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影响下的明清竹刻纹饰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6 23:09
【摘要】: 竹刻艺术是成熟于明代中后期的中国工艺美术的一个组成门类。明代以前,无论是从传世的竹刻器物还是考古出土的竹刻来说,都是极少的。少数的一些文献记载虽然从不同侧面记录了早期竹刻的特点和艺术成就,但由于竹器物较难保存的原因,很难找到对应的实物。从明代中期开始,竹刻逐渐在中上艺术阶层流行起来,各种技法层出不穷。到明后期至清代,竹刻艺术日益成熟,并且发展出许多具有代表风格的流派。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流派的竹刻作品从制作技法、装饰题材、造型手段等各方面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传统中国画的影响,最终也都殊途同归,基本都走上了以“画法刻竹”的道路。于是,明清时期的竹刻艺术,无论是在器型品种、装饰构图、色彩实现方面,还是在工艺技法、文化传承方面,都无一例外的从中国画这一艺术母体身上汲取营养,通过借鉴和吸收,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多得的瑰宝。 以往涉及到明清竹刻研究的文章或著作,大多是从发展简史、工艺技法、流派特征及器物装饰分析等角度进行专门研究,而对于明清竹刻纹饰与中国画之间的关系、异同与渊源等比较的角度进行系统研究则是一个薄弱的环节。 本文从明清竹刻纹饰与中国画之间的关系入手,研究明清竹刻纹饰在中国画的影响下对其精髓的借鉴和再创造,找出它们的联系与区别,主要运用比较的方法,以明清时期主要地区与派别的竹刻装饰作为研究对象,依照由表及里、文献资料与图像资料相结合的研究思路进行研究探讨。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明代中后期与清代前中期的主要竹刻流派的作品及其装饰,与其作比较的中国画主要是成熟期的山水、花鸟、人物画,包括小部分广义中国画范畴中的版画、壁画等范例。 本文首先对竹刻艺术的发生、发展的历史沿革进行简要综述。包括竹刻艺术主要的器型种类、雕刻技法、竹刻艺术分布区域、以及具有不同特点的流派分类等,并对以明清时期时代背景为出发点的竹刻艺术产生的外在环境因素作简要的探讨。 在简要分析中国画艺术特点的基础上,本文重点对中国画在题材、艺术的形式美构图、技法表现及文化内涵两个层面上对明清竹刻纹饰产生的影响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提出竹刻纹饰中不同题材内容对中国画的借鉴关系、构图中二维平面与三维空间的异同、不同艺术门类技法表现的差异等特征。并且在文化传承方面提出上层文化与民间艺术之间的融合与传递,及其在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方面的不同作用与相同渊源。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J528
本文编号:2716726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J52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世林;论民族文化传承的本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杨海涛;其身与竹化 无穷出清新——明清竹刻艺术纵横谈[J];东南文化;2001年06期
3 李玲玲;“竹林七贤及荣启期”砖印壁画简论[J];东南文化;1997年04期
4 陈德宏;漫谈中国画风格[J];福建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4期
5 郑珉中;对南京西善桥六朝墓画像的看法[J];故宫博物院院刊;1986年03期
6 刘静;刻竹艺术在明清两代的发展[J];故宫博物院院刊;1991年04期
7 刘定强;;静观中国绘画艺术[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S1期
8 李广南;论中国画空白的精神意蕴[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9 黄欣凤;黎黎;;关于绘画中的形和神[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10 王明发;画像砖《竹林七贤与荣启期》[J];江苏地方志;2001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邵晓峰;中国传统家具和绘画的关系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虎;明代木刻人物画题材与风格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7167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716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