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中央游憩区旅游开发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8 15:56
【摘要】: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标志,集中体现了国家的综合实力、政府管理能力和竞争力。有人断言,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城市将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催化剂和推进器。 同样,城市旅游在旅游业发展中占到相当重要的地位。在国内旅游需求旺盛、城市经济日渐开放和发达的背景之下,不论是综合性的大城市还是平凡无奇的中小城市都开始重新审视旅游业,并试图将其纳为城市经济的动力机制。发展旅游已经成为许多地区作为改造城市环境、促进城市繁荣、带动各行各业加速发展的城市经济发展战略。其中像广州、上海、北京等大都市则正向区域性国际旅游中心的方向发展。这些城市的旅游发展逐渐接近世界其它城市的旅游发展模式,即将开始追求城市整体而非独立景点作为旅游吸引因素推向市场。 城市旅游的发展,能带来庞大的客流、物流、资金流及信息流的联动,使旅游成为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环境建设的排头兵。城市旅游研究作为一个新兴的学术领域,在实际供需、营销规划、影响以及旅游政策方面都有较多的研究进展。要使城市旅游研究更进一步,就必须开始探究城市经济和管理发生变化的实质——旅游业是城市经济和管理的组成部分。旅游经济的持续发展必然会带来城市空间的重新架构、城市功能新一轮的重组以及城市资源的综合性整合提升。 本文从区域经济与城市旅游发展的角度,将旅游开发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确立了中央游憩区在城市旅游功能布局中的地位,归纳总结了城市中央游憩区的概念、属性、空间要素等。城市中央游憩区是一个概念性的经济区划,兼具旅游集散地及市民游憩场所的性质,是城市旅游产品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城市旅游目的地的关键要素。具体而言,中央游憩区是市区当中最全面展现城市生活、城市文化的多要素、多功能、休闲性、具有综合影响力的特定区域,能够满足城市居民以及外来游客的游憩、旅游活动要求,是城市中的优先发展区域。 论文首先界定了城市中央游憩区的相关概念,详细剖析了城市中央游憩区的内涵与属性,提炼出中央游憩区的特征。接下来研究城市中央游憩区开发的基础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F590.3
【图文】:
济南市中央游憩区的范围是明湖北路以南、东西以护城河为界、南以烁源大街以北为界,主要景区(点)包括约突泉、大明湖、芙蓉街历史街区、泉城路、泉城广场、环城公园等(图3.1)。2.形成背景今天的济南中央游憩区一带,在历史上几经变迁,空间上也不断扩展。根据考证,古历城的中心位置,大致就在今天的泉城广场到泉城路之间。西晋末年当时的济南郡治所由平陵城西迁至历城,但府衙并没有迁到历城,而是在历城东面另建新城,使济南出现了东西二城并治的局面。在之后的发展中,济南城总体的发展趋势是东西城逐渐融合并向西延伸,最终包容了现在的整个大明湖。魏晋南北朝时期,从大明湖到今天的泉城路一带,就己经集中了大量的官衙、王公豪门的园林以及客亭、流杯池的文娱设施等建筑。到明代,德王将大明湖南岸珍珠泉附近的地区划建为王府
本文编号:2746749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F590.3
【图文】:
济南市中央游憩区的范围是明湖北路以南、东西以护城河为界、南以烁源大街以北为界,主要景区(点)包括约突泉、大明湖、芙蓉街历史街区、泉城路、泉城广场、环城公园等(图3.1)。2.形成背景今天的济南中央游憩区一带,在历史上几经变迁,空间上也不断扩展。根据考证,古历城的中心位置,大致就在今天的泉城广场到泉城路之间。西晋末年当时的济南郡治所由平陵城西迁至历城,但府衙并没有迁到历城,而是在历城东面另建新城,使济南出现了东西二城并治的局面。在之后的发展中,济南城总体的发展趋势是东西城逐渐融合并向西延伸,最终包容了现在的整个大明湖。魏晋南北朝时期,从大明湖到今天的泉城路一带,就己经集中了大量的官衙、王公豪门的园林以及客亭、流杯池的文娱设施等建筑。到明代,德王将大明湖南岸珍珠泉附近的地区划建为王府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付淑礼;长沙市旅游娱乐市场及其开拓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467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746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