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洛阳江湿地生态旅游研究
【图文】:
图1惠安县洛阳江湿地理位置示意图5.2洛阳江湿地资源评价洛阳江湿地内生物多样性丰富,已记录物种达1000多种,主要是广温、广盐沿岸广分布种。有浮游植物104种,其中硅藻86种、甲藻16种、蓝藻2种;浮游动物82种,其中水母类21种、毛领类8种、枝角类2种、挠足类41种,,十足类7种。底栖动物169种,其中甲壳动物55种,多毛类45种,软体动物41种,棘皮动物9种。已查明洛阳江湿地有高等植物191种,隶属于143属51科,其中喜盐植物26种。海岸植被根据耐盐和控制盐分的方式分为拒盐植物、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205;F59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明辉,朱有志,庄大昌;洞庭湖区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J];资源科学;2001年05期
2 高明,刘淑荣;论湿地生态经济系统优化[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3年03期
3 靳芳;;浅析盘锦湿地存在的问题[J];农业经济;2009年08期
4 曹晋杰;;盐城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5 徐青;黄健波;;体验湿地生态休闲文化 创意城镇低碳旅游格局——洪湖湿地生态旅游城一期控制性详细规划解读[J];小城镇建设;2010年02期
6 庄大昌,丁登山,任湘沙;我国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J];经济地理;2003年04期
7 邹再进;钟俊;;浅议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的基本原则[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年11期
8 陈望雄;;试论东洞庭湖区域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J];云梦学刊;2009年01期
9 谢莉;洞庭湖区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探析[J];经济师;2004年05期
10 沈彦,朱翔,李婷婷;“平退”工程与洞庭湖区湿地生态保护[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凯;;河南省长垣县赵堤镇湿地开发利用研究[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9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2 王斐斐;魏建兵;文雅;吴志峰;;遥感湿地信息提取方法研究评述[A];全国国土资源与环境遥感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贾俊姝;刘美鲜;李文忠;周心澄;;水文过程对湿地生态功能的影响[A];城市生态建设与植被恢复、重建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余国营;;湿地生态学研究态势与展望[A];生态学的新纪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C];2000年
5 单凯;王玉珍;王伟华;;黄河三角洲退化湿地生态修恢复实验[A];中国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专刊[C];2009年
6 吕宪国;姜明;;湿地生态学研究进展与展望[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7 陈桂珠;彭绍坚;王震宇;余忠明;卢杰;;深圳市西部地区滩涂湿地生态的改造与恢复示范研究[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8 骆华北;杨玉培;;演示人工湿地生态的活水公园[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9 徐文彬;;升金湖自然保护区发展湿地生态旅游业的思考[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交叉学科卷)[C];2005年
10 阎雍;刘擎;陈世文;张杰;杨金莲;;浅谈东洞庭湖湿地生态现状及保护对策建议[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应对气候变化分会场——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龙琳;切实加强长江流域湿地生态保护[N];安徽日报;2009年
2 陈秀根;菜子湖湿地生态旅游协会成立[N];安庆日报;2010年
3 魏志俊;农民自办湿地生态旅游协会[N];安庆日报;2010年
4 ;富锦 湿地生态游成旅游新亮点[N];黑龙江日报;2010年
5 李季 记者 曹志刚;满族萨满舞 舞动出湿地文化[N];齐齐哈尔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陈思侠;桥子湿地见闻[N];酒泉日报;2011年
7 记者 刘云;草海湿地生态建设引来外资[N];云南日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黄伟伟;泗洪:打造亚洲一流湿地养生产品[N];中国食品安全报;2011年
9 金同闯 许昌亮 韦东方 姜军;泗洪:大湖湿地尽显生态养生魅力[N];新华日报;2011年
10 张焱 本报驻黑龙江记者 张爽;哈尔滨:湿地品牌的杠杆效应[N];中国旅游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骥;生物湿地床处理富营养化水体的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任宪友;两湖平原湿地系统稳定性评价与生态恢复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马安娜;崇西湿地的甲烷释放及封碳效应[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保忠;南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数字化和开发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2年
5 侯国林;基于社区参与的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开发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齐悦;大型水库生态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周晴;河网、湿地与蚕桑[D];复旦大学;2011年
8 李伟;太湖岸带湿地种子库及土壤动物多样性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2年
9 滕明君;快速城市化地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10 田应兵;若尔盖高原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土壤碳、硒变化的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伟松;惠安洛阳江湿地生态旅游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2 李露蓓;江苏潮滩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于吉红;吉林龙湾自然保护区金川泥炭沼泽湿地生态价值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曹秀兰;山西省湿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敏;武汉市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张志锋;基于3S技术的湿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以野鸭湖湿地为例[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7 刘红艳;天津市湿地生态保护水资源保障措施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8 靳晓华;江苏盐城国家自然保护区业务化遥感监测技术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9 代勇;三峡水库运行后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10 王禹博;谷家湿地生态修复工程的规划设计[D];吉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008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700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