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论“珠山八友”粉彩艺术对当今粉彩艺术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0-06-08 00:07
【摘要】: “珠山八友”是清末民初的一个粉彩画家群体,主要指王琦、王大凡、汪野亭、邓碧珊、程意亭、徐仲南、田鹤仙、刘雨岑、何许人等人。他们共同之处在于注重作品中艺术与工艺的完美结合,注重文化素质的积累,他们的作品是融哲学思想、诗、书、画和印为一体的“新”粉彩,他们倡导个性为高境界,排斥工匠气息,这些都对当今粉彩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当今粉彩艺术在当代全球化的背景下,其发展进程具有一种必然和不可逆转的态势。本文以论述“珠山八友”粉彩艺术以及当今粉彩艺术对其继承和拓展,来探索“珠山八友”的粉彩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当今粉彩需要的是一种深入浅出的过程,一种解构与再造的过程,一种介入与打出的过程,在碰撞、互动、发展进程中,形成共性与个性并存的多元化格局,并且要与现在的文化发展趋势以及当前人们生活方式、视觉方式结合起来。只有这样,当今粉彩艺术才能蓬勃发展。
【图文】:

艺术个性,书法艺术,草书,钟馗


亦沉静、空灵,设色雅致,具有委高的艺术品位和格调。尤其是诗写得朴实、自然,能把古与今、画内与画外生动地联系在一起。此时治印形制或方或圆,或长或扁,,图2或肖像,或形物,有的押脚,有的起首,令人赏心悦目,给粉彩增添了妙趣不尽的书卷之气。[’2]与王大凡《玩月承天寺》有异曲同工之妙的王琦的《钟馗图》(图2),画面的题诗亦妙趣横生:“平生貌丑心无愧,何惧狰狞对镜看。”与诗相匹配的书法艺术,也体现了画家的艺术个性,其草书得怀素的纵横态肆,笔力遒劲含蓄,人物衣纹线条率意、洒脱

国画,虚实,画面,精髓


无论是对国画笔墨情趣的追求,还是对画面意境的沉静和构图空灵的追求上,都和以往的工艺瓷拉开了很大的距离,“逸笔草草”的笔致十分明显。像王琦的《静观落花图》(图4),画面的主次关系、虚实层次关系十分得体,人物神情专注且生动自然,无论是人物造型还是树的造型皆洒脱自如,有漫不经意而得之的感觉。笔法流畅、随意,意境空灵、渺远,设色淡雅,这些审美特征既表现了意境之美,也体现了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艺术效果,是件有国画气息的典型粉彩作品。又如汪野亭的瓷板画《山水图》(图5),其画法疏松
【学位授予单位】:景德镇陶瓷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J20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钟莲生;论珠山八友的艺术成就及其作品的美学特征[J];中国陶瓷;2002年04期

2 饶晓晴,徐硕;粉彩山水的景观价值及地域文化价值[J];中国陶瓷;2005年03期

3 杜洪;中国传统图案与现代构成艺术的交汇点[J];装饰;2005年01期



本文编号:27022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7022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6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