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论大桂西旅游圈的构建

发布时间:2020-06-14 19:07
【摘要】:旅游圈是一种旅游资源的整合方式,是当今各地旅游业合作的主要模式之一。通过构建大桂西旅游圈,整合、开发南宁市、崇左市、百色市、河池市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可以较大提升广西旅游产品竞争力,扭转广西旅游业多年发展缓慢局面,再创广西旅游业辉煌。 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前言简单介绍了本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一章对旅游圈理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进一步丰富、完善了旅游圈理论。第二章提出了广西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构建大桂西旅游圈的背景。第三章主要阐述了开发大桂西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是解决广西旅游业存在问题的主要出路,而开发大桂西丰富独特旅游资源的主要途径是构建大桂西旅游圈。第四章对发展大桂西旅游圈的战略构想及对策研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第五章提出大桂西六个旅游品牌,并以旅游圈理论和旅游线路设计的基本理论为依据,设计了大桂西旅游圈的五条精品旅游线路。最后是结束语,主要对全文进行了简要总结,并指出了本文的局限和不足,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F59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欧启忠,蒋雅梅;推进农科教结合 加快桂西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S2期

2 赖富强,刘庆;关于建立中国—东盟无国界旅游圈的构想——兼谈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同步发展[J];东南亚纵横;2004年04期

3 郑云涛,石东龙;龙胜——大桂林旅游圈中一颗璀璨明珠[J];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02年02期

4 王亮,鲍学俊,魏华;关于云南省旅游发展的几点思考[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5 刘元晨,杨秀丽;论城市群与大旅游圈的耦合——构造辽宁中部城市大旅游圈的理性思考[J];理论界;2005年04期

6 王鹏;;环渤海无障碍旅游圈建设[J];海洋信息;2007年01期

7 陈锦阳;;海峡西岸旅游圈的构建[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年28期

8 黄正权;山区信贷政策必须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桂西北山区信贷政策浅析[J];广西农村金融研究;1988年06期

9 陈才;环渤海旅游圈的形成与发展[J];人文地理;1999年02期

10 ;海南打造“大雨林”旅游圈[J];城市规划通讯;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冯文;;对京津冀“体育旅游圈”发展的探讨[A];2010年度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杨立;;“努尔哈赤”的内合外联——构建区域文化旅游圈 助力辽宁经济大发展[A];2012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张振国;贾铁飞;;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圈的构建[A];地理学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九次中国青年地理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4 李山;王铮;;旅游圈时空尺度规模的地理计算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5 戴塔根;龙永珍;张起钻;胡斌;;桂西铝-多金属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初步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6 ;提高制药技术水平 开发名牌药品——广西桂西制药有限公司[A];第二届临床中药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杨新军;;大西安旅游圈:国内旅游客源空间分析与构建[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8 王冬银;;大湘西特色旅游圈开发战略研究[A];三湘青年社会科学优秀论文集(2004年卷)[C];2004年

9 黄重敏;覃亚勤;覃后继;黄其文;何延专;覃雪英;周耀南;黄春合;;桂西少数民族地区各类人群庚型肝炎病毒感染调查[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感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10 ;环太湖旅游区域合作的现状及做法[A];区域合作:旅游业转型和创新的平台——第十二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晓军;整合南北资源,打造“大华山旅游圈”[N];陕西日报;2009年

2 见习记者 许晓洁;打造文化游 构建72小时旅游圈[N];洛阳日报;2011年

3 王时勤;整合——共享统一旅游圈[N];沈阳日报;2005年

4 赵晶;我州全力打造环贡嘎山两小时旅游圈[N];甘孜日报(汉文);2007年

5 通讯员 李强;铁路真诚服务成就“3小时旅游圈”[N];人民铁道;2008年

6 本报记者 聂春林 特约记者 项俊平;李宪生再出手:鄂西生态旅游圈浮出水面[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7 记者 姚金阶 通讯员 谭红艳;咸丰“半小时旅游圈”领跑城郊经济[N];恩施日报;2009年

8 通讯员 贾璞 龙莉蓉;西陵区启动“生态旅游圈”配套建设[N];三峡日报;2009年

9 深圳商报记者 潘咏;打造深港国际低碳旅游圈[N];深圳商报;2010年

10 记者 耿闻;北京木樨园建服装文化园进军“旅游圈”[N];中国旅游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龙永珍;桂西铝多金属矿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综合利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2 李山;旅游圈形成的基本理论及其地理计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于慰杰;山东半岛城市旅游空间结构及区域合作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4 蒋俊;帝国边陲:桂西土司社会的历史人类学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5 石晓峰;中国中部地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6 李晓华;桂西壮族与西双版纳傣族封建领主制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7 侯兵;南京都市圈文化旅游空间整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陈清龙;两岸旅游发展政策的比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9 温秀;区域旅游合作主体行为与合作路径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10 傅广海;四川省甘孜州温泉类型、成因及旅游开发模式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兆光;论大桂西旅游圈的构建[D];广西大学;2004年

2 邱荣旭;中国旅游圈空间格局的ABS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陈锦阳;旅游圈理论在海峡西岸旅游圈构建中的应用[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晓光;长三角都市旅游圈形成原因与发展模式探讨[D];广西大学;2004年

5 李建国;兰州旅游圈旅游空间结构构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6 武传震;敦煌旅游圈空间结构优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沈娅;大西南旅游圈旅游竞争与合作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张龄;川南旅游圈的交通网络构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9 谭志蓉;攀西地区区域旅游竞合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10 魏来;大东北民俗旅游圈构建与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132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7132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c5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