李炳武;;农民旅游市场的开发与经营策略探讨[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5 赵小惠,孙林岩;供应商选择模糊决策方法[J];工业工程;2002年05期

6 吴国清;叶欣梁;刘少湃;;基于人文关怀的和谐旅游城市发展模式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7 齐亚萍;论旅游的和谐之美[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8 苏伟忠,杨英宝,顾朝林;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初探[J];旅游学刊;2003年03期

9 邓冰,吴必虎,蔡利平;国内外旅游业危机管理研究综述[J];旅游科学;2004年01期

10 董观志,杨凤影;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测评体系研究[J];旅游学刊;2005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朱菁菁;旅游地利益冲突及协调机制研究[D];广西大学;2006年

2 奉亚卓;和谐社会背景下和谐旅游价值观的构建及其实现[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933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6933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2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