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型景区游客行为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8 22:53
【摘要】: 遗产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类型,它以遗产资源为主要吸引物,通过遗产型景区的地域空间向游客进行遗产展示,为游客提供独特的遗产体验。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不合理的开发和科学管理的匮乏给遗产资源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遗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和遗产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遗产资源的不可替代和不可再生性要求遗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以遗产的有效保护为前提。旅游系统中,游客既是遗产型景区价值展示的对象,也是对遗产影响最大的群体。对游客实施有效管理,能够避免游客的破坏行为,减少旅游活动对遗产的负面影响。游客管理成为化解遗产资源利用和保护之间矛盾的重要手段。但目前国内对游客管理的研究还较为薄弱,系统性研究遗产型景区游客管理的文献更是缺乏,这与遗产旅游发展对游客管理理论研究的要求是严重不相符的。论文对遗产型景区游客管理的研究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提出来的。 论文综合运用了旅游学、行为学、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采用了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和比较分析等多种方法和技术对遗产型景区游客管理进行了系统研究,构建了权利—义务双向合作型游客管理模式。 文章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导言部分。第二章到第五章为正文部分,其中第二章到第四章为正文中的理论研究部分,在这个部分中主要明确了遗产型景区游客管理的目标和原则,分析了遗产型景区游客管理的主要对象和内容,即游客、景区、社区居民和政府四个利益主体,结合遗产型景区的特点提出合作型游客管理模式,强调四者之间的合作关系,政府在四者合作的基础上进行监管,以确保各方利益的均衡和关系的稳定,从而形成遗产利用和遗产保护的统一,实现遗产和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并将营销领域的刺激—反应模型应用于游客管理领域提出游客行为管理刺激—反应模型,在合作型游客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对游客行为管理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合作型模式下的游客管理策略;第五章为正文中的实证研究部分,在这个部分中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泰山景区为例,对遗产型景区游客行为管理进行实证分析,调查分析了泰山景区游客行为,在第三章和第四章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刺激-反应模型的游客行为管理策略结构模型并提出相应的管理策略。第六章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对论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及需要深入研究的地方做了说明。 论文的主要结论包括:对构建遗产型景区游客管理研究的理论体系进行了尝试;创建了遗产型景区合作型游客管理模式;概括了游客行为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游客行为管理的刺激—反应模型。
【图文】:
51图 5-4 基于刺激-反应模型的游客行为管理策略结构图注:短划线箭头表示政府对景区和社区的监管,长划线表示景区与社区的合作关图 5-4 所示,,游客行为管理策略结构图由游客、政府、景区、构成,政府、景区和社区三者通过协作构建了以游客为中心的活动实施游客管理。政府主要通过宣传促销和法律法规等宏观行教育和管理;社区居民则是通过示范作用和作为游客在遗产客进行影响;遗产型景区主要通过宣传促销、宣传册、警示牌游客中心等途径来教育引导和管理游客。游客还会被家人、朋 区社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592
本文编号:2703762
【图文】:
51图 5-4 基于刺激-反应模型的游客行为管理策略结构图注:短划线箭头表示政府对景区和社区的监管,长划线表示景区与社区的合作关图 5-4 所示,,游客行为管理策略结构图由游客、政府、景区、构成,政府、景区和社区三者通过协作构建了以游客为中心的活动实施游客管理。政府主要通过宣传促销和法律法规等宏观行教育和管理;社区居民则是通过示范作用和作为游客在遗产客进行影响;遗产型景区主要通过宣传促销、宣传册、警示牌游客中心等途径来教育引导和管理游客。游客还会被家人、朋 区社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592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朱琨;传统型景区游客管理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2年
2 陈月娜;基于博弈论解构历史街区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D];扬州大学;2011年
3 姚莹;城郊遗产型景区游憩者地方感研究[D];华侨大学;2012年
4 蓝海霞;旅游景区弹性管理研究[D];扬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037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703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