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3 02:12
【摘要】: 空间结构是社会经济客体在空间中的相互作用及所形成的空间程度和聚集形态。空间结构特征是区域发展状态的重要指示器。空间结构研究既是区域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也是旅游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为充分利用新疆丰富的旅游资源,实现区域互动合作,促进新疆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新疆旅游空间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 1、本文从新疆旅游资源空间结构、新疆城市体系空间结构、旅游区和旅游圈层空间结构、旅游交通和旅游线路空间结构、客源市场空间结构等五个角度综合应用定性和定量方法(分形理论、连结度、首位度、位序——规模分布理论、主成分分析方法、断裂点公式、地理集中指数)对新疆旅游空间结构进行分析,针对性的提出了一系列优化对策。 2、本文通过分析提出的新疆旅游空间结构优化设计的对策和建议:(1)构建完善新疆的三级城市体系;将新疆划分了五大旅游区;(3)构建和优化第一中心等级、第二中心等级旅游中心城市的旅游圈层;(4)加快新疆旅游交通发展和优化与提升旅游线路;(5)进一步明确了新疆一级、二级和远景国际和国内客源市场,针对性的提出了开拓对策;(6)旅游产业空间结构方面,提出要注重平衡发展,优化的旅游产业空间结构。 3、本文创新点有三个:(1)应用分形理论对新疆旅游资源空间结构进行了研究,发现新疆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具备分形特征,并参考分形分析进行了优化设计;(2)借助城市体系理论来优化新疆旅游空间结构;(3)综合利用了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城市综合实力测算与断裂点理论对新疆的旅游圈进行了划分。
【图文】:
4.1.1.2 旅游资源等级结构截止 2007 年底,新疆全区有景区 1437 处,其中国家 AAA 级、AAAA 级、AAAAA 级旅游景区数目分别达到 59 个、12 个、3 个。另外还有一批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名村、国家水利风景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优秀旅游城市等。总之,新疆具有景观奇特、类型多样的自然风光,瓜果飘香、特产丰富的田园风光,历史悠久、遗存丰厚的文化古迹,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民族风情。旅游等级结构体系完整且优良,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图 2)
图 7 1997-2005 年新疆人口规模等级变动趋势图Fig.7 The urban population rank—scale of Xinjiang from 1997to 2005综合首位度值 S、表 10 和图 7,,静态分析,新疆旅游发展赖以发展的城市体系等级结构不合理,呈现首位分布态势,缺乏一批二级中心城市;动态分析,新疆城市体系向着有序的方向发展,伊宁市、库尔勒市、石河子、阿勒泰市呈现上升态势;由于乌鲁木齐市阴影效应的影响,克拉玛依等城市呈下降趋势;喀什和和田呈现下降趋势,这与两地旅游的实际不相符合,主要是以城市非农业人口为依据测算的结果;另外兵团城市的兴起也证明了新疆城镇体系向优化方向发展。4.3 旅游区和旅游圈层空间结构分析4.3.1 旅游区和旅游圈层空间结构定性分析关于新疆旅游区的划分,毛宝第将新疆划分为九个旅游功能区,并对每个旅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592.7
本文编号:2710472
【图文】:
4.1.1.2 旅游资源等级结构截止 2007 年底,新疆全区有景区 1437 处,其中国家 AAA 级、AAAA 级、AAAAA 级旅游景区数目分别达到 59 个、12 个、3 个。另外还有一批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名村、国家水利风景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优秀旅游城市等。总之,新疆具有景观奇特、类型多样的自然风光,瓜果飘香、特产丰富的田园风光,历史悠久、遗存丰厚的文化古迹,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民族风情。旅游等级结构体系完整且优良,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图 2)
图 7 1997-2005 年新疆人口规模等级变动趋势图Fig.7 The urban population rank—scale of Xinjiang from 1997to 2005综合首位度值 S、表 10 和图 7,,静态分析,新疆旅游发展赖以发展的城市体系等级结构不合理,呈现首位分布态势,缺乏一批二级中心城市;动态分析,新疆城市体系向着有序的方向发展,伊宁市、库尔勒市、石河子、阿勒泰市呈现上升态势;由于乌鲁木齐市阴影效应的影响,克拉玛依等城市呈下降趋势;喀什和和田呈现下降趋势,这与两地旅游的实际不相符合,主要是以城市非农业人口为依据测算的结果;另外兵团城市的兴起也证明了新疆城镇体系向优化方向发展。4.3 旅游区和旅游圈层空间结构分析4.3.1 旅游区和旅游圈层空间结构定性分析关于新疆旅游区的划分,毛宝第将新疆划分为九个旅游功能区,并对每个旅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592.7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祝玲丽;公路交通对安徽省旅游空间结构演化影响的初步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璇;辽宁中部城市群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0年
3 王巍;浙江省旅游空间结构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104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710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