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经济学分析
发布时间:2020-07-11 11:05
【摘要】: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有着良好的资源禀赋,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然而,伴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在开发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旅游资源遭到破坏,旅游地生态环境日益退化。如何科学合理地开发和管理旅游资源,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成为21世纪国内外研究的重点。 近些年来,对旅游资源开发利用问题的各类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对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的研究,则多拘泥于自然地理学领域。学者大多是从旅游地生态环境构成、控制旅游地旅游容量、提高旅游者与社区居民环保素质、进行旅游地和旅游产品规划、创新旅游活动方式等方面,对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进行了研究。 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作者搜集和占有了大量的资料,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知识为依托,基于现实中所存在的问题,分析影响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诸多因素,通过对旅游资源的产权归属,市场状况,资源价格、管理体制等方面的系统性分析,探索解决旅游资源不可持续利用问题的经济手段。对于旅游产业而言,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对于旅游经济学这门学科而言,则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价值。 全文分为八章: 第一章是本文的导论。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影响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本章在研究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技术方法、研究框架以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是研究旅游业发展与旅游资源的利用现状。本文首先通过调查分析目前旅游资源的利用现状,说明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旅游区出现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导致了旅游资源的破坏和耗竭。然后,运用相关经济理论,分析造成旅游资源不可持续利用的深层次原因,为针对性地提出实现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管理制度和措施提供依据。 第三章是对旅游资源产权制度的研究分析。运用产权经济学理论,分析旅游资源的产权概念和产权特性。在调查分析产权制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现行旅游资源产权制度存在问题。并指出,长期以来产生的旅游生态环境问题,应归结于旅游资源的产权不明晰。由此提出了所有权与使用权两权分离的战略措施,弥补了以往旅游资源产权经营的单一性,充分实现了旅游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持续利用。 第四章是对旅游资源价格问题的研究。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旅游资源无价值,从而导致旅游资源的盲目开发。本章节在资源价值理论的支持下,运用市场价格理论,通过调查分析目前旅游资源的价值评估现状、旅游景区门票价格运营现状等,提出了在旅游资源价值评估的基础上,建立旅游风景区门票价格机制,实现旅游资源的有偿使用。并提出为保障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应适当提高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的战略措施。 第五章是对旅游资源政府管理问题的探讨。由于旅游资源国家所有的基本特性,政府在旅游资源的利用过程中担当了重要角色。然而传统的旅游景区机构事业化管理、企业化经营的模式,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资源浪费现象严重。本章在分析旅游资源利用过程中政府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政府在旅游资源利用中的重新定位,创新了政府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并通过对泰山风景区政府管理体制的实证分析和讨论,针对性地提出泰山风景区政府管理体制的创新举措。 第六章是为实现代际公平,将贴现率政策引入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管理体系。贴现率是动态评价投资项目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参数,它与资源可持续利用紧密相连。本章首先介绍代际公平以及贴现率等的概念内涵,阐述了贴现率与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系,提出了充分运用政府制定的贴现政策,有助于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七章是对旅游资源利用的市场结构的研究。鉴于旅游资源所具有的不可替代性、经营专用型、稀缺有限性以及资源的独特性和不可分割性等等,决定了为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国家所有的旅游资源必然应该选择垄断经营,并指出目前旅游景区存在两种垄断方式:价格垄断和游客量垄断。最后,本章在实证分析依托资源垄断经营的黄山景区旅游公司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适度垄断的战略决策。 第八章,全文总结。通过对上述研究内容的归纳分析,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实现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经济政策和经济制度,以及政府的管理体制和制度,从经济学的角度对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结论。 总结起来,本文综合地阐述了影响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诸多影响因素,明确地指出了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实现在于旅游资源“四权分离”制度的新观点,并说明旅游资源的“四权分离”是指所有权、经营权、管理权和监督权的分离,由此相对地引入了一些有利于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经济制度和政策。如,提出重视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的贴现率的确定,形成旅游资源利用的附加贴现率,通过适度垄断经营来促进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本文以泰山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作为典型个案研究,探讨了泰山旅游风景区的门票价格机制和政府管理体制等问题,提出了有实践指导价值的建议对策。 由于旅游资源利用问题的研究是一个综合的学科领域,涉及内容相当的广泛,每一方面都是一个亟需努力的课题,由于资料短缺和学识有限,笔者对许多问题的思考只是初步的、探索性的,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深化。比如,是否所有类型的旅游资源都适合此研究结果,对于旅游资源内部的各种构成资源产权的界定以及旅游资源价值评估该如何进行等问题,往往只是提及,没有作进一步的阐释。这些问题有的是理论界争论的焦点,有的属于国内甚至国际学术前沿。因此,笔者只能在以后的科研和教学中作进一步的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F590
本文编号:2750320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F590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刘肖梅;;可持续发展视角下景区门票涨价问题的思考[J];价格月刊;2010年08期
2 李双清;刘建平;;红色旅游产业发展中知识产权侵权救济的经济学分析[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王晖;邹冬生;;基于循环经济的区域红色旅游联动发展模式探析——以湖南长株潭地区为例[J];学术论坛;2012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雷莹;森林公园的环境承载力评估和环境价值计量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2 孙京海;旅游资源资本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廖莉霞;重庆区域旅游产业素质高级化机理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0年
2 范本祝;湖南生态旅游发展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3 唐静;怀化旅游资源整合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刁海青;西藏地区太阳能开发利用的经济学分析与对策研究[D];西藏大学;2010年
5 李慧;产权权益安排与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积极性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2年
6 徐晓伟;镜泊湖风景名胜区生态敏感性分析及可持续发展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2年
7 翟娜;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中的权益分配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27503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750320.html